燃文小說 > 穿越小說 > 智慧工廠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後方工業全文閱讀

第三百七十九章 後方工業

“諸君聽我說,大家冷靜一些,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而是決定帝國國際地位的重要階段。”山本權兵衛連忙制止雙方的爭吵,作為首相,他也不能太偏袒海軍,更不能站到陸軍一邊。

山本權兵衛接著說起:“當前,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保住陸軍在山東的優勢,增援山東方面,雖然支那空軍可以轟炸沿誨軍艦,但他們夜晚的轟炸能力應該不強,我們在夜晚向山東輸送兵員。”

陸軍的情緒馬上穩定了下來,山縣有朋說道:“只要海軍能保護兵員和物資順利登陸山東,一切不是問題。”

“陸軍有此信心,我們便可放心了。”

“哈依,我們陸軍定不負重望。”

在徐州戰場,**黨軍隊的頑強作戰,讓世界為之驚歎。而華軍裝甲集團軍的強勢登場,更是在世界軍事史上揮灑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到如今,,華聯空軍轟炸了日本第三艦隊,將日本第三艦隊主力軍艦全殲,這個訊息再次震驚了整個世界

繼坦克的規模化應用之後,華聯的這次作戰行動讓世界各國開始意識到了轟炸機的重要性。

訊息傳到各省,各省知識分子紛紛沸騰了,華聯治下數省之地更是一片歡慶,透過兩次酣暢淋漓的軍事勝利,華聯讓體系內的人民產生了強烈的信心與凝聚力,華夏聯邦必然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鍾泱安然的坐於廣州城內,同樣是得到了這個訊息,華軍數戰皆勝,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雖然在軍事素養上,華軍與日軍主力還有差距,但這些都是可以依靠裝備、訓練、新式戰術進行彌補的。

甚至在綜合實力上,華軍的實際戰力已經完全凌駕於日本之上,只要肯付出足夠的代價,勝利是必然之事。

“泱,連番大敗,日本或許會考慮退兵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趁勢進取?”陳澤的臉上,已經沒有樂開戰以前的擔憂和焦慮,前線的軍事行動異常順利,也讓他心中有了不可動搖的信心與底氣。

“有這個可能,但機率很小。”陳澤的意思鍾泱怎會不知?市井流言都已經傳將開來,言及日本侵華只是少數激進派軍人的主意,大部分日本民眾還是抵制戰爭云云。

“這是為何?”陳澤大惑不解。

對於這種中國只要表現足夠的抵抗決心,日本就會撤兵的鴕鳥理論,鍾泱是完全不屑一顧的。冷冽的寒芒在他的雙眸中流淌,墨色晶瑩的瞳仁微微收攏,鍾泱話語聲中透露著讓人驚顫的力量:“有些路,一旦走了,就無法回頭。”

周華也在一旁解釋著說道:“二二六兵變之後,整個日本已經被狂熱的激進派思想所鼓動。失敗只會讓他們變得瘋狂,而不是畏懼。況且站在少壯派軍官的立場,此時更不能退縮。一旦退縮,就證明他們原本所做的一切,都是錯”

“周華所言不虛,日本軍部已經用最為暴力的手段奪取了國家的政權,但同樣也造成了殺戮和仇恨。此時退讓,難道就不怕被政友會清算,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鍾泱說到這裡,陳澤也算是明白,戰爭只會繼續下去,而不是草草結束。燃燒國運作出的決死一擊,整個日本都已經沒有了退路,哪怕前面就是不測的深淵,他們這群野獸也只能向前衝

就在這樣暗流洶湧的局勢下,華聯政府和**黨政府都在積極備對日作戰,這事涉及未來的國運,不能心存僥倖。

二個新編師,加之前戰場的四個師,閩省的二線戰場已經集結了華軍的四二個預備師。這四二個師當中,裝甲師三個,炮兵師為五個,步兵師三五炮兵師當中。其中四個是榴彈炮師,一個是速射炮師。

