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玄幻小說 > 一篇古早狗血虐文 > 85、莊生曉夢迷蝴蝶(三十)全文閱讀

85、莊生曉夢迷蝴蝶(三十)

往日巍峨肅穆的蜀山山門前, 此刻瘡痍累累,頹垣斷壁,狼藉不堪。

一輪斜陽西墜, 照著山門染血。

附著在山門前的劍氣尚未消散,不少蜀山弟子俱都緘默不言地清掃著山門前的亂石與血跡。

就在這時, 又一道身影追了出去。

蘇甜甜櫻唇幾乎咬得快滴血, 不顧其他蜀山弟子的阻攔, 循著劍氣的方向,一路追了上去。

為了“喚回”常清靜,她並未同其他鳳陵弟子離開,卻沒想到,等來的竟然又是常清靜走火入魔的訊息。

而這一次, 他竟然殺了蜀山掌教張浩清,他的師尊。

此時此刻, 蘇甜甜心亂如麻,心中又急又愧。

思及當初斂之是為她入魔,今日之變故,與她脫不了干係, 便又羞愧得幾乎抬不起頭來。

或許, 她不該這樣貿貿然上蜀山的。

蘇甜甜心中煎熬,急得汗如雨下。

若非她貿然上蜀山, 又怎會勾動小牛鼻子的魔念,害得小牛鼻子一時想不開, 又重蹈覆轍?

然而, 蜀山派人追出,都未能找到常清靜。

更遑論她一人。

宛如無頭蒼蠅一般在山上轉悠了三天,蘇甜甜就算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認, 單憑她一人之力,是找不到常清靜的。

蘇甜甜站定了,兩眼迷惘地看著眼前這寂寂的寒山。

過了好一會兒,她這才眼睛一亮,心臟又重新砰砰直跳。

對啊!她、她能去找濺雪!請濺雪幫忙!!

桃桃和謝濺雪在洞庭城待了沒多久,便迎來了三月三上巳節,

洞庭湖畔的酒樓內,早在三天前就被人包了場。

此刻,酒樓內匯聚著不少儒修門生。

這些儒修門生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而來——洞庭學典。

桃桃撐著下巴,喝了口茶,好奇地聽著謝濺雪溫文爾雅地替她介紹著這次學會的種種,眼裡好像落了點兒遠處洞庭湖的波光。

“這次學典的主講人是宋淏。”

桃桃興致勃勃地舉起手:“這我知道!”

她們太初學會,並不屬於哪個宗門,但硬要說,應該屬於儒修。宋淏作為當世著名的大儒桃桃雖然沒見過,但也聽聞過這位大儒的傳奇。

這位大儒年少成名,以儒入道,在天下儒修中享有極高的聲望,儒家講求出世,宋淏也不例外,曾經受凡人界皇帝的邀請,入朝為官。

入朝為官的這幾年,宋淏不受重用,又受朝中黨爭排擠,乾脆辭官回到老家洞庭湖,著書立說。

儒家俗話說得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自古以來就是儒修們的奮鬥目標。

宋淏辭官回鄉之後,繼承孔孟之道統,著述甚豐,將儒學拓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天下人稱之為“宋學”。

這回洞庭學典尚未開辦,聽說宋淏會在這兒宴請賓客,不少讀書人,不惜從天南海北而來,就是為了能一見這位當世大儒的真面目。

而現在,通往二樓的樓梯口卻被一面垂下來的白色帛布所遮擋。

帛布前聚集著浩浩蕩蕩的青衫學子們,皺著眉看著帛布上所書的內容百思不得其解。

這面帛布就是宋淏給這些讀書人出的試題。

宋淏本人就在二樓,誰要是能答上來,誰就能上二樓親自拜見這位c儒。

能與當今的儒學宗師宋淏,把酒言歡,共賞洞庭湖光的誘惑力是巨大的。

然而自從書童把這面帛布掛出來到現在已過了約莫半個時辰,樓梯口前還是擁擠著這麼多人,竟然無一人回答出的。

桃桃剛看到那帛布的第一眼,就被震住了,呆了半秒。

“怎麼?”謝濺雪好奇地側目問,“桃子你有思路?”

