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修真小說 > 晚明逆轉未來 > 第三十三章 亭中敘話全文閱讀

第三十三章 亭中敘話

朱由校撇了撇嘴,你一個小破孩,國家大事哪能用得到你來操心?

看著痛哭的朱由檢,朱由校心情頓時舒暢起來。

周氏看著蜷縮在地上痛哭的丈夫心如交割,掙脫姚清清的雙手。

扶起朱由檢,看著朱由檢嘴角溢位鮮血,哭的更加傷心。

看著哭哭啼啼的幾人,朱由校一陣煩操。喝道:“都不要哭了,都給朕閉嘴。”

說完用眼睛瞪著朱由檢,繼續道:“你說你一個小破孩知道什麼是國家大事?不好好學習,瞎摻和什麼?”

朱由檢雙目圓睜,惡狠狠的瞪著朱由校,雖然你肉體上打敗了我,但是我還是不服氣。

好嘛,還不服氣,後世你可是為了銀子拉下臉去要,可誰給你面子了?

朱由校勾了勾手指頭,道:“在朕看來你就是一個傻子。”

“還別不承認,你說說你,文治武功不行、經濟更是一竅不通、科技技術就不要說了。”

朱由檢滿臉鄙視的看著朱由校。

“你那是什麼表情?難道朕說錯了嗎?”

“別一副不服氣的樣子,朕今天要讓你心服口服。”

這時張羽小跑進來,:“萬歲爺,孫閣老求見,只是今天孫閣老有點不一樣。”

啥?這孫承宗怎麼也跑來湊熱鬧了?

朱由校滿臉疑問說道:“傳,張羽去朕的書房把那本朕最近寫的那些紙張拿來。”

張羽領命道:“奴婢遵旨。”

沒過多久孫承宗就來到御花園的亭子裡,盯著大大的熊貓眼恭敬的對著眾人一一施禮道。

發生什麼事了?皇后、信王、和信王妃明顯剛剛哭過,而信王衣服上很明顯能看到幾個大大的腳印。

貌似自己來的不是時候,還是趕緊認錯完遠離這是非之地。

孫承宗作揖道:“皇上,老臣有罪。”說完就要跪下。

朱由校單手拖住,說道:“老師這是何必,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明白即可。”

“多謝皇上,那老臣告退。”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孫承宗趕緊告退,離開這是非之地,好回去補個覺。

“不急,坐下來聽聽。”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接過張羽送來的幾頁紙,瞪著朱由檢罵道:“自己看看,別像個白痴樣被人當槍使,還不自知,反以為榮。”

孫承宗坐在石凳上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兩兄弟吵架,皇上把我留在這是幾個意思?難道要老夫勸架?…

看著孫承宗這服樣子,朱由校沒好氣說道:“看完給孫閣老看看。”

朱由檢接過朱由校遞來的密密麻麻寫滿東西紙張,端坐在石凳上,開始看了起來。

永樂四年:天下戶口968萬,人口5152萬。

……

弘治元年:天下戶口911萬,人口5020萬。

……

天啟元年:天下戶口983萬,人口5165萬。

朱由檢把這張看完的紙張遞給孫承宗,茫然看著朱由校,心裡滿是疑問,這沒問題啊?

朱由校努了努嘴道:“先看完再說話。”

朱由檢也只好壓住心中的疑問繼續看下一張。

大明曆朝宗室俸祿報表:

洪武年間5人,俸祿...

永樂年間,增至127人,俸祿...

……

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俸祿...

萬曆二年增至30012人,俸祿978萬石。

萬曆七年15031人,俸祿...

萬曆三十二年又增至8萬多人,俸祿...

萬曆三十三年翻了一倍達到15萬7千多人,俸祿...

萬曆四十年60多萬人,俸祿2萬多石。

天啟七年80多萬人,朕拿什麼來養活宗室人口?

……

朱由檢額頭冷汗直流,要不要這麼恐怖?這宗室人口怎麼這麼多?萬曆七年之後這遞增的速度也太恐怖了吧,要不要這麼能生?

朱由檢開始期待剩下幾張紙上的內容,隨手遞給眼巴巴望著自己的孫承宗。

孫承宗餓狼般奪過朱由檢遞來的紙張。

孫承宗可不是朱由檢般不諳世事,大明三百來載怎麼可能人口只比永樂四年增加了十三萬?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

第二張寫的到沒給孫承宗太大的驚訝,宗室問題一直就困擾著大明。

至於萬曆七年比萬曆二年宗室人口不升反降,這就是張居正的改革,清蔭的效果,此事自己也是知曉的。

至於後面爆發式增長,一個是張居正改革失敗,例外一個就是哦們老朱家太能生了。

如此看開皇上這是要對宗室開刀了?難道皇上要讓我提出來?

孫承宗打了個寒顫,後背都開始冒冷汗,實在是不敢在往下去想了。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朱由檢和孫承宗雙雙看完剩下三張紙上的內容。

兩人彷彿從水中撈出來一樣,孫承宗抹了抹額頭的冷汗,皇上這是要官紳一體納稅,加收商稅,收礦稅,清理宗室,開海禁……

這哪個放出去不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孫承宗心裡發苦,自己怎麼趕上這事了?

朱由檢抿著嘴唇,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可如今看來,大明似乎……

朱由校一直冷靜的等著兩人看完,說道:“其他人都退出去,誰敢偷聽,殺……”說完用眼神示意張嫣。

等其他人退出去,亭子裡只剩下朱由校、朱由檢、孫承宗三人,朱由校說道:

“信王可知諾大個大明,哪個地方不需要花錢?如今已是入不敷出,等到哪一天朕連一兩銀子都拿不出來,朕該怎麼辦?大明江山怎麼辦。”

朱由檢低著頭跪在地上,道:“皇兄,臣弟錯了,臣不該聽信讒言。”

朱由校笑了笑又搖了搖頭,道:“其實裡面很多問題大明官員都懂,就你被矇在鼓裡,而你卻自以為是。”

“知道為什麼縱觀大明只有寥寥幾人提出過其中某些問題嗎?因為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可明白?”

“明白,為了朱家江山,我敢。”朱由檢握緊拳頭,目光滿是堅毅的盯著朱由校。

“朕相信你,如果今天不是你來質問朕,朕也不會今天拿出來讓你看。”

“牽一髮而動全身,大明此時可謂是千瘡百孔,稍有不慎就會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