隨即便是趕赴前線,接替第五軍團的防禦位置,將大量的一線兵力重新投入進攻之中。

綿延的塹壕已經將日軍徹底包圍在了劃定的作戰區域內,塹壕裡的華東軍數量不是太多。大多都在後面進行訓練。…,

戰車已經開到了前線,不過在戒嚴區內,日軍根本無法靠近戒嚴區。因為華軍已經用塹壕把日軍包圍起來了,日軍首先就無法從前線滲透,如果是從後方進入戒嚴區,同樣也是行不通的。

華聯在二月宣佈,凡是有出現日軍出現的省份,都已經被劃歸進入戒嚴狀態,為配合戒嚴工作。各省各縣城行政人員將換成華聯政府派駐人員,對內政實行嚴格的管制和處理,以避免在自己的後方爆發大規模的混亂。

這是變相的吞併原本**黨統治的地區,但當前華聯政府在和日本對峙,所以這個要求有正當且充分的理由。華聯將行政人員派遣到沿途省市縣鄉,那就基本是相當於永久佔據了。

不過華中地區因為已經是戰場,所以在華軍的控制區域內,出行管理非常嚴格。一般居民出行都必須得去申請通行證才能出遠門。這個通行證也就和古代的路引是一樣,路人若無身份證和路引,在各處哨卡則無法通行。

這種戰時體制的嚴格管理是主要還是一種為了防止日本特務搞破壞的手段,不過這樣的手段並不能做到完全遏制。內部存在的漏洞還是很多的,但起碼能將大部分的日本特務限制在外。

真正的反特務利器還是華聯的商務情報科,一群利用高科技電子工具來進行反諜作戰的成員。在這個時代,特務一般會把偵查到的情報用電報機傳回去,而電子作戰組所擁有的裝置,可以將發電報的地點大致的確定下來,然後一個無線電通訊,撥到部隊。

接下來的行動,由武裝警察出面進行圍捕就足夠了。

這些日本特務能潛入中國,還未必能夠潛入戒嚴區,戒菸區周圍佈置了很多軍犬、暗哨。陌生人員一靠近馬就會被發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特務在中國根本無法自由走動。僅僅是一個多月就被抓了六批潛伏下來的日本特務,更有很多還是潛伏在華許多年的日本特務這些受過嚴格訓練的日本情報工作者與中國人在外表上完全沒有任何區別。

他們大多一口濃重的本地口音,從外表上更是完全看不出是個日本人。

只是在到處戒嚴的背景下,這些身體健壯,而且四處亂跑的人,明顯就很引人注目。更何況華軍在屬地內安置的武裝警察大多都有專屬的軍犬,日本特務完全是寸步難行。

之所以實行如此嚴格的軍事化管理,主要還是因為在新佔領區內招收和訓練新兵。一些在東莞、廣州、汕頭、桂林、南寧、柳州等主要城市的技術兵種,也都因為時間緊迫的原因,拉到了福建或者江西受訓。

就近戰場,一旦完成訓練,隨時可以趕赴前線作戰。正因為如此,華軍建立了不少的軍事戒嚴區,屬於軍事管制區的等級。能夠進入這些區域的人,必須要有特別的通行證,哪怕是在外圍遊蕩,也很可能會被情報部門帶走盤問。

華軍在軍事戒嚴區裡的訓練主要就是裝甲師這種絕密部隊,同時機械化步兵師也會時常進入戒嚴區與裝甲師進行配合訓練,也訓練彼此作戰的協調能力。

在戰術的選擇上反倒非常簡單,科技越是先進,戰術的選擇性反倒變得更加簡單。因為在火力的輸出能力上,能比別人超出更多。

主要的模式是炮兵先進行炮擊,然後進行炮火延伸,戰車部隊隨後跟進。而空軍的戰術轟炸機則飛在最前面,選擇有價值目標先轟炸掉,火炮在逐漸延伸,把戰車部隊前進的道路犁一遍,裝甲師最後從突破口插入。

