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穿越小說 > 智慧工廠 > 第九百九十二章 環保問題全文閱讀

第九百九十二章 環保問題

“撲哧……”趙彩珍被劉永灼逗笑了,她雖然是一個新時代的環保鬥士,但也不過就是二十來歲的年齡,哪有那麼深的城府。// 網 更新快//

她笑過之後,迅速地板起臉,說道:“我是覺得,百色完全沒有必要走重工業地區那種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可以發展一些無汙染產業嘛。”

“你能舉個例子嗎?”劉永灼也不是第一次聽這種論斷了,他很是淡定。

“比如說,旅遊業啊!”趙彩珍顯然是有備而來,“百色山高水美,數得上號的景點就有幾百處,為什麼不能大力發展旅遊業呢?”

“我們發展了旅遊業啊。”嶽環山不忿地說道,“我們開發了好幾條旅遊線路,還在省電視臺做過旅遊廣告,誰說我們沒有發展旅遊業了?”

“這遠遠不夠!”趙彩珍連忙大聲道,“你看人家美國的黃石公園,那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區。我去看過,它那裡的風景絕對不如我們百色好,為什麼我們不能把荊西建設成一個黃石公園那樣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呢?”

作為全世界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公園,黃石公園的名氣還是不小的。

一直沒有吭聲的安浩宇突然插話道:“趙女士,美國我也是去過的,黃石公園我也去看過,你說的想法的確沒錯。不過,我想問你一點,據你估計,百色如果加大旅遊開發的力度,一年能夠接待多少遊客?”

“多少……”趙彩珍有些語塞了,她腦子裡的確沒有這樣的數量概念,她支吾著說道,“我想,最起碼,一年不會少於十萬人吧?”

“十萬人,嗯,好吧,我給你算一下,每個人在這裡旅遊的消費。不外乎是住宿和餐飲兩項,住宿費一天算十五元,吃飯算十五元。他們在這裡玩三天。臨走再買一點紀念品,算三十元吧,人均消費是一百元這樣,對不對?”安浩宇掰著手指頭給趙彩珍算道。

“嗯。差不多吧。”趙彩珍也表示同意,她也和朋友在國內旅遊過,知道安浩宇的演算法大致沒錯,甚至還稍稍算高了一些。

安浩宇接著說:“這樣算下來,十萬人的旅遊總消費是一千萬元。分攤到荊西二百萬人口身上,每人從旅遊業中得到的收入不超過五元,這還是毛收入,是沒有扣除成本的。你認為,這樣的一個收入,能夠讓當地民眾脫貧嗎?”

“這……”趙彩珍目瞪口呆,她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在算經濟賬方面。哪是安浩宇的對手。安浩宇這一番計算。天衣無縫,讓她根本無法辯駁。

“可是,如果我們這裡的名氣大了,也許一年就不是十萬人了,可能是五十萬人呢?”謝明誠道。

“那就是全市人均收入增加五十元,這很多嗎?”安浩宇簡捷地反問道。

“那如果是五百萬人呢?”趙彩珍和安浩宇較起勁來了。

安浩宇微微一笑:如果是五百萬人進山。每天就是一萬五千人,這還不算百色到冬季大雪封山帶來的障礙。進山的道路能夠承受得起嗎?百色的住宿設施足夠嗎?”

“可以加寬道路啊……”趙彩珍話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說錯了。

果然,嶽環山好不容易得到了反擊的機會。他冷笑道:“趙女士,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加寬進山的道路,你知道要多少投資嗎?隨隨便便算下來,沒有一個億根本就看不出效果。百色一年的財政才不到四千萬,你讓我們上哪去給你弄錢去?”…,

“呵呵,趙女士,你現在知道了吧,沒有生產總值是萬萬不能的。”劉永灼呵呵笑著說。

“別忙。”安浩宇從對趙彩珍的反駁中找到了優越感,他很不禮貌地打斷了嶽環山和劉永灼的話,繼續對謝明誠說教起來。

“趙女士,也許你會覺得,談錢太庸俗了,那我們就來談環保吧。如果照你說的,百色一年接待五百萬遊客,按每名遊客在山裡逗留三天計算,平均每天山裡要容納五萬名遊客的吃住。

這五萬人是主要集中於少數一些旅遊景區的,你想沒想過,他們的活動,會給當地的植被和動物帶來多大的危害。他們所造成的生活垃圾,會給當地帶來多大的生態壓力?”

