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
這是原本舊姜國的一座邊境之城,如今已被秦國佔據。
這裡駐紮著大量的軍隊。
有秦軍,也有舊姜國的**。
不過這裡的**早就已經投降於秦軍。
在戰爭之初,就是因為青城的將領叛變,大秦軍才能長軍直入,輕易的踏入姜國領土。
青城乃是一座要塞,原本有著二十五姜國大軍駐紮著。
要想攻破這座要塞,就算是強大的秦軍,沒有百萬大軍,根本難以攻打下來。
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守將叛變,降於秦,使得大秦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青城,開啟了姜國國門,大軍直入,短短數年之間,便將姜國覆滅掉。
一座金碧輝煌的府中,十幾位將領聚集在一起。
坐於主位上的魁梧男子道:"今天將大家召來,主要是陛下有份重要的旨意傳來。"
"何旨意大將軍?"有將領問道。
"兵發青河縣。"魁梧男子略顯沉重般道。
"什麼?"有將領驚訝道:"為何要這樣做?那可是最後的......"
"大將軍青河縣乃是仙人的地盤,我們去攻打,不就是找死嗎?"
"對啊大將軍!"
......
"肅靜。"看著議論紛紛的部下,魁梧男子威嚴道:"這是始皇帝陛下的旨意,無人能改。"
稍後,他接著說道:"我們的大皇子殿下已經拜入崑崙仙門,被一位長老收為親傳徒弟,小小的青河派已經不足為患,大皇子殿下已經叫了一位師兄來為了我們壓陣,有崑崙仙門的仙人在,小小的青河派還翻不起什麼大浪來,我們只管想好怎樣打敗這姜國最後的殘存勢力。"
"哈哈,姜國最後的殘軍敗將,不足為患,只要我大秦鐵騎大軍壓境,他還不乖乖下跪投降。"一位將領哈哈大笑,眼神不屑地看了看一直在旁邊保持沉默的一位將領,說道:"末將願為先鋒,領十萬大軍,踏平青河縣。"
魁梧男子揮揮手,說道:"不行,王爺有令,命令**將軍,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青河縣,這個首功是要給**將軍的。"
一直沉默的**,聽到這話,面部抽搐了一下,站了起來,對魁梧男子躬身,說道:"多謝王爺恩典,末將領命。"
"**將軍,王爺他可是非常看好你的,你可不要讓王爺失望啊!"
"末將定然不會讓始皇帝陛下和王爺失望的。"
"嗯!好!你下去召集整理軍隊吧!三天後,兵發青河縣。"
"末將告退。"
**走後,一位將領起來說道:"大將軍,為何攻伐青河縣的首功要給那個降軍**?"
"非我族,其心必異,那**雖然投降於我大秦,但終究不是我大秦之人,此人統領著二十五萬降軍,礙於當初始皇帝陛下給予他的承諾,一直沒能削掉他的兵權,如今攻打青河縣,正是一個削弱他兵力的絕好機會。"
"大將軍那青河縣都只是一些殘軍敗將,**那二十萬精兵,雖然比不上我大秦鐵騎,但是對付一群殘軍敗將,還不是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
魁梧男子搖搖頭道:"當初被青河縣掌門收為親傳弟子的姜國太子和二皇子下山了,他們動用了青河派仙人的力量,為青河縣打造了一座比青城還要堅固的要塞,可以容納百萬人口生存的大成都市,而且這兩位姜國皇子還招兵買馬,擴充套件兵力,如今的青河縣,總兵力大概十萬,憑藉著**這二十萬兵力,想要不費吹灰之力攻下青河縣,根本不可能,這一戰,他**必敗無疑。"
"既然**必敗,那大將軍我們大秦鐵騎何時出發?"一位將領問道。
魁梧男子威武道:"半個月後,我將親自率領二十萬鐵騎、三十萬神弩兵,五十萬大軍圍攻青河縣,大秦必勝,始皇帝萬歲。"
"大秦必勝,始皇帝萬歲。"
"大秦必勝,始皇帝萬歲。"
"大秦必勝,始皇帝萬歲。"
"大秦必勝,始皇帝萬歲。"
......
**回到軍營中,立馬召來二十五位部下。
坐在大廳裡,**的臉陰沉的可怕。
這一刻終於來了。
那位始皇帝終於要對他下手了。
青河縣的那些情況,他當然清楚。
作為一名曾經的姜國將領,他比誰都要關心青河縣的情況,特別是有關於姜勝利和葉玄兩人的情況。
作為姜國曾經的將領,他當然清楚,當初陛下的兩位年幼的皇子,被青河派的青雲真人收為的真傳弟子,送去了青山上修煉。
自從投降以來,他一直都在害怕,害怕有一天,兩位修煉有成的皇子會來為父報仇,來殺掉他。
他最不願意面對的就是這兩位不曾謀面的兩位皇子。
如今大秦要他作為先鋒來攻打青河縣,面對那兩位皇子的十萬大軍,駐紮在已經建成為要塞的青河縣,二十萬大軍,根本不可能攻破,這是要他去打光這二十萬大軍。
至於留下來的五萬大軍,可以說,是作為人質留下來的,是用來約束防止他帶著二十萬大軍逃跑的。
沒有了大軍,他一個降軍,有何能力在大秦之中生存?唯有大軍在手,他才有資格跟始皇帝談要求。
當初他之所以投降,不僅僅是因為大秦秘密地控制住了他所有的親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想要憑藉著二十五大軍來封王,成為異性王。
可惜,大秦鐵騎實在是太厲害了,簡直是戰無不勝,配合起神弩兵種,所有的要塞高牆,都擋不住,大秦國的攻伐。
以至於他,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找到一塊合適的地盤,裂土封王。
一直有大秦國大軍跟在他的身邊,制衡著他的行動。
如今,大秦經過七年的消化,姜國已經被他消化掉大部分,再也不需要他**這二十五萬大軍的存在了。
讓他來作為先鋒攻伐青河縣,這是軍令,他不能不接受,否則就是抗命,按照大秦國的律法,違抗軍令,是要就地問斬的。
他不能犯下一丁點的錯誤,所以就算心裡不爽,他也不能在外人面前有半點不爽之意表現出來。
大廳裡,**陰著臉,看著自己這二十五位部下。
這些都是他的親信,每一位都是萬長夫,統領著一萬大軍。
"各位,我們生死存亡之際來臨了,今天我們將要做出一個艱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