裝甲部隊的這種縱深穿插,一般都是從薄弱處或者側翼,將敵軍的防線切開,步兵師則緊隨其後,把塹壕裡的敵軍清理乾淨,並負責將被切開的敵人包圍起來殲滅。

和過去的騎兵對步兵作戰一樣,現在的裝甲集團軍,也不應該正面衝擊擁有堅固防禦工事。坦克已經出現了二十年,步兵也早已開發出了許多的反坦克作戰戰術和專用裝備。…,

坦克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其機動能力,而不是在固定區域內與步兵比拼消耗,一旦陷入僵局,就算防御能力再強,也會被活活耗死。

華軍的裝甲集團軍戰術的前提是坦克數量必須足夠多,才能達到閃電戰所需要的效果。同時還涉及到空、炮、步、裝甲的全面協同,沒有雄厚的物資基礎,根本無法使用。

很多時候,新戰術必須以新裝備作為支撐,更必須要有深厚的工業物資基礎。

由於這次擴軍新兵較多,因此所裝備的全自動武器也多了不少,其中裝備最多的是軍工廠最新生產的突擊步槍和各種新式步槍種類。還有一種以前就開發出來的簡易式衝鋒槍,憑著優秀的價效比,在戰場上取得了不少戰績。

這一種衝鋒槍看上去去很租糙,是衝壓和焊接而成的東西,成本低到只需有五華元,而且生產快速,運輸便捷。在激烈的戰爭中,這樣的武器雖然效能未必有多高,但在數量上,完全可以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種衝鋒槍就是二戰時期英國使用的司登衝鋒槍,司登衝鋒槍結構非常簡單。乍一看似乎是由大不等的管子組戰的。圓形光華的槍管,外在的套筒也是圓的,槍托也設計成圓形,槍機拉柄是圓管。

之所以將零部件全部設計成圓形,衝壓焊接才會變得更加容易,省下大量的工時和成本,以便於能夠空餘出更多的軍工產能,去生產更多有需要的武器裝備。

司登衝鋒槍製造起來省工省科,成本非常低,一支槍費用不到五華元。而鍾泱幫劉浩然和陳澤建立的自動化兵工廠製造出的更是只需要華元,價格低廉得讓人難以相信。

二戰時有人嘲諷這種衝鋒槍是玩具槍,就在於它簡陋的外表,以及無人能比的低價。

司登衝鋒槍製造簡單、造價低廉、經濟性好、工作可靠、射擊準確。在戰場的威力不亞於造價昂貴的美國湯姆森衝鋒柃,因此華軍中的原本制式衝鋒槍都不再裝備,暫時改為列裝這種廉價武器。

反正擁有精良的突擊步槍,在速射武器的需求上,華軍的步兵不怎麼需要依賴衝鋒槍。

新編的步兵師之中,一個班的衝鋒槍數量增加到了兩支,同時還有一支洪流iii型班用輕機槍,同時還有一把8式霰彈槍。排級裝備一挺輕機槍,一門60迫擊炮,火力絕對是空前的強大。

衝鋒槍使用簡單,新兵不需要怎麼瞄準,遇到敵人迎面就是一梭子打過去。加之司登衝鋒槍成本低廉,自然是大量裝備,作為前線步兵的輔助性武器。

在子彈方面與湯姆森衝鋒槍是通用的,都是用手槍彈,中止能力極強。被這種子彈打中基本就是當場斃命,一般不會出現敵軍被打倒了還能打黑槍的現象。唯一的問題是射擊距離問題,超過50米就不太靠譜了。

不過也無所謂,五十米以外是突擊步槍的作戰領域。

但現在與日軍主要還是進行塹壕爭奪戰,所以衝鋒槍多一些也正好合適,射程並非問題。華軍並不缺乏打擊遠距離目標的單兵火力,各種口徑的火炮配屬陣容豪華。火力壓制有突擊步槍、輕機槍。