桃桃支支吾吾地漲紅了臉,不好說會,也不好說不會。

她沒想到的是,這面帛布上掛著的竟然是道幾何題!!

說是幾何題倒也不準確,準確地說是有兩道題。

一道屬文,一道屬數。

屬文的那道,寧桃看了一眼就放棄了,她語文其實學得不錯,但論古文釋義遠遠不如這些儒修,她甚至都沒看懂這道文題是什麼意思。

而這道幾何題她卻看懂了。

這道題其實就是高中數學的水準,並不算難,但對於這些儒修來說的確有些不大友好了。

謝濺雪倒是很好奇,這個問題要解釋起來比較麻煩,桃桃招招手,問過路的跑堂要了一副紙筆,正冥思苦想著要怎麼講解的比較通俗易懂的時候——

身後突然響起了個熟悉的,有些清糯的嗓音。

“濺雪?”

這道嗓音又輕又軟,像是被春風託著,輕輕吹落。

倏忽間,桃桃頓住了,渾身上下不由一個哆嗦。

這道聲音她簡直太熟悉不過了,簡直做夢也不會忘記,在她認識的所有人中只有一個人的聲音是這樣的,也只有一個人會這麼稱呼謝濺雪,這道聲音是蘇甜甜。

由於寧桃是背對著她的,蘇甜甜只能看到謝濺雪的正臉。

少女面色蒼白,杏子樣的大眼痴痴地盯緊了面前的青年,眼裡好像有淚水湧了出來:“濺雪,這麼多天,你去哪兒了?我終於找到你了。”

寧桃攥緊了手裡的毛筆,雖然僵硬,可是到底沒有失去震驚到失神。

其實,她早就料到了。

這個時候桃桃不由輕輕松了口氣,無比慶幸自己為了躲常清靜,整天戴著帷帽了。

故作鎮定地扭過半個身子,桃桃忍不住抬起眼看了一眼這暌違已久的故人。

目光相撞的剎那間,寧桃不由得又是一愣。

蘇甜甜變了。

不過短短數日未見,蘇甜甜她好像瘦了不少,下巴尖尖的,穿著件淡紫色的襦裙,左手的袖管看上去有些空空蕩蕩的,整個人好像不勝風力,要在下一秒就能被這春風吹倒。

她,憔悴了很多,少了之前的活潑與甜蜜,反而多了點兒哀怨。

謝濺雪好像也沒想到會在這兒碰上蘇甜甜,微睜大了眼,驚訝地問:“甜甜,你怎麼在這兒?”

看到謝濺雪的那一剎那,想到不知所蹤的常清靜,蘇甜甜委屈得差點兒哭了出來:“濺雪,我好想你。”

這麼多天,她一直沒睡好,總會夢到常清靜。夢到全是血,到處是血,眼前漫開一陣血紅,當初那個少年,站在屍山血海中,提著劍冷冷地看著她。

她不知道多少次從夢裡哭著喊著醒來。

小牛鼻子,斂之,對不起。

如今看到謝濺雪,蘇甜甜宛如看到了唯一的浮木,將全部的希望全都寄託在了他身上,急切地道:“斂之,我有話同你說。”

謝濺雪愣了愣,搖了搖頭,態度溫和中卻不失毋庸置疑的堅決:“甜甜,抱歉,我如今正有要事,有什麼事,等到回客棧再說罷。”

蘇甜甜心裡著急,眼淚滾滾而下:“濺雪——我——”

謝濺雪輕聲道:“甜甜。”

蘇甜甜喉嚨一時間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再也說不出話來。

訕訕地站在了原地。

蘇甜甜總覺得謝濺雪變了。

一想到這幾十年來謝濺雪的變化,蘇甜甜一時又是難受,一時又是發自內心的恐懼。

自從濺雪飲下那半碗心頭血之後,身體好了,他就變了。

從前的他溫溫和和一向沒什麼脾氣,而如今的他,雖然一樣溫和,卻總讓她有點兒害怕,明明還是在笑的,卻好像悠悠的,捉摸不透,什麼都沒放在心上,什麼都不在意。

“那……濺雪,”蘇甜甜惴惴不安,雙眼迷茫地看著他,“你是要做什麼?”

