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穿越小說 > 智慧工廠 > 第一千零一十章 政府來人全文閱讀

第一千零一十章 政府來人

《興華社染指克拉運河,星島頓成孤島》!

一夜之間,新加坡各家主要報紙的頭版頭條都被上面這些標題極其煽情的文章所充斥了。與此同時,新加坡海峽時報股指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拋售的狂潮。

與股票市場的下挫相響應,房地產市場也隨即進入了嚴冬。此外,原本打算投資擴建工廠的那些跨國公司,也毫不猶豫地收回了自己的錢袋子。

而這其中,受損最為嚴重的就是那些北美的金融資本家。

至於青竹化工,貌似因為與興華社達成了相關方面的協議,用新的石油產業鏈條作為利益交換,獲得了青竹化工集團在這件事情上的沉默。

新加坡,這個革命黨支持者聚集的城市國家,終於領教了華夏帝國的威嚴。甚至不用政府出手,劉浩然僅僅使用了商業上的手段,就已經可以毀滅整個新加坡未來的希望。

如果說克拉運河是新加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那麼昨天召開的那個新聞發佈會,就是正式地剪斷了系著這把劍的絲線。

利劍正在飛速地下落,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根本連一點騰挪閃避的餘地都找不到。

激憤的市民組織起了規模龐大的遊行,抗議所謂“中華帝國主義”。諸如“同文同種”、“兄弟蕭牆”之類的字句被用巨大的漢字寫在條幅之上,滿大街比比皆是。

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就弄到了劉浩然的巨幅畫像,在經過大肆的醜化之後,又在臉上畫了紅叉之類,然後被抬到大街上點火燒掉。以洩義憤。劉浩然也算是享受了一回名人的煩惱了。

政客們也都著了慌,新加坡總理在第一時間就緊急約見了中國駐新加坡大使,詢問劉浩然的這番表態是否來自於華聯政府的授意。

中國大使對此自然是給予了一個否定的回答,說這僅僅是一位企業家個人的觀點而已。至於中新友誼……噢噢,那啥。還是萬古常青、永垂不朽的。

商人們的渠道更為廣泛,與劉浩然有過商務接觸的人,便把電話直接打到了劉浩然的手機上,話裡話外都是委婉地勸他放棄初衷。

“大家都是好朋友,啥事都好商量嘛。”

那些和劉浩然說不上話的。也輾轉地找到了自己在中國的合作伙伴,託他們帶話示好,一個個信誓旦旦地表示願意成為中新友好的橋樑。

與前些天劉浩然頻頻聽到的“你們這些大陸客”的語法相比,現在在新加坡最流行的說法變成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早幹什麼去了!現在想著是自己人了?”劉浩然翻看著從街頭上買來的報紙,心情愉快地對沈天說道。

報紙上攻擊劉浩然本人的文章也有不少,但劉浩然絲毫也不在意,能夠被人罵。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吧。

沈天苦著臉道:“我說劉總,你是痛快了,你知道我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尤其是你那個什麼大國小國的說法,給我們的外交造成了極大的被動,你就等著回國去挨批吧。”

劉浩然撇著嘴說道:“外交關我什麼事?我只是一個普通企業主。我有言論自由。國家不承認我說的話代表國家意志就好了,新加坡據說也是民主國家吧,難道還不許一個企業主說點自己感興趣的話?”

“你就給我捅漏子吧。”沈天恨恨地說道,“早知如此,就不帶你出來了。”…,

劉浩然笑道:“呵呵,你不帶我出來。難道我不會自己出來嗎?克拉運河是一個國際招標的專案,我們興華社有意投資,國家也管不了吧?再說。投資不投資的,還是兩說呢,我只是表示有意向而已。這個世界上,我覺得有意向的事情多了。”

沈天道:“你如果看中了哪個大姑娘、小媳婦,有意向和人家發展點親密關係,我才不屑於干涉你呢。可是你現在這個意向。直接把新加坡股市給砸趴下了,古往今來。有誰的意向比你的意向更具有殺傷力的?”

“是他們先惹我的!”劉浩然傲然道,“我已經給過他們機會了,如果十天前,他們能給我一個好臉色,說幾句軟話,我也不至於下此毒手。現在嘛,晚了。”

“怎麼,你真的打算投資克拉運河?”沈天收起調侃的神色,嚴肅地問了起來。

劉浩然點點頭道:“沒錯,我們公司的研究人員已經做了一個初步的測算,認為投資克拉運河是有利可圖的。馬六甲海峽近年來淤積嚴重,航道越來越淺,通航能力不斷下降。加上海盜橫行,海上還有輪渡、漁船等干擾通航程式,許多海運公司都對這條航道充滿怨念了。”

“在這種情況下開鑿克拉運河,必定能夠吸引到大量的船隻透過,僅通行費用一項,就足夠收回投資了。”

“可是,興華社能夠籌集到這麼多的款項嗎?”沈天問道,“整個運河的投資需要200億華元,你們如果要控股,起碼要籌集到100億以上,你們目前的流動資金,足夠嗎?”

