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穿越小說 > 智慧工廠 > 第一千零一章 集團會議全文閱讀

第一千零一章 集團會議

劉永灼輕聲一笑:“這件事的把握性大小,可就是取決於咱們鄂省政府的決心了。現在聯邦高層估計是正在籌劃這件事,咱們鄂省應當積極地向中央提出申請,並且把一些工作做到實處。”

“比如江南機械廠方面,可以主動地更新裝置,創造條件,這樣讓聯邦政府看到我們的決心和積極性,考慮佈局的時候,自然就會傾向於我們了。”

“好!”鄧漢生堅定地說道,“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等我回去後,會馬上安排省政府成立一個大型客機專案工作組,專門負責向內閣各部門開始公關活動。”

“小劉,你們華揚重工在這件事情上,可要和省裡保持高度的一致,聽說你們和聯邦政府科工總委方面的關係非常密切,到時候一定要去吹吹風,讓科工委多關注關注咱們鄂省。”

“那是一定的。”劉永灼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鄧漢生此前因為武漢市政府招商引資效果而不好而帶來的鬱悶終於煙消雲散了,劉永灼給他勾勒出來的藍圖,讓他看到了武漢市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思路。

單純依靠數量擴張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武漢未來的發展必須來自於質的改變。汽車、電子、成套設備,甚至於大飛機,這才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帶所應當擁有的產業。

鄧漢生也清楚,要做到所有這一切,無論是鄂省還是武漢市,要付出的努力都必然是非常巨大的,最起碼的一點。要把大量目前還在上繳稅收的落後企業淘汰出去,就需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此外,如果淘汰掉落後產業之後,新興產業一時無法到位,地方財政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不過,鄧漢生畢竟是一個思想開明,目光遠大的官員,他也深知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如果按照劉永灼的建議,鄂省實現了產業升級。那麼他作為一省之長,將會獲得一份令人豔羨的政績。這樣無論對聯邦高層還是對全省的選民,都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可以作為他日後進入最高議會的資歷。

反之,如果升級失敗,鄂省的經濟受到影響,則他有仕途也就會變得黯淡無光了。在保守與奮進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老胡,你們武漢市政府要抓緊時間,根據小劉提出來的設想,制訂武漢市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規劃,並且儘快加以落實。”鄧漢生對著胡致訪認真地叮囑著。

“你們要把這一次的產業調整。當成武漢市的二次創業來對待。不要捨不得砸爛家裡的罈罈罐罐,所有不符合武漢市發展方向的傳統型、汙染型企業,要全部搬遷出去。打掃乾淨屋子,準備歡迎新的企業入住。”

“請省長放心,我們武漢市有決心、有能力完成第二次創業,使武漢市躋身於現代化城市的行列。”胡致訪盡力地站直身體。大聲地向鄧漢生表著決心。

雖然他那碩大的肚子稍微有些影響形象,但那份決心聽起來還是頗為真實的,一旦武漢成為了廣州、柳州、上海以及東莞那樣的高精尖產業城市。他這個做市長的,那功勞可是跑不掉的。

“我為武漢市所提出的發展思路,大致就是如此……”

面對著一張完整而清晰的武漢市規劃專用地圖,劉永灼介紹完了自己此前幾天在武漢市政府向省長鄧漢生和市長胡致訪所提出的建議。…,

說這話的時候,他正坐在華揚重工集團總部的會議室裡,這是他的主場。坐在一旁的,都是他的屬下。是集團以及各大分公司的高管們。

董事長雖然是劉浩然,可基本上現在管事的就是劉永灼這個總經理,他剛講完,就該輪到公司副總經理發言了。

王華明輕輕咳嗽了一聲,接過劉永灼的話頭,對眾人說道:“劉總剛才介紹的是武漢的發展思路,其實和咱們華揚重工的發展思路是高度相關的。武漢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是要進行產業升級,正如劉總轉述鄧省長的話,叫做二次創業。”

“咱們華揚重工,也面臨著二次創業的問題,要從一家國內大型企業,發展成為一家跨國的大型企業。”

“王副總,咱們早就是跨國企業了吧?”化工設備公司的總經理熊述國笑著說道,“我們化工設備公司的工地,已經覆蓋到了全球二十多個國家,這還不算跨國企業?”

