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修真小說 > 晚明逆轉未來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皇家師範學院全文閱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皇家師範學院

自從“坑儒”事件之後,整整一年朱由校也沒做出什麼“出格”舉動。

在大明百姓看來,朱由校彷彿忘卻了承天門事件,一心撲在學院上面。

經過一年的建設,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外,大明其它省份或多或少都有幾所《大明皇家中小學院》,像北直隸、南直隸、山西、山東、河南、遼寧、湖廣七省至少都有二十所。

但是成立了這麼多書院,許多課程都是處於無師狀態,眾多孩童都是拿著發下來的課本獨自學習。

對此朱由校曾張貼皇榜:《科技學院》面向大明廣招五千名學員,只要你沒有“汙點”,能識字即可進入書院學習,學期為一年,一年後成績突出者可繼續深造,其餘學員將分配至各大中小書院擔任教師,學習期間衣食住行等學習用具全部免除。

自皇榜張貼一個半月後,趕來的讀書人只有四千餘人,剔除掉一些有“汙點”之人,剩下還不到三千,而這三千人有兩千屬於窮苦百姓的子弟,他們或多或少上過幾年私塾,最後家境實在是負擔不起,最後不得不輟學回家種地。

但是在輟學之後,心中那份求知慾並沒有絲毫減弱反而越來越強烈,如今皇上給出這種優待條件,豈不是為我等窮苦百姓子弟量身定製?

朱由校原本以為大明讀書人能為此爭破腦袋,可沒想到連五千人都湊不齊,像有功名的讀書人只有寥寥數人。

朱由校拿著手上的奏摺,笑道:“黃宗羲、方以智、李巖……你們怎麼看待此事?”

方以智瞟了眼朱由校,大明儒生不願做皇上你的臣子,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就連學生當初聽說皇上你屠了二十三萬的儒生,要不是黃宗羲拉著,當時學生都差點憑著滿腔怒火衝出學院,為死去的儒生討個說法!

大明儒生已經心灰意冷,誰還願意為老朱家出力?就像皇上你老師孫承宗,還不是一樣致仕而去?

看著不說話的幾人,朱由校自言自語的說道:“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既不是老朱家也不是孔家更不是儒生,而是漢人的天下,百姓的天下。”

“朕之所以如此對待儒生、孔家,是因為其阻礙了大明前進道路。”

“華夏幾千年的變遷歷史,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如今的生活方式跟幾千年前相比較的話,你會發現存在著巨大差異。”

“火器、紙張、文字、生活器皿、戰爭方式、使用的武器等等,都一直在進步,而這些被儒家統統稱為奇淫巧技,可儒學兩千年下來改變了什麼?”

“在朕看來,儒學什麼都沒便,反而越來越向著畸形發展,所以朕才不得不對儒家舉起屠刀。”

“就像書院最近研究出來的,空氣的成分有氧氣、二氧化碳,這就是進步,而人生病除了內外原因外,還有外在原因,那些小東西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可以藉助儀器,只要我們一直研究下去總有一天會研究透這萬物的本源,以此來造福大明百姓。”

幾人皺著眉頭,努力思索著皇上的話語。

良久,黃宗羲出聲道:“皇上以為萬物的本源是什麼。”

朱由校嘴角猛地抽動幾下,你就不能問點簡單的問題,搞得這麼深奧,朕怎麼會知道?

朱由校聳了聳肩,道:“朕不知道,不過朕最近對動物有些研究。”

“比方說:矇住蝙蝠的眼睛,並不會妨礙蝙蝠自由飛行,這就讓朕好奇蝙蝠依靠什麼來辨別方向。”

“還有毒蛇為什麼能免疫自身的毒性,如果能研究出來,豈不是蛇毒能輕易解決掉?”

這皇上腦瓜子也不知怎麼長的,怎麼每天都在想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黃宗羲出聲道:“皇上所言極是,如今看來,生活中處處透露著神奇,以往天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沒人去深究,可裡面蘊藏著學問,才是真正的學問。”

朱由校聞言笑道:“朕也只是懂些皮毛,所以才會往學院裡面投入這麼多,只希望書院研究步伐能加快一些。”

李巖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在絕大多數儒生看來當今皇上殘暴無度,是古往今來第一暴君,可在書院人的心中,皇上是睿智的、有雄心、有魄力、能真正為百姓著想的君王。

雖然對異族有些殘暴,但是人無完人,有點瑕疵也正常。

李巖說道:“皇上,照此看來,今年參加科舉的人數,可能……”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無妨,大明現在還倒不了,這樣只是拖延了大明前進的腳步,等學院弟子出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幾人對視了一眼,天下讀書人都說嘴上都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可如今看來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除去衍聖公的爵位和逮捕問罪衍聖公一脈,跟這些有什麼關係?而且衍聖公一脈所犯下的罪行累累,而天下儒生(包括自己)都視而不見,還盡心盡力的為其掩蓋。

視大明法度為何物?視天下百姓為何物?在國家與孔府之間,有幾人選擇國家?

你們現在之所以能安穩的歸隱山林研究學問,靠的是大明軍隊震懾外族,靠的是大明法度約束不法分子。

還是皇上看的透徹,二千年下來“獨尊儒術”已經讓儒家朝著畸形發展,已經嚴重阻礙了大明前進的步伐。

這不得不讓自己想起去年科考時的一道歷史題目:十字軍東征。

其它學說在儒家面前都屬於異教徒,凡是不尊儒家,就是異端,就該被消滅。

方以智施禮道:“皇上,學生以為大明理當建立幾座教師書院,而科技學院應當著重培養科技人才。”

朱由校猛地一拍額頭,自嘲道:“朕真是糊塗了,忘記這一茬了,還多虧你提醒。”

方以智施禮道:“能為君分憂,也是學生的榮幸!”

朱由校一拍桌案,笑道:“先成立三座大明皇家師範學院,專門為大明書院培養老師。”

“皇上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