謝濺雪道:“拜見宋淏宋先生。”

宋淏?宋先生?

蘇甜甜覺得這名字有點兒耳熟,埋頭思索了許久,猛然抬起眼,眼裡爆發出灼灼的光芒。

她想起來了。

鳳陵仙家的長老一直很擔心她的狀態,這回宋淏在洞庭湖開設學典,便想叫她過去,希望她能拜入宋淏門下修習儒家這浩然正氣,修養身心。為此長老還特地親寫了一篇推薦信。

只是她到了蜀山,看到小牛鼻子之後,將這事全拋在了腦後。

想到這兒,蘇甜甜也自覺心虛,支支吾吾地有些說不上話來。但看著謝濺雪的目光中,情不自禁的又多了些甜蜜,方才的惴惴不安和失望一掃而空。

濺雪也在意她呢,還惦記著之前長老交代的事。難怪濺雪要等這事兒處理完了之後再同她說話,他對她的課業一向上心,見不得她這不學無術的樣子。

扭頭看了眼樓梯口前的帛布,和這被擋在帛布前浩浩蕩蕩的一眾儒生,蘇甜甜翹起紅唇,自信在握地笑起來:“濺雪,你等著!宋先生馬上就會下來見你我啦。”

她嗓音有些大了,很快便吸引了不少還在冥思苦想的其他儒生的目光。

就在這時,有幾個儒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不善地走上前來。

“這位姑娘,此地肅穆,請安靜。”

蘇甜甜羞愧地抿著唇角笑道,“抱歉,是我太過激動,冒犯諸位道友了。”

這些儒修看著蘇甜甜不由皺緊了眉,又看到謝濺雪身邊那打扮得像個花蝴蝶一樣的桃桃,眉頭便皺得更緊了,心裡已經湧出了幾分不喜。

這種場合,帶兩個打扮得花花綠綠,咋咋呼呼的女修算什麼樣子!

“閣下便是謝濺雪謝道友了吧?”這群儒生中,一個名叫邵康的

朝謝濺雪拱了拱手,彬彬有禮地問,又將目光落在了寧桃身上。

“這位是?”

謝濺雪道:“這位是薛芝桃薛姑娘。”

蘇甜甜好似想到了什麼,看了桃桃一眼,愣愣地“啊”了一聲。

“薛姑娘也是來拜見宋先生的?”邵康輕輕皺起了眉。

穿的花花綠綠也就算了,這好歹是來拜見宋先生的,竟然還遮頭蓋面。

和打扮得偏素淨的蘇甜甜相比,穿成這樣的桃桃確實顯得輕浮了點兒,也無怪乎這些讀書人心有不滿。

邵康道:“帛布上的這兩道題謝道友也看到了,我們幾人百思不得其解,蘇姑娘方才說有辦法請宋先生下來,可是已想出了點兒苗頭?不知這兩道題蘇姑娘有什麼高見?”

蘇甜甜眼裡浮起了點兒尷尬之色。

她從小不學無術,即便在鳳陵的安排下,學了不少東西,但那基本上是不過耳不進腦子裡的,這帛布上的題她看都看不懂,更何況解了?

以邵康為首的這些青年過來詢問桃桃和謝濺雪的意思,其實也是真心實意地想要一道兒討論。

謝濺雪搖了搖頭,臉不紅心不跳地苦笑了一聲:“並無頭緒。”

將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捺下,蘇甜甜信誓旦旦道:“我雖無頭緒,但我另有辦法面見宋先生!”

在這一眾儒修注目之下,蘇甜甜深吸了一口氣,理了理微亂的髮髻和衣衫,走到了帛布前,朝帛布前守著的小書童,綻放出一個自認為最無懈可擊的笑容。

“小弟弟,請問能不能幫我將這封信轉交給先生?”

小書童一怔,上下打量了蘇甜甜一眼。

蘇甜甜眉眼彎彎:“麻煩小弟弟你行個方便。”

小書童又看了她一眼,猶豫著接過了蘇甜甜手中的推薦信,轉身走上了樓。

看著蘇甜甜自信又樂觀的模樣,邵康心中驚疑不定地想。

難道這姑娘當真有辦法面見宋先生?

