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這個數字時,丹東不由得狠狠咂了下厚嘴唇,六十萬裡弗爾啊,足以讓人三輩子衣食無憂了。
“應該有分贓的,對嗎?”菲利克斯覺得,標價一百六十萬裡弗爾的項鍊,拆零賣掉,大概最終到手一百二十萬差不離,也即是說這對騙子手夫婦,肯定將一半所得,分給了同黨。
“替拉.莫特夫人偽造王后信函、筆記和印章的雷多.德.維萊特,分到了十萬裡弗爾。這傢伙是拉.莫特夫人的‘秘書’,和她也有肉體關係,心甘情願幫她造假,也正是由於這個蠢貨,項鍊事件才敗露出去。因為拉.莫特夫人沒辦法給他現金,就給了他相當於十萬裡弗爾的鑽石,他粗心大意地拿著這鑽石去巴黎市集上賣,結果被幾位猶太商人盯上,猶太商人認為這傢伙賣的價格過低,損害了珠寶商同行,便向警察總署告發了他,‘火藥庫’就此炸了。”
維萊特在警察前供認不諱,說自己就是拉.莫特伯爵夫人的秘書。
接著紅衣主教羅昂,也隱隱覺得事情不對,因為他認為王后在得到鑽石項鍊後,理應對他抱有親切的微笑,哪怕是讚許的頷首,可當羅昂在凡爾賽宮遇到王后時,王后對他依舊是冷冰冰的態度,於是不明就裡的羅昂便親自寫了封信,由宮廷珠寶商交到王后手裡,原本這該是最好的證據,但愚蠢淺薄的瑪麗.安託瓦內特有個習慣,她從來不曾看完一本書乃至一封信,因為她沒法讀進去,更懶得思考,再加上她本來就討厭紅衣主教,便直接把這信扔給壁爐的火堆裡去了!
很快,宮廷珠寶商去找羅昂繼續要項鍊錢。
羅昂卻說我已經無力支付,既然項鍊已經交到王后手裡,便讓王後來付款。
可王后聽到這事後,十分惱怒,聲稱我從來不曾和這串項鍊有過任何糾葛,和紅衣主教也從無任何關係。
這下,珠寶商拿不到款子,王后否認自己寫過收據,警察抓到了倒賣鑽石的雷多.德.維萊特,項鍊又不知所蹤:自此拉.莫特夫人精心構築起來的“謊言巴別塔”轟然坍塌,巴黎城為之震撼狂躁起來。
“最初羅昂還認為那幾晚在維也納林子裡和自己見面的,就是王后,情急之下說出來,惹怒了國王和王后,被關進巴士底獄。”丹東那時身為高等法院的辦事員,對這個流程很熟悉,“王后做過最蠢的事,就是草率地逮捕紅衣主教羅昂閣下,她身為奧地利女皇特蕾莎的女兒,嫁到法國來後過於順風順水,認為可以掌控一切,但殊不知羅昂這個姓氏,是法蘭西最古老最榮耀的王族後裔,歷史比波旁還要古老哩!唉,她繼承了特蕾莎女皇的容貌和對權力的熱衷,但卻沒有繼承女皇靈活的手腕和忍讓的美德。”
“也就是說,羅昂入獄後,王后同時惹惱了封建世家和教會?”
“當然是這樣,敵對的勢力很快匯聚在奧爾良公爵的麾下,對於這位公爵來說,巴黎法院就是自家的後花園,他很輕鬆地對王后進行了報復行為,一切不再是樁單純的詐騙案,而是形成了政治的風暴。司法宮的審判庭中,紅衣主教德.羅昂,瓦盧瓦.德.拉.莫特夫人,雷多.德.維萊特,還有俄利發男爵夫人即那個假冒王后的女裁縫,輪流坐在大廳中央的小板凳上接受審訊,每日都有數千市民去旁聽。最奸詐的還要屬拉.莫特夫人,她時而說項鍊被紅衣主教給藏起來,時而又攻擊王后,說王后參與了這事,當王后矢口否認時,她就喊叫自己和王后有同性戀關係,混淆視聽!被關押在古監獄中,她居然和監獄守門人夫妻打得火熱,有寫信和行動的自由權利,她不是寫信給紅衣主教,就是寫信給王后,兩頭實施欺騙、恫嚇,如魚得水。”
“好樣的。”菲利克斯撓撓腦袋。
果然像拉.莫特夫人這樣大膽而堅強的騙子手,才是這個時代,不,應該說是任何時代的主角。
“當法官審訊俄利發男爵夫人這個賣春的女裁縫時,女裁縫害怕了,把一切都招認。情勢看起來對拉.莫特夫人極度不利,但她很快又把水攪混,她一口咬定,自己安排女裁縫假冒王后,和紅衣主教幽會,就是得到王后的指使,那時王后正躲在維納斯林子的籬笆後偷窺,為自己惡作劇而得意呢!你要問王后為什麼這麼做?難道法蘭西王后看一介主教不順眼,隨手設計個陷阱,迫害耍弄他,不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嗎?唉,王后百口莫辯,整個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無論是大貴族,還是升斗小民,把素日裡對專制主義的憤恨,全部都發洩在王后身上,各國公使也爭先恐後地將描述此事的厚厚信札,發往世界各角落,全巴黎都雪片似的飛著宮闈醜聞的香豔小冊子,大家都開始同情紅衣主教,都開始咒罵蔑視王后,整件事越來越難堪了。”丹東雙手抱在胸前,靠在椅子背,若有所思,搖搖碩大腦袋,“菲利克斯,縱觀來龍去脈,這簡直是件再光怪陸離不過的事了。”
“不,丹東先生,並不奇怪,事實上在項鍊醜聞前,法蘭西王室政府就已名譽掃地了,它在貌似莊嚴的外貌下,卻早是外強中乾,自上而下所有階級過得都不舒心,宮廷中樞卻麻木不仁視而不見,於是兩千六百萬人的憤怒,就藉助這串項鍊的傳奇,如同火山般噴發出來,全部傾瀉在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身上。是的,在項鍊上王后是清白無辜的,但在群體性的政治憤怒面前,真相和闢謠是多麼蒼白無力!因為在百姓的眼中和心裡,法蘭西王室宮廷就是這樣個醜陋敗落的形象,全法國九成九的人,巴不得和這黑暗壓抑的舊制度徹底割裂關係。出現騙子是讓人生氣的,但最讓人憤懣的是,讓拉.莫特夫婦這樣的騙子橫行無忌的世道,如果讓人民選擇,人民寧可同情騙子,來表達對這世道的不滿。”菲利克斯說的話,讓丹東頻頻點頭贊同,“所以我們法蘭西王后是有罪的,她的辯白,就好像個開窯子的老鴇,在法官面前喊自己還是冰清玉潔的處女,誰在乎,誰相信?”
“是這個道理。”
接下來菲利克斯壓低嗓音,對丹東說:“所以恰如丹東先生之前說的,我們何不也當個冒險家,當個騙子手,這串項鍊還有幾十萬裡弗爾下落不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