“可是……”趙彩珍有些潰不成軍了,這也難怪,嶽環山這樣的地方官水平不足為懼,但像劉永灼、安浩宇這些人,都是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豐富的經營經驗,他們所思考的問題,遠比趙彩珍這樣剛出校園的理想主義者要成熟得多。

“那麼,安先生,你認為黃石公園也是失敗的嗎?它怎麼沒有出現像你說的這種情況?”趙彩珍不甘的反問。

安浩宇卻不驚慌:“趙女士,你忽略了許多問題。先,到黃石公園的遊客都是歐美遊客,他們的人均消費是中國遊客的七八倍以上,所以黃石公園只需要接待我們剛才所算的遊客人數的幾十分之一就可以實現盈利了。”

“其次,黃石公園所在的懷俄明州總共才不過50萬人,而百色地區有二百萬居民,各自的負擔完全不同。其三,懷俄明州本身也不是靠旅遊來維持經濟的,它有採礦業,還有煉油等產業,恰恰是這些產業為它提供了充足的財力,使其根本不需要指望黃石公園來刺激地方經濟發展。”

劉永灼也接過話來:“趙女士,你在學校裡接受了最新的環保觀念,想把它推廣到實際中來,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剛才安先生說的這些,你要認真體會一下。實情不同,有些東西是不能簡單照搬的。人類的生活先是基於生產,然後才能奢談其他,不然就是空想妄想。”

“百色的基本生活情況現在雖然比之以往稍稍改善了一點,但和一些經濟富裕的地方相比,那還是窮光蛋。一個窮光蛋和人家百萬富翁比瀟灑,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趙彩珍無言以對,好半天才有嘆息般的聲音說道:“按你們的說法,百色除了被你們弄來的這些工廠汙染掉之外,就沒有別的出路了?”

人類社會的產業結構演進,是有規律可循的。

先是從農業社會演進到工業社會。工業充分發展之後,才會進入第三產業主導的經濟模式。工業基礎沒有建立起來,就去談文化談服務業。那簡直是可笑。

趙彩珍不是後世某朝那種腦袋進水的磚家,她不過是實踐經驗有所欠缺而已。聽過安浩宇等人有理有據的分析,她的信念開始鬆動了,但多年形成的本能。還是讓她對於在百色發展工業心存疑慮。

劉永灼從旁勸說:“趙女士,其實你的話,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嶽市長,我覺得咱們百色市政府也應當認真地思考一下趙女士提出來的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千萬不可忽略環境保護。”

他的後一句話是對著嶽環山說的,他現在是百色最尊貴的客人,腦袋上頂著一個“一句頂一萬句”的巨大光環,嶽環山哪敢反駁他的話,只能順著他的話頭。…,

“劉總說得非常對,趙女士給我們上了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一課,的確,我們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證環境不受汙染。”

“既然如此。那麼你們為什麼還要讓田東化工廠繼續建設下去呢?”趙彩珍這下算是逮著理了,終於把話頭引回了自己的初衷。

“這家化工廠的環評是過關的。”田東環保委員會的副會長李月根說道,“我們這裡有它所提交的所有環評資料,投資方承諾,在生產期間,絕對不向環境排放超標的廢水、廢氣。”

“這一點能夠做到嗎?”劉永灼扭頭向安浩宇問道。他沒有向李月根發問。而是選擇讓具備專業評估能力的安浩宇來回答,是想從技術上評估一下投資方的承諾是否可信。

有些投資者為了獲得投資機會。往往會做出各種不切實際的承諾,等到專案投產之後。則寧可接受罰款,也不願意履行承諾。

安浩宇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是搞工業工程的,擅長於對各種技術做出經濟上的評估,而這種評估又往往可以用於對企業行為的預測。

企業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主體,如果治汙的成本低於罰款的支出,那麼企業就會願意治汙。反之,如果治汙的投入超過了罰款,那麼企業就會選擇接受罰款而肆意排放。

安浩宇的眉毛皺成了一個疙瘩,他用手指輕輕地敲打著面前的桌子,沉吟了許久,才說道:“剛才聽嶽市長說,這家企業是生產洗衣粉的,而且產品全部外銷往美國。作為一家生產洗衣粉的企業,要確保廢水、廢氣得到全面治理,倒也不難,這方面的技術目前已經非常成熟,成本也不高,所以,田東化工廠做出這個承諾,倒也是可信的。”

“你看看,趙女士,你不相信我的話,你總相信安先生的話吧?”李月根得意地對趙彩珍說道,他從剛才的對話中已經看出來了,安浩宇具有說服趙彩珍的能力,她對安浩宇這個專家的話已經不敢質疑了。

趙彩珍回敬了李月根一個白眼,說道:“李副會長,你先別把話說滿,安先生還有話沒說完呢。”

果然,安浩宇在說完上述的分析之後,眉毛皺得更厲害了,他遲疑著說道:“我只是有一點不明白,這家企業為什麼要把一家生產洗衣粉的廠子,建到百色這個地方來?”