這小書童下來得很快。

蘇甜甜急切地迎上前:“怎麼樣?”

卻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小書童一個鄙夷又輕蔑的眼神。

“先生說了。”小書童眼裡掠過了一絲厭惡,又無奈礙於禮節,只得彬彬有禮地複述宋先生方才交代的話。

模仿著宋先生的語氣,小書童淡淡道:“我收學生只看天賦、學識、向學之心,不看人情。”

“心存僥倖,投機取巧之輩不是先生想要的學生,還請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這老頭兒性子高傲又倔,未曾把鳳陵仙家這些長老的面子放在心上。

蘇甜甜愣在原地,沒想到竟會是這麼一番答覆,一張臉漲得通紅。

至於邵康眾人也未曾想到所謂的“有辦法”,不過是塞“推薦信”,對其所作所為很是不齒。

那書童又抬起眼,環顧了一圈堂中眾儒生,冷淡地道:“先生說了,若再有下次,那他便誰都不見了。”

此話一出,牽扯到自身利益,原本還冷眼旁觀的眾儒生,紛紛急了。

察覺到眾人目光之不善,蘇甜甜手足無措,囁嚅著道:“抱、抱歉。”

這一幫青衣的少年儒修們眉頭紛紛擰成了個川字,冷眼移開視線,看也不看蘇甜甜一眼,自顧自地埋頭去解題,酒樓內宣紙與演算紙幾乎灑落了一地。

邵康張了張嘴,不甘心地盯著那帛布看了一眼。

誰能想到,本來是抱著拜見宋先生的心思來的,卻反倒被攔在了這第一關,這算數解不出來就算了,這文題竟然也答不出來個叫人滿意的答案。

有不少少年一閉眼,乾脆自暴自棄了,大筆一揮,隨便寫了點兒什麼交了上去。

自然得了個不予透過的答案。

看著這些少年們抓耳撓腮的模樣,寧桃內心也有點兒意動,趴在桌子上,咬著湖筆,開始奮力演算起來。

其實這個世界,或者說,中國古代的數學水準非常高。這幾年,都是太初學會的大家幫著輔導她算數。

這道題對於桃桃而言有些難度,但她好像隱隱在哪裡看到過,好像是在太初學會裡?

這有點兒像做試卷做到的最後一道大題,她能做出來,但是也要花上不少時間,尤其是這種幾何題,演算過程繁瑣,數字又多,最注重細心和耐心程度了。

但只要足夠耐心和細心,遲早會解出來正確的答案。

這姑娘在幹什麼?!

邵康一臉狐疑,驚愕地睜大了眼。

然而越看,少女下筆如飛,酣暢淋漓,全神貫注的模樣,心裡的狐疑也不由漸漸地煙消雲散了。

這好像確實是有思路了?

“誒你們看!!”

這幫少年倍感驚奇和振奮,紛紛丟了手中的紙筆湊了上去。

當然大家全都十分具有誠信意識地離這張桌子遠遠的,以防一不小心就窺見了個解題思路成了作弊。

當然也有不甘心地抻著腦袋努力張望的,巴不得想要將這張演算紙盯出個洞來。

“這是誰?”有人好奇地問。

“那是謝濺雪吧?這是鳳陵仙家的弟子?”

“這姑娘也是來拜訪宋先生的?”

還有人嬉笑著推了自己同伴一把:“不是說一定行嗎?怎麼現在人姑娘解出來了,你還沒解出來。”

有人強撐道:“這……這誰知道對不對?”

渾然不覺自己已經被圍觀的桃桃還在奮筆疾書,寫得投入而忘我。

不知過了多久,鄭重地在紙上寫下了最後一個“=”,桃桃拿起演算紙,擱下筆,長舒了一口氣,眉開眼笑道:“好啦!”

邵康攔住了她:“等……等等。”

邵康狐疑地看著她:“你、你當真解出來了?”