“都是東南亞那些小國家吧?”王華明笑著反駁道,雖說是集團辦公會議,但會場上的氣氛一向是非常輕鬆的,這是劉浩然好劉永灼一直以來提倡的議事風格。

這麼說熊述國可不幹了,“王副總,這個可不能怪我們,現在化工設備市場本來就集中於東南亞國家,出於政治和民族自尊心的考慮,歐美那些國家的化工行業對我們可是閉關鎖國的,主要的對手都是國內的對頭。現在能從對方手裡搶到一點市場份額,已經不容易了。”

“在經營上我們很有優勢,可是我們的技術水平呢?”王華明不得不提醒在座的的各位公司高層,“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主打中低端市場,高階市場的佔有率只有陳氏重工的一個零頭。”

熊述國也知道這是實情,不過不能丟了士氣,他也強調集團所取得的成就:“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嘛,咱們畢竟還拿到了中低端市場,比過去可強得多了。”

王華明對此點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畢竟作為一個後起新秀,咱們能夠在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上拿到訂單,就已經很容易了。不過,前兩天我和振華討論過了,咱們需要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再向前躍進一步,到高階成套設備市場上去和陳陳氏鬥一斗了。”

“這一點柳北鍛壓做得不錯。”劉永灼指了指坐在自己對面的劉智,“劉智在這方面功不可沒,從一開始選擇的方向就很好,設計上達到了目前的先進水平。再加上成本優勢,一下子就把龍淵公司給擠出局了。現在汽車衝壓生產線的市場方面,我們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華揚重工最早收購柳北鍛壓機械廠,是出於響應國家關於振興西南重工業基地的號召,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為了幫時任聯邦政府經略委副會長的何永年的忙。

當時華揚重工在柳州市收購的原國有企業有十家之多,花費的資金不多,但收編進來的企業總計有三萬多職工,甚至超過了當時華揚重工集團本身的人數。

為了避免新進入的企業拖垮了整個集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些企業的業務與集團原先的業務都是分離的,甚至名字也保留了原來的樣子。沒有統一換成“華揚”的字號。

經過六七年的恢復的發展,如今這十家企業已經全部扭虧為盈,產品實現了升級換代,再不是過去那種奄奄一息的樣子了。…,

其中像生產汽車衝壓生產線的柳北鍛壓、生產焊接機器人的柳北電焊器材廠,產品都已經打入了國內和國際市場。成為華揚重工旗下的骨幹企業。

到了這個時候,劉永灼也就懶得再去更改這些企業的名稱了,只是在其前面冠上了華揚重工集團的帽子。比如柳北鍛壓如今的全名叫作中國華揚重型工業集團公司柳北鍛壓機械廠,其簡稱仍然是柳北鍛廠。

聽到劉永灼誇獎自己,劉智連忙謙虛道:“這個可不是我們柳北鍛壓廠一家的成績,而是咱們整個華揚重工集團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奚總那邊的機床公司給我們的幫助是最大的。”

“我承認劉智他們做得不錯,我們化工設備公司這邊也有幾個新產品正在搞,如果搞成了……”熊述國一邊向劉智點著頭。一邊嘟囔著替自己辯護起來。

“述國,我知道你們那幾個產品。”劉永灼擺擺手,沒有讓熊述國繼續說下去,他拿出一份檔案,說道:“各位,我手裡有一份聯邦經略計委正在編制的《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裡面涉及到了一些聯邦政府有意重點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的類別,我給大家念一念吧。”

“這些裝備包括:清潔高效發電設備。超高壓和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大型石油和石化裝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設備,大型煤炭和大型露天礦裝置,軌道交通裝備,大型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裝置,大型施工機械,新型紡織機械,新型和大馬力農業裝備,電子及光伏製造裝備,大型民用飛機,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成形加工裝備,高檔印刷機械。”

在劉永灼念這個目錄的時候,集團辦公室主任蘇曼拿著一疊材料站起身來,給每位參會人員都發了一份,這份材料就是劉永灼所念目錄的細節。

上面不但列出了各種裝備的詳細名稱,甚至於裝備需要達到的技術要求都寫得明明白白的。

“好了,主要的就是這些,大家手裡的材料上也都有,現在大家說說看,對於這個目錄,有什麼想法?”劉永灼最後這樣說道。

眾人如飢似渴地翻閱著這份材料,一個個眼睛裡都發出了異樣的光彩。

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百萬千瓦水電裝置、400毫米上的厚板冷軋機、直徑10米以上的大型盾構機……

這些代表著裝備工業最高水平的技術,原來只能存在於大家所閱讀的絕密資料中,現在終於出現在政府經略委編制的產品目錄上了。

“太好了!經略委可算是幹了一件人事了!”劉智率先拍著桌子喊道。

“你這是誇經略委嗎?”劉永灼鬱悶地問道。

劉智哈哈笑道:“劉總可別去向計委告狀哦。我的意思是說,這份目錄實在是霸氣,這才像是一個工業大國應當搞的東西嘛。如果這張目錄上的東西能夠拿下來,咱們可就真的能夠稱為世界最強的工業帝國了。”

