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才好。"黛玉心安,外祖母能看得開,隨遇而安也是一種福份。
"鳳丫頭要生了,只是瞧著氣色不好。"鴛鴦又說道。
"她也是太要強,不知道保養自己的身子。"黛玉嘆氣,鳳姐當家理事之時待人待己未免刻薄,不像是久享福壽之人。
"聽說二姐姐回京了,你們可見著了?"嫂嫂說二姐姐嫁給德格且回中原了。
"見著了,二姑娘可是脫胎換骨,再世為人了。"紫鵑讚道,便把迎春刀扎孫紹祖之事說了。
"二姐姐倒是悟了,善惡分明才好。"黛玉也替迎春高興。
"姑娘,可,可見著寶二爺了?"紫鵑向外瞟了一眼水溶壓低聲音問。
黛玉點頭,輕描淡寫只說寶玉尋根去了,妙玉隨行。
紫鵑、鴛鴦聽得不甚分明,二人心知黛玉不願多說,便也就此打住也不多問。
"你們可有薛寶釵的訊息?"黛玉沒忘寶玉的囑託。
"姑娘問她做什麼,何必管她。"紫鵑閃爍其詞不願明說。
"唉!"黛玉嘆氣,暫且不問吧!她的事怎麼也得回京之後,辦了南赤和紫鷺的事再說。
慕鳳顏的官員百姓眾星捧月般將水溶等人迎進城中花嫁館驛。
"花嫁?"黛玉看著匾上題字輕念。
"溶哥哥這字?"
"對,是母後題得,她要你在每個城鎮都當新嫁娘。"
"溶哥哥你們會把我寵壞的。"黛玉感動得鼻子一酸落下淚來。
"傻玉兒,不寵你寵誰啊!不但我把你捧在手心裡,皇祖母、父皇和母后都會寵你的,你可要習慣,別動不動就哭鼻子。"水溶點點黛玉的鼻尖。
大家一起用過飯,縣裡士紳求見。
水溶書房待客,紫鵑、鴛鴦陪黛玉房中小歇。
雲雀和紫鷺過來陪著說話。
"紫鵑,我看你們倒像一對親姐妹。"雲雀指著紫鷺說道,"不但名字就差一個字,連形容相貌都像。"
紫鷺一瞧卻有八九相像,問了年庚,巧得是二人八字相同,二人情意更覺比別人綿長,她二人緣分久長,後來做了兒女親家。
水溶會罷客,士紳們留下幾箱金銀做為太子妃新婚賀儀。
"溶哥哥,咱們怎麼能拿百姓的錢財呢?"黛玉看著那一箱箱金銀之物,蹙了眉頭嗔怪水溶。
"玉兒教訓得是,只是玉兒有所知,此方地處邊陲,朝廷難免有照顧不周之處。水利失修久矣,百姓們看天吃飯,為夫想把這些金銀用於興修水利,造福於民,你看可好。"
"妙極。"黛玉拍手稱好,又將哥哥所贈嫁妝添了一箱,挖渠引水造福鄉民。
百姓無不交口稱讚,"太子妃心懷天下,定是菩薩轉世。"
水溶和黛玉離開此城之時,全城百姓扶老攜幼傾城相送。
此後,黛玉所到之城,皆是太后新賜城名,諸如迎鳳鎮,棲鳳嶺,拜鳳彎等等,每城必飾花嫁別館,皆是皇后娘娘親筆手書。
各城士紳皆奉金銀,水溶和黛玉依照慕鳳顏之例,勘察各城縣所缺。黛玉拔嫁妝之銀合民間之資,所到之處,築堤壩、打泉井、開梯田、建醫館、修私塾...一路之上百姓無不受黛玉之賜福。
百姓們感恩戴德,爭相傳揚黛玉美名。黛玉人還沒進京,賢妃之名已是流芳千里。
水轅看著各地送上奏摺,龍顏大喜。金殿之上,大贊林氏黛玉,朝臣也知黛玉所為,無不由衷敬佩。那些曾打著主意, 欲 讓自己女兒進東宮爭一席之地的大臣,更是無地自容。林家女兒不僅花容月貌,又有濟世蒼生之德,自家女兒拿什麼跟人家比呢?
太后和皇后每日聽著自勤政殿得來的訊息,婆媳二人做夢都能笑出聲來。
太后和皇后已搶先一步將黛玉這一路做了周密的安排。害得水轅冥思苦想,他這個做父皇得也要為玉兒做點什麼才好?做什麼好呢?水轅背著手在御書房踱了一下午步。秦啟的頭跟著萬歲爺的身子轉來轉去,轉得他叫頭暈啊!
"有了!"水轅興奮地一拍有腦門。
秦啟倒嚇了一跳,"萬歲爺,什麼有了?"
"秦啟,研墨侍候。"
"是!"
水轅棄硃筆,提起狼毫,鋪開宣紙洋洋灑灑下筆千言,寫完之後刷下兩道聖旨。
"秦啟,這道旨意交給北冥,讓他悄悄傳給太子。"
"萬歲爺,北世子..."秦啟有些為難。
"哦,是了,那小子以給太子辦差為由久不上朝了。罷了,你派個妥當人傳旨給太子。"
"是!"秦啟應下。
"這道旨意嗎?須你親自督辦,且記趕在玉兒抵達之前完工。"
"奉旨。"秦啟急急忙忙去了。
水溶接到父皇密旨,左右開攻就抽了自己兩個嘴巴。怎麼這麼重要的事,他沒想呢?還是父皇心細,玉兒一定會欣喜若狂的。
"溶哥哥,咱們為何改路線了?"黛玉不解地問。
"哦!南方水患,父皇讓咱們順路視察。"水溶輕描淡寫一語而過。
黛玉嗜睡,靠在水溶身上睡著了。趕路的大部分時間裡,黛玉都是睡著的。
水溶摸著黛玉小臉,心裡又是心疼又是感激,原是想讓她日日做新嫁娘,享受喜悅和幸福。不想這一道竟讓她為民解難了。
這日,黛玉一覺睡得綿長,醒來時已是日落時分。
"到哪了?"黛玉揉揉眼睛,拔開窗簾。"啊?!"霎時,黛玉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