劉浩然沉思了一會兒,才說著:“200億這個數字,不過是獅子大開口罷了。整條運河也就是100公里長,平均每公里2億華元的造價,這不是搶錢嗎?泰國的人工成本,並不比中國更高。”

“在中國,搞一個類似這樣的工程,一半的成本是用於徵地拆遷的。我和吉拉篷探討過了,他表示徵地拆遷的問題可以由泰國政府來解決,運河修成之後,沿岸的土地都會大幅度升值,對於當地百姓也是有好處的,所以徵地的難度不會太大。”

“這樣一來,我們估計,整個專案的投資完全可以控制在100億華元之內。我們在國內籌集60億左右,泰國政府透過財政以及國際融資,解決40億左右,完成這條運河不在話下。”

沈天驚歎道:“這60億,你打算怎麼籌措?60億華元。可不是六十元!哪家銀行可能給你這麼多的貸款?”

“我們可以從民間集資啊。”劉浩然想了想,才說道,“這兩天,我已經打電話和國內的一些企業家朋友聊過了,他們都對這個專案表示有興趣。王明臺這個人你聽說過吧?他一個人就表示願意拿出10億人民幣來。還說這不過是小意思而已。”

王明臺從做小生意起家,發展到去新俄羅斯聯邦倒騰軍火,這些年財富不斷積累,身家已經高達百億了,在國內也是鼎鼎大名的成功人士,沈天自然是聽說過他的。

不但聽說過,沈天還知道王明臺起家的第一桶金是劉浩然幫他掘出來的。所以王明臺與劉浩然的私交一直都非常好,而且也一直都非常信賴劉浩然的商業眼光。

劉浩然看好的事情,拉王明臺入股,王明臺肯定是不會拒絕的。

“他都被你說動了,估計其他的肥羊。你也得宰一刀吧?”沈天笑著問道。他的夫人現在是興華社旗下某家大型企業的大股東,劉浩然如果要從自己的子公司裡籌資,沈天他妻子肯定也會知情,不過沈天還顧不上去問這件事。…,

說到這個,劉浩然心情也很是輕鬆:“興華社裡面,不少人也對這事有些興趣。他們也希望實現業務的多元化,以規避單一市場上的風險。”

“不過具體的出資額度,還要等我回國之後再商議。除了社裡面的成員之外。我還打算向社會開放募資,現在民間的閒散資本不少,都找不到投資渠道。克拉運河這個,有泰國政府提供擔保,算是比較好的專案。”

沈天問著:“浩然,我怎麼覺得。你這是非法集資啊?你知不知道,非法集資100個億。該判多少年了?”

劉浩然卻滿不在乎:“非法與合法,其中的區別不就是一個政府的授權問題嗎?這麼大的事情,政府不可能不支援吧?我回國之後就打算去找經略委的人聊一聊,弄個合法的牌照。”

“浩然,如果我是你,就不會去找經略委的人了。”

“為什麼?”劉浩然一臉奇怪地看著沈天。

“我建議你回國之後就低調處理,在東莞踏踏實實地呆著。我敢保證,2個星期之內,政府方面肯定會派人飛到東莞去求你出山來辦這件事了。到那時候,你隨便開個什麼價錢,經略委那邊也得答應啊。”沈天呵呵笑著揭開了謎底。

“哈哈,原來如此。”劉浩然會心地笑了起來。

沈天這話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在克拉運河這件事情上,華聯政府的種種表態不過是做給國際輿論看的。

在實際上,華聯政府也希望透過開鑿克拉運河破解馬六甲的困局。

泰國在克拉運河專案中是最大的受益者,國家、、華聯政府把這樣大的一個蛋糕送給泰國,泰國不可能不投桃報李,做出一些善意的表示。

中泰兩國是鄰國,泰國又是東南亞的區域性大國,華聯政府能夠從這種合作中獲得的益處,絕不是一條運河的造價能夠相比的。

出於國際政治的考慮,作為國家級政權的華夏聯邦政府不便直接插手克拉運河的專案,現在有劉浩然來出面,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正如沈天所說,劉浩然在這個時候應當是守株待兔,等著政府求到頭上來的時候,開個什麼價錢,政府不也得答應嗎?