另有一個錦衣綢緞的儒生惱怒道:“這位道友,你可別像你那位同伴一樣又搞什麼花樣連累大家。”

蘇甜甜俏臉又白了一分,望著桃桃的方向,怔怔地想。

這位“薛芝桃”姑娘會是她想的那個嗎?

寧桃解了出來,她卻沒解出來,她心裡又難受又茫然,心裡有個小小的念頭盼著這是錯的才好。

桃桃沒有看對方,將手裡的演算紙交給樓梯口前守著的兩位小童,誠懇地說:“解是解出來了,但對不對尚且還需宋先生驗證。”

小童捧著演算紙打量了寧桃一眼,又將紙轉交給了另一個小童,那第二位小童拿了紙之後轉身就上來了,沒一會兒的功夫。

小童就從帛布中鑽了出來。

整個酒樓上上下下不由安靜了一瞬,饒是邵康心臟也不由提到了嗓子眼裡。

將眾人這或緊張或凝重的神情盡收入眼底,那位小童笑吟吟,且口齒伶俐地答道:“薛姑娘,宋先生有請!”

霎時間,酒樓中一片譁然!!!

解出來了!竟然真讓這姑娘解出來了!!

一眾白衣儒修,一時間臉上神情各異,有欽佩的,有羨慕的,有懷疑的,也有臉上掛不住的。

他們在這苦苦思索,被困了將近半個時辰,竟然就讓這姑娘不費吹灰之力解出來了??

一眾白衣儒修,一時間臉上神情各異,有欽佩的,有羨慕的,有懷疑的,也有臉上掛不住的。

他們在這苦苦思索,被困了將近半個時辰,竟然就讓這姑娘不費吹灰之力解出來了??

眾人面面相覷間,那小童抻著脖子好奇地問:“薛姑娘呢?誰是薛姑娘?”

“且慢!!你們不覺得這事兒有蹊蹺嗎?”方才那開口說話的錦衣儒生憤憤不平地大聲喊,“我看她從下筆到現在不過就花了一刻鍾的功夫。”

“說不定,說不定是早看過這道算數題呢?”

桃桃默默地抗議,一刻鍾的功夫,在考試中也已經很久了好嗎!!

邵康聞言,頓時拉下了臉來,看著那儒生的眼神十分不屑。

解出來了就是解出來了,解不出來就是解不出來,玩這種把戲算什麼君子。

“你這話什麼意思?!”

“自己解出來反倒怪罪人家作弊?!”

或許是樓下的喧鬧終於引起了樓上的動靜。

帛布又被人掀起了,但這一次從簾內步出的竟然是個鬚髮皆白的老者——宋淏!!

酒樓上下,又是一片譁然!

“先生!”

“宋先生!”

剛剛還趾高氣揚的那儒生立刻拜倒在地,神情恭敬。

邵康心裡又驚又喜,蘇甜甜與謝濺雪也一同拜下,邵康還沒忘回頭去看寧桃。

然而,卻看到這小姑娘動也不動,愣愣地站在原地。

桃桃驚訝地看著面前這鬚髮皆白,風姿矍鑠的老者。

這老先生好面熟——

這不是宋先生嗎?

她與瓊思姐姐在去往閬邱前,正與宋先生在船上生活了十天半個多月。

桃桃睜大了眼:“宋……宋先生?!”

太初學會歷經這幾十年的發展,門生日益增多,往來的大儒也有不少。

宋淏雖然為人親和,但來拜訪他的人太多,難免有點兒不勝其擾。

他幼年家貧,四處求學,又不忍拂了這些一心向學的少年們的拳拳之心,便隨手出了兩題掛在了樓梯前。

聽說竟是個小姑娘解出來的,宋淏心中好奇,又聽聞樓下傳來動靜,這才特地下樓看一眼,卻沒想到竟然碰上了個熟人。

“桃桃,是你?”

蘇甜甜和謝濺雪齊齊一愣。

邵康更是瞠目結舌:這……這是認識的意思?

宋淏哈哈大笑,忍不住走上前,挽住桃桃的手叫她一同上樓。

“王先生如何了?”

寧桃忍不住眉開眼笑,大聲地回答:“先生精神好得很,還常常提起先生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