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事件不斷的發生著,特戰隊員也不斷的進行到處作案。在20號的時候,特戰隊員們接到了王小平的電報,讓他們先把恐怖作戰告一段落,馬上返回華夏。
隨後,他們在一個星期之內就陸陸續續的登上了回國的船。直到幾天之後,所有的特戰隊員又在滬市集結,李易鋒這時候才松了一口氣。幸好這次登陸倭國作戰沒有人員損失,只是有幾個人受了點傷。
而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可是忙壞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電報發來,稱他們遭受到了襲擊。並且在這段時間他們統計了一下,光了傷亡的人數前前後後加起來已經有幾萬人了。
而且不光只是人員的傷亡,經濟損失也是空前的,幾十次的襲擊給他們造成了直接損失高達十億美元。
在襲擊之後人們都不出來工作,以及進行救援和彌補的間接損失還無法估計,這些正在慢慢地顯現出來。
尤其是倭國兵工廠的損失更加嚴重,在華夏作戰的部隊都已經催促了許多次他們要的武器彈藥,可是到現在還沒有開工,那些機器和生產線也遭到了破壞,現在正在修理。
隨著襲擊的加重,倭國政府把全國都戒嚴了。在倭國的情報人員把這個訊息發給王小平後,他才讓在倭國作戰的特戰隊員們馬上返回華夏的。
倭國的調察人員發現這些襲擊的人員根本不是本國的人,一定是國外的勢力,但具體是哪個國家的他們還無法調查出來。可是也不難猜,也就是那幾個對倭國有敵意的國家。
於是倭國政府為了抓捕這些進行破壞和襲擊的人,馬上下令封鎖海岸線,來往的所有船隻在持有特別通行證的情況下才可以出海。
這個時候特戰隊員們已經回到了華夏。倭國就是往死了查,也查不出來什麼,還弄得全國都雞飛狗跳的。
.......
李易鋒率領特戰隊員在倭國本土作戰期間,王小平也把在外的張曉等人叫了回來,因為現在倭軍軍官已經被獵殺的差不多了,特戰隊員們也有了傷亡。
而這段時間王小平也一直在訓練剛剛徵召上來的新兵。目前他所有的部隊人員都已經滿編了,武器有自己生產的先鋒軍制式武器和從倭軍繳獲而來的,基本滿足了部隊使用的需要。
馬上要過年了,王小平覺得,多少應該讓根據地有點過年的氣氛,說句實在話,這還是他們內蒙根據地成立的第一個新年,一定要讓根據地內的百姓們都吃上一頓好的,過上一個好年。
段虎、林信等人對這個提議也是非常贊成,好好過個年對根據地有好處,特別是對於那些先鋒軍根據地外面的百姓們,平時都吃不飽、穿不暖的。
隨後,根據地的所有百姓接到了通知,每個家每戶都可以到當地的縣、鄉政府那裡去領取十斤白麵、大米,一斤肉。這個訊息當真讓那些老百姓興奮不已,雖然現在先鋒軍根據地內沒有戰火,也沒有倭國人搶他們的糧食,大家不會捱餓。
但是經濟發展也是不怎麼樣,平時他們也就吃一些粗糧、野菜。能吃得起白麵、大米還有肉的人家也只是少數罷了,而且這些人大多數其中在城裡,還是一些大戶人家。
對於一些農村地區,特別是那些剛剛出生沒幾年的小孩子,他們根本不知道白麵、大米是什麼東西。
當家裡人從政府裡領回來那些白麵、大米、肉的時候,那些小孩子一個個都看著那些白白麵粉,一粒粒的大米,這讓他們十分的新鮮。
家裡的大人們看到孩子們的表現後,於是在過年那天給孩子們包了餃子。
孩子們看到那一個個香噴噴的餃子後,特別是飄出來的肉香,一個個的口水都流了出來。當全家人把這頓幾年來最好吃的除夕晚飯吃過以後,他們覺得今年的春節是最好的春節。
然後家裡的大人把剩下的白麵、大米都放了起來,他們可捨不得吃了,能吃上一頓就是天大的福分,這些以後等孩子們饞了,再給他們吃。
而在這次的先鋒軍過年給百姓發放糧食的行動後,根據地的百姓們明顯更加擁護先鋒軍了,使當地的政府形象提高了一大節,原來有些人對政府冷淡,甚至不滿的,這次紛紛對政府的工作人員熱情起來。
有許多的年青人紛紛表示參加先鋒軍打鬼子,可是這個時候他已經把兵招滿了,非常遺憾的拒絕了他們。
並且老百姓們透過這次先鋒軍的行動都知道他們是為了百姓好,所以老百姓們在當地政府的號召下,都積極參加修建道路的勞動。