“這麼說來,咱們這一趟到新加坡,算是大功告成了,是不是可以啟程回國了?”劉浩然問道。

沈天道:“只能說你是大功告成了,我回去之後,寫檢查是躲不過去的。不管怎麼說,你的許多言論,實在是越界了。”

“沈天,真不好意思,連累你了。”劉浩然連忙表示歉意,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有些隨性了。

沈天搖搖頭:“你現在說連累,是不是太晚了?你說那些過激言論的時候,怎麼不想著連累我的事情呢?不過,說句實話。你說的那些話,我個人也很歡喜呢。”

扔下一片哀嘆聲的新加坡,劉浩然和沈天登上了回國的飛機。

為了避免在機場被新加坡人認出來,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劉浩然不得不戴上了墨鏡。一直到上了飛機才摘掉,這讓沈天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

劉浩然想,也許未來10年之內,他都不能再去新加坡了,沒準新加坡使館直接就對他拒籤了。

回到國內之後。沈天婉拒了劉浩然叫他去潯陽玩幾天的邀請,急著回南京述職去了。至於他回去之後是否真的要做檢討,劉浩然就不得而知了。…,

此次劉浩然和沈天的新加坡之行,原本只是去蒐集一些資料,結果因為劉浩然的口出狂言而鬧出一場軒然大波。

新加坡股市狂跌了一個星期,然後就趴在那裡萎靡不振,一直恢復不起來。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

據沈天說,高層對於這一次他們在新加坡鬧出來的風波,總體上是持讚賞態度的,畢竟新加坡一貫的對華強硬態度已經讓華聯政府感到厭惡了。

此外,能夠以民間的名義插手克拉運河。讓中國多一個前出印度洋的選擇,對於國家來說也是有戰略意義的。

泰國從克拉運河中獲益最多,為了促成中國政府對該項目的支援,泰國方面向中國作出了大量的承諾,這些自然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劉浩然獨自回了東莞,照著沈天的指點。他沒有主動去找經略委談關於克拉運河籌資的問題,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他相信,泰國方面。以及海軍方面,都會到計經略委去活動的,比他更著急的人還有的是,誰耐得住性子,誰就能夠獲得最有利的談判條件。

劉浩然其實也早該在東莞靜下心來呆一陣子了,儘管興華社的工地遍佈世界各地、子公司也在國內國外開了好幾十個。但東莞這邊仍然是最重要的大本營。

在過去兩三年裡,這裡又鋪開了好幾個新攤子。

最受劉浩然關注的。自然是華揚微電子公司的建設。從古文會內部採購的裝置已經安裝除錯完畢,老一輩電子工程師們帶著一幫平均年齡28歲的少壯派,正在夜以繼日地設計生產第一批工控晶片。

這批晶片從技術上說,只相當於萬河電子之類的國際晶片巨頭在5年前的水平,但畢竟是華揚重工集團的第一批產品。

劉浩然有充分的自信,以集團的實力,只要實現了零的突破,再要趕超世界一流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漢陽汽車公司也已經竣工,試生產的第一批汽車即將下線。這家汽車公司的技術團隊是由劉浩然的小舅子從某大型國企的設計處帶出來的,也都是一幫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據他們自己說,這家國企成天只醉心於賺錢,根本不關心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研發。

在忍無可忍之下,這幫人便在某人的帶領下集體“叛逃”了,華揚重工張開雙臂接受了他們,授予他們全權設計自主品牌汽車的權力。

這些早就憋壞的年輕人得到這樣一個廣闊的舞臺,豈能不玩命,一年時間不到,就拿出了全套設計圖紙。

除了發動機、變速箱暫時還需要外購之外,其他的一律能夠自己解決。不過,劉浩然的小舅子也拍著胸脯向劉浩然這個做姐夫的保證過了,兩年之內,絕對解決發動機、變速箱這兩大難題。

華揚重工集團本身就是搞裝備製造的,汽車生產的全套設備幾乎都能夠提供。武漢市政府在這個專案上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援,要人給人,要地給地。

所以幾乎就在新汽車設計完成的同時,一條堪稱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汽車生產線也已經落成了。

華揚化工設備公司的業務也越做越大,除了傳統的化肥和石油化工之外,還涉及到醫藥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等領域。

尤其是像煤炭液化之類的裝置,一套就是好幾十億的產值,絕對是暴利。

像這樣的裝置,也不是哪家企業想做就能夠做出來的,光是幾個耐高壓的鍛件,國內就沒有幾家能夠做得出來的,這需要在大型水壓機下面才能加工出來,這種裝備上的壁壘,讓無數的競爭者望而卻步。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實力,劉浩然才有底氣說服伊忠明,讓他在新加坡的問題上站在自己這邊。

劉家父子在各家分公司來回轉悠,聽著各公司的高管向自己介紹當年的經營情況、技術革新的情況等等,心情就像一個看著豐收的莊稼地的老農民一樣。

這都是他打下來的江山,如今已經規模十分宏大了。

劉浩然在東莞等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等來了政府經略委派來的專員朱安,他是專程前來和劉浩然商量克拉運河的事情的。

朱安拖了兩個多月才來,倒也不是為了和劉浩然比耐心,而是因為這樣一件大事,有許多細節需要落實,有一些還是比較敏感的政策問題,需要反覆開會討論決定。

如今,華聯政府對於克拉運河專案的總體思路已經明確,朱安便北派到東莞來見劉浩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