精難打擊有狙擊步槍,不管是近的還是遠的,日軍部討不到好處。

新型的飛機也很快裝備到了空軍部隊每天能有架蛟式轟炸機出廠,空軍對這種新式轟炸機分滿意,甚至可以說是激動萬分。

新式轟炸機的效能實在是太優秀了,每時六百多公里的時速,絕對是當前世界最快的轟炸機,而且載彈量達到兩千公斤,航程更是高達三千公里

新式轟炸機超越了此前老式轟炸機的載彈量,同樣超越了英國同型別轟炸機的航程。還有一些新式轟炸機被改成了魚類機,用來投射魚雷。

聽還有後續的改裝版本,還將改裝成戰鬥機,空軍開始大量裝備這種新式轟炸機。這種新式轟炸機不僅可以當成戰術轟炸機來用,還可以當成戰略轟炸機來用。…,

不僅可以用來轟炸日本本土,還可以用來遠距離增援海軍。每天架的出產速度,一年之後可以積累出三千六百多架,不過具體要不要裝備那麼多,得根據情況而定。

不過空軍的軍費比較充足,裝備個兩千六百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空軍造這麼多新式轟炸機自然是在為了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就算是裝備三千多架新式轟炸機,但這種轟炸機速度奇快,生存能力強,完全可以用個把年,這筆投資是很划算的。

華聯飛機製造廠在二月中旬試飛了一種新型俯衝魚類機:海鷗ii型。

海鷗ii俯衝魚雷機的體形比i型大一些,裁彈量從500kg提升到了760kg,最大航速增加到了460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為610公里。

760kg的裁彈量可以到400mm口徑魚雷,並且效能也還算不錯,特別是日本的軍艦在防魚雷方面和英國海軍一樣爛,400mm口徑完全夠用。

為了檢驗華聯的軍事工業能力,鍾泱更是親自到飛機製造廠觀了這種俯衝魚雷機的試飛魚雷在北部灣的實驗海域投下了一枚魚雷。

海鷗ii從天空俯衝而下,在靶艦的一百米外投下了400mm的魚雷。魚雷的發動機在水中急速旋轉很快便浮了水面,快速的躥向靶艦,尾部的螺旋槳使用的是特殊加工工藝,能夠壓低水花,使得不會太過明顯,增加了隱匿屬性。

只是短短一會兒,魚雷就飛速衝到了靶艦下方,這是一枚磁性魚雷,在接觸的一瞬間馬上會黏到了靶艦的船體。

“轟!”

只聽到一聲巨響,隨後不久,魚雷在靶艦的船舷後側爆炸,形成了一個烈焰與濃煙交織與一起的蘑菇雲,濃煙滾滾,沖天而起。

靶艦被命中之後,船舷後側的水線被炸出了一個大窟-,接著迅速的向後傾斜,不到三分鐘便沉入了水下。

這個靶靚,正是一艘從武裝商船改造而成的靶艦,在經過隨便的修補之後,淪為了華聯海軍的靶子。那架海鷗ll轟炸機投彈完牛後,一矗旋,飛回了空軍指揮部大營。

“要的就是這個”劉浩然激動的站起身,轉頭問道:“是誰設計的。”

“報告會長,是馮?諾依曼先生設計的。”興華社的外籍技師安克尼萊特用一口有些生澀的漢語對劉浩然道,劉浩然聽是德國技師馮?諾依曼設計的魚雷機,他也並不驚訝。

只是他沒想到已經改為負責機械製造廠的德國人馮?諾依曼依舊沒有放棄飛機設計,他起身四顧,很快找到了馮的身影。這個德國人原本就是飛機製造業的專家,不過似乎並不打算返回德國,而是留在了劉浩然的興華社工作,因為技術而受到重用。

劉浩然連忙走過去,握著馮的手道:“諾依曼先生果然不愧是頂級飛行器設計專家,又為我們華聯養育出了一隻雄鷹,我期待著海鷗展翅騰飛之日”

“會長過獎了,閒暇之時設計出的而巳。”馮?諾依曼性格木訥,聽到讚賞,也是謙虛的回答著,不過滿面的紅光還是展露了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顯然是非常高興。

“諾依曼先生過謙了。”劉浩然笑著說了幾句,然後才繼續聊回正題:“既然魚雷機試飛成功,那麼我們去慶祝一番吧!”

在場之人都是歡聲雷動,華聯的後方工業,已經全速運轉,無論是產能還是新武器開發,都已經完全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體系,有力地支援著前線的戰爭消耗。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