“這個說起來就話長了。”田東縣長感慨萬千地說道,“安先生,你不知道,為了吸引這家企業到我們田東來投資,我們招商局的工作人員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那個投資商叫鄒日榮,是一位從美國回來的華僑,想在國內建這樣一家中美合資的企業,生產新型洗衣粉。聽說,國內也有不少地市都在找他,最後,他被我們招商局的工作人員感動了,毅然決定把廠子建在我們這裡。”

“這位鄒先生的精神,和劉總、安先生是一樣的,都值得我們百色人民感謝啊。”嶽環山感慨的說道。

“這位鄒日榮,很有錢嗎?”安浩宇又問道。

“不算很有錢,他的生活非常儉樸,聽說是自己在美國創業掙到了第一筆錢的。”縣長連忙回答。

“怎麼。老安,你覺得這中間有問題?”劉永灼聽出安浩宇心存疑慮,便問道。

安浩宇搖搖頭道:“我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洗衣粉不屬於高附加值的產品,對勞動力的需求也不大,相反,其產品單位重量的價值偏低。所以對運輸條件的要求非常高。”…,

“像這樣的產品,無論如何也不應當佈局在交通條件極為不便的區域,這個鄒日榮把洗衣粉廠建在荊西,擺明了是只能虧損的。”

“如果他的產品就在當地銷售呢?這樣運輸成本就低了。”劉永灼反問道。

“不是的,鄒先生說了。他的產品全部外銷到美國去。”縣長替安浩宇回答道。

“這就是破綻了。”安浩宇眉頭深凝,“先是洗衣粉從百色運到山外就非常困難,其次是到了山外還要運輸幾百公裡才能到達南部港口,這是非常不合理的產業布局。”

劉永灼也有點聽明白了,聯絡到此前安浩宇問的問題,他說道:“這樣一說,的確有不合理之處。鄒日榮並不是一個非常有錢的企業家,他是剛剛創業的人。這個時候不可能因為受到百色政府工作人員的感動而選擇虧本的經營方式。”

“如果是我們華揚重工這樣的大企業這樣做。還勉強能夠理解,鄒日榮這樣做,完全不合理。”

作為一位地級市的市長,嶽環山只是知識水平欠缺一點,智商方面好歹也還過得去,他聽安浩宇和劉永灼這樣一說。也覺得有些不對頭了。

在此前,他看到的僅僅是田東化工廠能夠帶來投資和就業機會。未來投產之後還有財政稅收,萬萬沒有像安浩宇他們那樣站在企業的角度去分析這樁投資的合理性。如今劉永灼和安浩宇這樣一剖析。他也跟著疑惑起來了。

“秦縣長,你問過封先生了嗎,他建的的確是洗衣粉廠嗎?”嶽環山趕忙對田東縣的民選縣長細問起來。

“這個我肯定是問過的,他說他生產的就是洗衣粉,還說是什麼新型的洗衣粉,有美國專利的。不過,具體技術方面,我就不懂了。”這位秦姓的民選縣長也是挺無辜的,他確實只知道這麼些事情。

李月根打著圓場:“這個問題不大吧,不管他生產的是洗衣粉,還是別的什麼產品,只要他能夠履行不排汙的承諾,那就都是一樣的。各位如果不放心的話,等他的企業投產後,我老李就在他廠門口搭一個棚子,天天盯著。只要他排放超標,我馬上就封他的門,你們看如何?”

“我看可以。”嶽環山說道,“劉總、安先生,對了,還有趙女士,如果你們覺得不放心的話,我們可以出臺一個政策,只要這家企業的排放不達標,我們就封門,讓它停產。”

“它即使願意交罰款,我們也不接受。不管交多少錢,我們也不能容許它汙染我們百色的環境,你們說是不是?”

嶽環山的話說到這個程度,趙彩珍也無話可說了。

前面安浩宇已經教育過她了,要讓百色百姓富裕起來,必須依靠發展工業,進行實實在在的生產活動,其他的所謂零汙染產業、綠色產業之類,在今天的百色都為時過早,根本不頂事。

既然要發展工業,那麼少許的汙染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政府真的有這樣大的氣魄,承諾但凡排放超標就一定封門,趙彩珍也就找不到什麼反對的理由了。

“李局長,我看你好像帶著田東化工廠的環評資料吧?能給我看看嗎?”安浩宇向李月根說道。

李月根知道今天的會是與田東化工廠有關的,所以專門帶上了有關田東化工廠的相關資料。聽到安浩宇的話,他連忙把一個大檔案袋順著桌面推了過去。

“您請看,這就是雁嶺化工廠向我們環保委員會提交的全部資料,裡面有他們的生產線圖紙,還有汙水和廢氣處理裝置的圖紙,這些我們都是審查過的。”

安浩宇也不客氣,直接接過檔案袋開啟來,掏出裡面的圖紙,攤在桌上。

劉永灼和安浩宇是坐在一起的,此時也站起身與安浩宇一同察看圖紙。華揚重工的一大產業就是化工設備製造,從早期搞化肥裝置,發展到今天已經包羅萬象,覆蓋幾乎所有的化工設備型別了。

劉永灼和安浩宇作為技術型的官員,對於裝置圖紙自然是門兒清。

兩個人對著圖紙一打眼,便異口同聲地說道:“鄒日榮在撒謊,這哪是什麼洗衣粉的生產線啊!”

這話猶如晴天霹靂,直接炸響在嶽環山等人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