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修真小說 > 全世界都在逼我C位出道 > 33 生態鏈 (下) 辛傑全文閱讀

33 生態鏈 (下) 辛傑

這不奇怪,私生都是粉絲裡面行動力爆表,智商及格的頭部精銳。她們轉變成粉頭也是很常見的事情。那個私生沒有幾個粉頭前輩呢?該怎麼跟偶像公司和娛樂記者打交道多少是有點心得流傳的。

黑衣女孩從上到下打量了辛傑一下,開口說:“這位大叔,你跟我們聊了這麼久了。還不知道你是那一家的呢。”

“好說,好說,”辛傑掏出名片給對面遞過去幾張。“小本經營,多多關照。”

“大山文化?”

這公司是朋友的流媒體公司,辛傑頭銜掛的還是內容副總監——雖然公司跟個人都是連採訪資格都沒有的——但是這年頭記者證一百個記者裡面可能就一兩個有。就算是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既然這樣,那就放過你把。大叔你可以走了。”將信將疑的女生們發出逐客令,辛傑訕笑著後退。走到了另一套公寓門前坐下休息。

一邊休息,一邊再覆盤自己的計劃。這兩年禁毒的指標抓到非常嚴,只要能夠在身上或者附近搜到違禁藥品——甚至找藉口他去體檢一下,馬上就能終結一切——這就需要一個確定的落單環境。

他盯著那輛停在樓下路虎的車牌。想著如何去跟蹤——對於狗仔來說,放跟蹤器這種事情已經過時。現在有專業軟體能測出車子自帶的GPS定位裝置——破解頻道之後將它收為己用。

他蹲了不到五秒,穿著西服高大的保安走到旁邊邊,用濃重的寧遠口音對他開口:“先生,這裡不要蹲下。”

他趕緊爬起來,掏出口袋裡的紫氣東來,遞過去一根:“大過年的,辛苦你們了。”

“沒有你們這些記者辛苦。”對方的語氣倒是很客氣,“我們還是本地的。你們千里迢迢的奔波更加辛苦。”

這個態度很反常,這小區每平五萬,住戶非富即貴,明星算是生態鏈裡面比較低階的存在,干擾了其他住戶狗仔更加神憎鬼厭。保安鼻孔朝天不攆人已經算是有素質了,這麼客客氣氣怎麼可能?

他給對方點上火,開始套詞:“這個小區的入住率不高吧。露天車位都沒幾輛車。”

吐出一口,保安開口:“外面那條河你看見沒有。早年化肥廠,硫酸廠,造紙廠什麼的,都在這河上游。現在工廠雖然搬了,但是河床已經壞了,枯水期一到,四五公里外都是一股怪味,讓人站都站不住。所以這的房子本地人基本不買,買了也不住。”

這樣的話,王日天也沒有想的那麼有牌面啊。最起碼,把房子借給他的人不是那麼用心。

他介面問道:“那這裡的住戶都是些搞藝術的吧。不然也不會借房子給搞說唱的啊。”

“這我可不敢答你,但是名人是挺多的。”

“都有誰?”

“這個我們有規定……”保安吐出一個菸圈,沒把話說下去。

很好,有規定,而不是不知道。心領神會的辛傑從口袋裡面摸出幾張毛爺爺,當著對方的面,卷成飛機的形狀。

放紙飛機果然有效。不過看這保安語言便捷,口齒伶俐的樣子,買住戶資料不是第一次了。再看他們對私生粉的這套做派,要麼是被餵飽了,要麼是奉旨爆料。

既然如此,辛傑也就放心大膽地去問些看似八卦的問題,幾輪下來,辛傑已經拼湊出了大致來龍去脈。

這個小區雖然不能常住,但是都是單門獨院的小別墅,離市區又不遠不近,用來開派對最是合適不過。所以漸漸的裡面的主人都換成了喜歡玩的文藝人士,嘻哈歌手搬進來這裡,也就是這兩年的事。

這些人放在寧遠的演出市場,也算是人物,但是放在全國甚至東陽省都不算什麼東西。他們主流圈子多半混不下去,但是架子不能丟曝光不能少。是要是誰家門前沒被狗仔蹲過,那才在圈子裡面抬不起頭。

PGWANG現在住的房子,是某位過氣大哥的——這位年輕的時候還跟崔東健合作過,論資歷論名氣在寧遠的也算是頂尖的哪幾個了。這位早就不再上臺,這幾年都是在做玉石古玩生意而已。

這麼一來事情就說得通了。演出這圈子從來講的就是優勝劣汰,誰紅誰上。那有不準外地演員來演出的道理?這麼大一塊田被幾個刀耕火種的二逼霸佔了,半死不活地熬著,還不讓別人插手。這不擋人財路嗎?