特別先鋒軍正在修建的鐵路,都在自己家的農活幹完後,去幫助先鋒軍幹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鏟剷土、清理一下道路、搬搬石頭之類的,而且這些是純粹的幫忙。
交通部門看到這個情況後,馬上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積極參加可以使鐵路儘快通車。
但是他們不能讓這些前來幫忙修路的百姓們白白勞動。最後決定這些過來的百姓們每個人滿4個小時後,政府就會給他們1公斤糧食。當然這些都是一些粗糧,要是細糧的話,先鋒軍也承受不起。
當老百姓們知道了這件後,都非常的高興,因為他們平時也沒有多少農活,當忙完的時候也是閒著曬太陽,還不如去幫助修建鐵路,至少能換一些糧食回來。
要知道只要幹滿4個小時,政府就會補貼1公斤糧食,那一天要是幹個十多個小時,一家人一天的口糧也有了。並且不管哪天你要是有事,都可以先走,政府會給你記著,等到月底一起結算。
在過年之際,王小平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也為了瞭解百姓的實際生活情況,聆聽百姓的聲音,特意下去視察了百姓的生活。
由於先鋒軍剛剛把內蒙的日偽勢力趕走,現在的百姓們還是吃不飽飯,農村經濟十分貧困。農村的飯食十分簡單,黑豆糊糊要稀,撈飯更少吃,吃瓜菜、洋芋更多。
到青黃不接時,還要捱餓基本特點是過節時稍微吃好一點,農忙時吃稠點,農閒時吃稀點。基本每天吃飯二頓或三頓,吃得早,吃三頓,遲只兩頓。
有面時三五天吃一次,沒面時十幾天吃一次,一年大概吃三五次蔬菜,大多數還是挖野菜果腹。
富裕中農則吃的比中農強些。黑豆糊糊要稠,散面、炒麵吃得多,撈飯三四天吃一頓,瓜菜、洋芋吃得少,過年還能吃饃,平常還有炒菜,吃些油。
過年一定吃大多數貧苦人家常常是無衣可穿,農民生活也十分困難,冬季沒有禦寒之衣。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王小平回到總部後,馬上召集了政府部門人員、農業部及科研所的人員召開了會議。
他要求農業部門在今天的播種時期,一定要多引進一些高產的農作物。要求各政府人員配合農業部門興修水利,號召根據地的全體百姓進行大生產運動。
而且他還讓科研所研製一些農用的工具,讓百姓們使用。
.......
就在這個時候,王小平接到了國民政府的命令,要求先鋒軍在馬上要打響的徐州會戰上,給予正面戰場支援。
為此王小平緊急下達了整軍備戰的命令,內蒙古先鋒軍全體人員都動了起來。
公元38年2月3日徐州會戰開始,鬼子為打通津浦鐵路,使南北倭軍聯成一片,先後集中8個師團、5個旅團(支隊),約24萬人,於38年1 月下旬開始南北對進,夾擊華東戰略要地徐州。
華夏第 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12個集團軍和軍團約60萬人防守徐州地區:主力集中於徐州以北,抗擊北線倭軍南犯;一部兵力部署於津浦鐵路南段,阻止南線倭軍北進。
現在這個世界的發展與前世慢慢的重合起來,很多的地方都快一模一樣了,所以他猜測著最後徐州會戰很可能失敗。但是華夏軍隊堅守徐州地區達5個月之久,充分實現了以空間爭取時間的目的,從而為華夏軍隊在武漢的集結、佈防贏得了時間。
可是國民黨軍隊在徐州會戰失敗後,為了阻止具壓倒性優勢的倭軍機械化部隊沿黃河西進。
便用黃河伏汛期間,炸掉花園口的河堤,造成平漢鐵路以東地區的洪水泛濫。等到洪水來臨,百姓躲之不及,造成了89萬人死亡的慘禍,這是華夏抗戰史上非常沉痛的一筆。
為了不使這個事件從新發生,也為了給徐州會戰正面戰的支援,他決定先鋒軍從張家口出兵,向京城地區進軍。想以此來威脅倭軍華北方面軍,並且拖住他們,不讓他們到徐州戰場上,這樣就可以減少下面戰場的壓力。
.....
當然倭軍在準備進行徐州會戰的時候,倭軍華北方面軍京城司令部,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正在考慮要是出兵徐州,必須先防守住內蒙古先鋒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