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府誥命依品階高低自內而外坐席,紫鵑和雪雁指揮小太監們奉茶添菜。
到得了黛玉跟前的,沒得巴結奉承的,就拼了命地誇黛玉手下的四個大丫頭。
"到底是太子妃會調教人,一個個都跟水蔥似的。"席間誥命們低聲議論著。
黛玉在首席,冷眼打量道賀之人以。 她在賈府多年同,學得最多的就是識人的本事。這些人一舉手一抬足,黛玉便將其心思看了個八九不離十。
太后和皇后有意歷練黛玉,婆媳二人坐鎮養福宮喝茶。
"皇后,過了今日你的耳根子怕是難得消停了。"太后略微皺眉有些擔心地說道。
皇后笑笑,"母後,玉兒一胎雙子,還敢有人覬覦東宮不成?"
"人最難逾越的就是個貪心。若是玉兒無所出,大臣們會以子嗣為由力諫太子納妃。玉兒身懷麟兒,他們會以太子妃不便侍候太子為由,往東宮裡送人。這是咱們娘們都經歷過的事。呵,溶兒怕不會讓玉兒受這份委屈。"太后心情極為複雜,當日她和先皇也是恩愛有佳,初入宮門無所出,群臣立逼著先皇納了妃,待懷上皇上,群臣又有一番說辭。
"母後不必擔心,此次溶兒設計除了月氏這個百年大患,他在朝中的威望已經不可小覷,兒臣料想沒人敢觸他的眉頭。"
"嗯!"太后點點頭,"沈嬤嬤你到東宮瞧瞧,太子妃初次駕馭這麼大的場面,鴛鴦他們幾個也沒經過事,你過去提點著些。"太后到底不放心,打發心腹沈嬤嬤往東宮助陣。
"還是母后想得周全。"皇后見沈嬤嬤去了,一顆懸著的心放回了肚裡。
黛玉沉穩有度,措詞嚴謹落落大方,眾人無不心悅誠服。
沈嬤嬤冷眼觀察鴛鴦,這丫頭倒有幾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太子妃身邊有她,更是如虎添冀。
"鴛鴦姐姐,嬤嬤叫您。"沈嬤嬤的小宮女悄悄叫鴛鴦。
鴛鴦往角落裡瞧,正對上沈嬤嬤的笑臉。鴛鴦急忙近前請安,沈嬤嬤拉著鴛鴦的手細細囑咐,鴛鴦頻頻點頭。
"嬤嬤只管放心,鴛鴦會當心的。"鴛鴦和沈嬤嬤也頗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好孩子。"沈嬤嬤終日不苟言笑,唯獨對鴛鴦時時都是笑臉相迎。
沈嬤嬤說要回養福宮給太后覆命,鴛鴦攜著一直送到寢宮門口。
史侯夫人今日心懷鬼胎地進宮朝賀,她座位被安排在偏殿。她一直伸頭探腦東張西望,心想見不著太子妃的面,能見到鴛鴦或紫鵑也行啊!正想著機會來了,鴛鴦和沈嬤嬤相攜向門口走來。她瞧著鴛鴦眼睛頓時一亮,往日只覺著這丫頭生得不醜,今天瞧著卻是光彩照人。
史侯夫人盯著鴛鴦打她身邊過去,她也不動聲色地離位,假裝與別喝座的人說笑,悄悄尾隨著鴛鴦。待鴛鴦回轉身來,她假著嗓子故意咳嗽了兩聲。
"鴛鴦姑娘好。"她攔在鴛鴦面前,彎腰納福。
"這位夫人無需多禮。"鴛鴦客客氣氣地用手虛扶。
史侯夫人抬起那張塗了幾兩官粉的胖臉,小眼睛眯成一條縫,只要一眨眼睛就要粉渣掉落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