“這個說法我倒是贊成。”安浩宇嘻嘻笑著說道。和熊述國這些人相比,他算是小字輩了,所以被批判了也無所謂。

他揮著手上的材料對劉永灼說道:“劉總,我們的柳北鍛壓申請搞這上面列出來的大型軋鋼裝置,我知道這可是高利潤的產品。一套軋機上億華元呢。”

他這一開頭,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了,國家大事可以放一放,還是先考慮一下本企業能夠從這份單子裡拿到什麼好處吧。…,

參會的這些高管們,誰的手下都是上萬職工。也算是一方諸侯了,大家的心思都在經營自己的小王國上面。

“一百萬噸乙烯,肯定是我們的,這個誰也搶不走。”熊述國自信地說道,“現在全國的石化裝置行業都是以我們為龍頭的,就連青竹化工,也有不少裝置是向我們採購。沒人能和我們爭這個專案。”

奚雷鳴也不甘示弱:“高檔紡織機械、高檔印刷機械,咱們機床公司都可以考慮參與,這些都涉及到數控技術,咱們在這方面的積累是誰都比不過的。”

劉智也興致勃勃地說道:“我倒是對核電這塊有點興趣,高壓氣冷堆的發展方向是只使用一套循環系統。直接用經過核島加熱之後的高溫高壓氦氣作為工質,透過氦氣輪機把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我們有搞燃氣輪機的經驗,轉到這個方面來應當是比較容易的。我覺得這方面主要有這樣幾個技術難題……”

“還有……”

“我們……”

大家爭先恐後地舉起手來,要求發言。

王華明笑眯眯地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道:“呵呵。好了,大家先不著急,這件事還得從長計議。今天這個會。主要是統一大家的思想,現在大家理解剛才我所說的二次創業的意思了吧?”

大家都沉默下來了,家居產品公司的總經理劉東陽遲疑著說道:“理解倒是理解了,不過,項總,集團不會打算把傳統專案都砍掉吧?”

劉東陽的問題。也是大家所關心的。

在此前,劉永灼說了他給武漢市政府出的主意。那就是把傳統企業都遷走,騰出地方來吸引先進製造業。如今事情輪到華揚重工頭上了,莫非集團的意思也是把傳統的業務放棄,全部轉到新業務上來?

“當然不會把傳統業務丟掉。”劉永灼一句話就打消了眾人的疑慮,“咱們是做企業的,只要能夠掙錢,而且沒有什麼負面效果的東西,咱們就要堅持做下去。”

“做歸做,但是業務重心一定要轉移。”王華明接過劉永灼的話頭,“東南亞市場所需要的中低端裝備產品,仍然是咱們集團的現成熟產品,這是需要繼續保留的。劉總剛才所提出來的目標,是要發展我們未來的潛力產品,這兩者並不矛盾。”

所謂現成熟和潛力,都是企業管理中用得很普遍的所謂“運營矩陣”裡的概念,這個工具是由智者諮詢公司的創始人沈毅鏵在1940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企業的產品按市場佔有率和增長率兩個指標進行區分。

事實證明,只要有良好的社會發展狀況以及足夠的時間積累,這個時期的中國學者,也可以自己總結出優秀的經營管理理念。

高增長率、高市場佔有率的產品,稱為潛力產品,它能夠幫助企業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獲得良好的收益。

低增長率、高市場佔有率的產品,稱為現成熟產品,它的增長潛力已經不大,但卻能夠為企業提供豐厚的現金收入。

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增長潛力小,所以現成熟產品不再需要追加投入,企業可以把資金集中到潛力產品的研發工作上去。

至於市場佔有率低,很難獲得回報的專案,則稱為問題專案和黃昏專案,這是企業要考慮淘汰或者放棄的專案。

自從王華明等海歸進入管理層之後,這些新穎的管理概念也就逐漸在華揚重工推廣開了,現在整個集團的高管們討論問題的時候,也非常習慣於用點什麼全域性分析、五力模型之類的詞彙,不得不說,這些理論工具對於分析問題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劉永灼順帶一提:“我這一趟去百色,順便也認真地研究了一下西南部腹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像百色這種交通不便的地區,我們就不說了,中西部還有許多地方,交通條件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同時,還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可供使用。”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中西部的城鄉建設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原來因為內地落後而前往東部務工的人員,未來可能會陸續地返回中西部,從而導致東部出現用工荒。”

“咱們的傳統業務主要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外來務工人員的依賴較強。如果出現用工荒,我們的用工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從而降低我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我建議武漢市加快進行產業升級,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