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的這番話擲地有聲,群臣一下子愣住了。太子前些日子還言之鑿鑿,立誓絕不娶側妃。怎麼這麼兩天就改變心意了。如此最好,這才像是一國的儲君。眾臣又開始盤算著,如何能將自家女兒送入東宮的事了。
"仙師,請診太子之言回覆貴邦公主,明日迎她入朝。"水轅清了清嗓子正色說道。
"外臣遵命!"薛禮沒敢抬頭用眼角的餘光審視著水溶。古格太子生得一表人才,不同凡響,我的釵兒若配此良婿,此生無憾事矣。
中原風俗不同與塞外,得想法子補了她那破璧的身子,不過一晚而矣,這也算不得難事。薛禮倒退幾步,轉身退下。
水轅給秦啟遞了眼色,秦啟扯開著嗓子喊道:"有事早報,無事散朝。"
"臣等告退。"大臣們一方面揣測著太子爺的忽然轉變,一方面琢磨著是讓自家女兒攀附林黛玉?還是攀附月婉的長公主呢?他們的心思可一點也沒放在朝政上。
眾臣各懷心思地退下。
金殿之上只盛下,水溶父子及東、北兩位世子。
"溶兒,月婉的事,朕..."水轅離了龍椅,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不知如何向水溶解釋月婉的事。
"父皇,什麼也別說了,兒臣知道你要說什麼。兒臣將話放在這兒,這次的事若和平解決了,您也好,眾臣也好,誰也不能再讓我納側妃。"水溶神情嚴肅地說道。
"溶兒,你要清楚,此事非同小可,月婉不是咱們朝臣之女,而是外邦的公主,此事若處理不當,恐給兩朝百姓帶來無妄之災,依朕看玉兒那孩子不是容不得人的,不如,不如蛾皇、女英你都納了吧!"水轅可不敢拿黎民百姓開玩笑。
"父皇,一切待明日早朝後再說。"水溶冷也著臉,也不多做解釋。還有好些事要安排呢!他可沒空在這兒耗著。
"兒臣告退!"水溶不待父皇說話,帶著東青和北冥出了金殿直奔林府。
水轅看著兒子倔強的背影搖頭嘆氣,不知水氏皇朝未來將面臨的境遇是什麼?他回了寢宮,換下皇袍,命人擺駕養福宮。
太后剛剛送走了皇后,此時正在榻上歪著。上了年紀又連日操勞,身子確實疲乏得很。
"母後金安!"水轅近前請安無精打采的。
太后睜開眼睛坐正了身子,看著水轅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皇帝,出什麼事了?"太后的心也怦怦亂蹦。
"月婉公主提前抵京,兒子安排她住在城外行雲宮。原打算三日後溶兒和玉兒大婚後,再慢慢告訴溶兒,讓他接受了月婉公主。誰知方才月氏的送親使臣,當著群臣的面金殿請旨,希望月婉公主早日進宮完婚。"
"啊?溶兒,溶兒知道了嗎?"
水轅無力地點頭。
"這還了得,溶兒還不得鬧翻了天。"太后臉色變得慘白,她的寶貝孫子她比誰都瞭解。
水轅搖頭苦笑,"月婉公主的事他早就知道了。方才早朝,他還答應明日出城親迎月婉進城呢!"真正讓水轅擔心的太子突然的轉變,他總覺著溶兒在計劃著什麼。他絕不可能聽從朝廷的安排同時納了月婉和黛玉,只是溶兒要怎麼做呢? 水轅雖疼兒子,可他更愛他的江山百姓。
"溶兒親迎?"太后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那小子不但沒發火,居然揚言親自出城去接。他說得是真心話嗎?太后搖頭,不知他又生了什麼鬼主意了。
"母後,兒子擔心,溶兒一時衝動做出有礙兩朝友好的事來。要不,您勸勸玉兒,如果玉兒能勸溶兒納了月婉公主,溶兒應該不會拒絕有。"
"這,這..."太后十分為難,玉兒還沒大婚呢,就要她幫著溶兒納妃,這對玉兒來說是不是太殘忍了些。
"母後,認命吧!誰讓他是太子呢!"水轅苦笑,身為太子,古格的天下是他的,可他更是古格百姓的。他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唉!"太后也長嘆一聲,點頭默許。
不過今天是玉兒的好日子,讓他們小兩口再甜蜜一日。這事就能拖一時是一時吧!想到黛玉那雙水汪汪的眼睛,太后心裡針扎似的疼著。月婉公主提前入京,朝臣們必定會主張讓溶兒一起納兩妃,至於誰是嫡誰是偏,就得看她們各自的肚子了。玉兒打小沒娘,身子骨也失於調養,她能先於月婉公主生下子嗣嗎?太后心裡沒底。
水轅回到御書房,龍書案旁悶悶地坐著。溶兒啊,身為帝王有太多的身為由己,為了你和玉兒,父皇就違一次祖訓,管保讓玉兒先給你誕下子嗣。這後宮還是玉兒的天下,父皇能為你做得也只有這些了。
太后和皇上憂心忡忡,鳳藻宮的元春也是坐臥不寧。抱琴則是一臉難以名狀的驚喜。
"娘娘,還是先承報中宮吧!皇后娘娘必定會派太醫來確診的。"抱琴不明白,明明是盼了這些年,終於有喜了,自家娘娘怎麼還愁眉苦臉的。
"住口,這事萬萬不能傳揚出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