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修真小說 > 太平洋主宰 > 第四十章抵抗全文閱讀

第四十章抵抗

馬來被一分為二,本土遠離婆羅洲,至少短時間內無法增援婆羅洲。婆羅洲的尼西人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藉此機會一舉拿下正當好時機。

婆羅洲的尼西人打得算盤很好,他們的首府沉陷,國內群龍無首,眼下只要是統一了婆羅洲,整個尼西他們最大,自然而然地成為國家的主宰者。

尼西並不是軍事強國,在鉅變之前整個國家的總兵力也不過二十幾萬人。

鉅變之後,其主要兵力隨著首府的沉陷而隨之消亡,婆羅洲之地也不過才三萬多軍隊。

問題是這個島嶼上的馬來人軍隊更少,相比之下,尼西人還佔據絕對的優勢。

至於汶萊,完全可以忽略,全國也就幾千人。

尼西人在邊界製造摩擦之後,突然大舉進攻,讓馬來人原本就相對較弱的軍事力量防不勝防,邊界頂不住尼西人的攻勢而失守。

隨著戰局的深入,婆羅洲的局勢已經徹底糜爛了。

馬來人節節敗退,尼西軍隊大踏步前進,到了九月份中旬,尼西人從西加里曼丹省向東攻擊半個沙撈越已經沉陷,很快就要抵近汶萊。

而漢國潛入的力量從一開始就沒有介入期間的戰爭,而是四處派人暗中通風報信,召集華人往沙巴州東部的華人居住區集中。

至於婆羅洲各地的華人能來多少人很難說,反正他們已經盡到力了。

局勢混亂,人們的恐懼不斷地強烈,一些華人透過各種方式逃離到沙巴州。

有的乘船、有的透過陸路抵達,華人居住區的人口越來越多。

漢國潛入的軍隊一直在積蓄力量,招募華人加入軍隊並加緊訓練。

之所以沒有介入婆羅洲的紛爭,也是想先看看形勢再說。

這種紛爭往往伴隨著種族滅絕,非常殘忍。

婆羅洲面積為740㎞。人口1千多萬,種族複雜,有超過0種說80多種語言的族群。

從開戰至今的狀況看,發生在婆羅洲的戰爭說到底還是種族之間的戰爭。

從這一場戰爭的過程來看,每一次尼西人擊敗馬來人之後,總是伴隨著血性的殺戮。

外界也不是沒有報道,只是因為世界的注意力在中東,關注到婆羅洲的眼光少了一些而已。

漢國潛入婆羅洲的抵抗組織在沙巴州的山打跟建立起臨時政權,沙巴州東北部這裡大約集中了五十多萬華人。

漢人自古就居住在這裡,以前大多聚居在亞庇、山打根、鬥湖、古達等主要城市以及其他小鎮,經商、種植或從事小型工業營生。

現在,婆羅洲的華人以及轉移過來的華人大多都集中在山打根南部這片半島區域。

居住在古達也有一定的數量,這些人被要求遷移到山打根以南地區。

隨著尼西人的攻勢猛烈,已經臨近沙巴州。

華人抵抗組織在沙巴州東北部居住區組成數道防線,並且將當地的土著青壯年組織起來,搜刮了當地的所有武器武裝他們,讓這些人充當靠近北部沿海一帶的防線守衛。

有漢人提供的武器裝備,當地土著人當然高興。

雙方商定,北部靠近沿海的地方是土著人的防區,南部是漢人的防區。

災難來了,大家都要精誠合作,共同應對尼西人的進攻。

從這一點上講,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這些土著的家人則都遷移到北部防線的背後,也就是古達一帶。如果這道防線失守,最倒黴的就是這些土著人。

南蠻的防線之後是漢人的居住地,大家各負其責。

漢人有漢人的想法,別看漢人的數量少,可在心裡面有自己的算計。

土著人也有自己的算計,感覺他們人數眾多,漢人的人數少,恐怕吃虧的還是漢人。

這種事情沒有大道理可講,都要從自身的利益著想。

“醜化說在前面,如果防守不力,讓尼西人攻進防線,大家也不要活了,包括自己的家人。

為了自己的家,為了親人我們必須堅守防線,不許任何人越過陣地。尼西人的虐殺大家都知道一些,失敗的後果是可怕的。

無論是北方陣線還是南方陣線都要死守,到時候誰也顧不上誰,只有拼命一途。”

漢人長官的話意思是很明確,若是不賣力打仗倒黴的是族人。

這道防線不光是防範尼西軍隊,也要包括難民,任何人不許越過防線。

土著們也沒有辦法,身後是他們的家人,一旦尼西人打來只能拼命了。

不拼命是死,還不如拼死一戰。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馬來政府以為僅僅是邊界摩擦,並沒有太當回事。

很快他們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當尼西人越過邊界擊敗馬來軍隊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戰爭開始了。

馬來政府嚴重抗議尼西人的暴行,可抗議沒有阻止尼西人的進攻,反而變本加厲從各條戰線入侵馬來。

隨著戰爭的深入,馬來軍隊一敗再敗,形勢越來越不妙了。

遠隔千里之外的馬來政府開始討論是否派兵支援,但是,馬來是個聯邦國家,派軍隊去千里之外打仗,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是馬來想派軍隊前去支援,一個半島小國能派出多少軍隊?

時間在馬來內部爭論不休之中拖延下來,可戰爭不會停止,婆羅洲差不多已經淪陷了。

人總是矛盾的,當尼西軍隊大踏步前進,婆羅洲的馬來軍隊全面崩潰的緊急情況下,馬來又開始擔心失去婆羅洲。

馬來終於統一了思想,派軍隊支援婆羅洲。

可就在馬來決心派軍隊去支援婆羅洲的時候,他們與太國的邊界出現了摩擦,戰火燒到了家門口。

馬來人欲哭無淚,作為的援軍也戛然而止。

此時什麼最重要他們清楚,先看好家門再說吧。

尼西人從西加里曼丹省越過邊界擊潰馬來人的防線東進,長驅直入。至十月下旬汶萊已經不存在了,尼西人繼續揮軍東進,意圖順勢攻佔沙巴州全境。

在尼西人眼裡,婆羅洲差不多盡在掌握之中,剩下這點地方拿下來不費吹灰之力。

沙巴州有點地方武裝,可數量少的可憐,幾千人的軍隊在州首府哥打基納巴盧的西部構築陣地,企圖阻擋尼西軍隊。

無論是尼西人還是馬來人,軍隊的武裝都很落後,沒有太多的重裝備。

所謂的戰爭,屬於低階別的戰爭烈度。

輕武器是主要的裝備,戰爭的勝負往往決定在人數的優勢方面,從這一點來看尼西人無疑是強大的。

事實的確如此,幾千人的沙巴州武裝也就堅持沒多久,便被尼西人擊敗了。

人如潮湧的尼西人順勢推進到城內,對手無寸鐵的沙巴人展開血腥屠殺,好不恐怖。

血洗哥打基納巴盧的尼西軍隊繼續東北推進,掃蕩幾個小鎮之後,臨近丁嘉藍,即將與土著武裝遭遇。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