以前做說唱是小圈子,那麼點湯湯水水灑了就灑了;這兩年肉眼可見的市場要要爆,做演出的大佬哪能不動心呢。繁花會多半是圈子裡面引進來的過江龍。要破開寧遠被地下廠牌壟斷的市場。

所以繁花會過來這趟,肯定是要見神殺神,見鬼滅鬼,無論對手是誰,都要平趟,非把寧遠的說唱圈子打得一敗塗地不可。只不過剛過來這個新年演出,就輸給個平地冒起來的丫頭片子,能忍就見鬼了。

到底是混地下的,那個丫頭在電光火石間就想好了後路,如今怕是本地的說唱勢力,要拼死把她們保下來了吧。

想到這裡,辛傑不禁有些毛骨悚然。摁死PGWANG是小事,捲進了這種上下幾千萬的傾軋,說不得會被人種了荷花?

他又有些猶豫了——到底疏不間親,PGWANG跟那誰是個什麼狀況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沒準他們真的只是打麻將呢?出門在外,能順順利利地演完,順順利利地回去就比什麼都強。

他心裡猶豫,口裡卻是按部就班的把問題向中心推進,漸漸地保安就答不上來了。

吃席做全套,他學這當年那些八婆們臉上一曬,馬上要接一個轉身而去,那保安也口裡卻道:“慢著!”

這是漏了馬腳?辛傑心臟亂跳,面上卻不帶出來,只是裝作不解地回頭看向對方。

那保安卻是反客為主:“這位老兄,新狗仔吧。”

“如何見得?”

“來這裡的都是做新媒體的,”保安轉過頭去一邊,一邊解說:“我就沒見過你這樣的認真負責的。”

辛傑順著保安眼光,看到了擠在牆腳的潦倒男人們。心裡已經明鏡似的了。口裡卻說:“咖位到了。之後會越來越多的。”

聽到這話的保安若有所思,他點點頭轉身走開了。

待到他站回原地,辛傑才小幅動作地擦了擦頭上的冷汗——這才是真的盤底,要是聽不懂,就真的會被當成可疑人物了。

這些自媒體的代表其實根本不是記者,最多算是記者裡面的最底層。

他之所以寧肯去跟私生的小姑娘聊天打屁那邊,都不肯湊到那邊去,固然有記者盼著死同行的緣故,但更多他真知道這一群是些什麼貨色。

他們與其說是記者,倒不如說是公關,與其說是來報道,倒不如說是討乞的……好吧,勒索的。

在自媒體時代,媒體的行動邏輯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更改。比起紙媒時代的單向傳播和威權模式。漫山遍野的自媒體發展的基礎,是基於一個傳播學上面的概念——“資訊過載”。

所謂的資訊過載,是指媒體中的信息量大大高於受眾所能消費、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太多的資訊會造成受傳者對資訊反映的速度遠遠低於資訊傳播的速度;大量無關的沒用的冗餘的資料資訊嚴重干擾了受眾對相關有用資訊的準確性的選擇。

換句大白話就是資訊太多了。多到受眾無法去決定信誰不信誰。在遭受著無數過載資訊的轟炸之後,沒有判斷能力的使用者會變成只能從有限的渠道獲得資訊,並且對之不再思考,深信不疑。

既然渠道有幾千幾萬條?為什麼不能是我?

維特文章,營銷號和控評的一整套邏輯都是這發展出來的——只要用資訊將讀者受眾餵飽了,不管這些資訊的真實與否有無邏輯智不智障,總歸是有部分人會信的。

信任,在什麼時候都是能換錢的。

所以遊戲就開始了,在”流量經濟”,“注意力經濟”這些名詞的包裝下,自媒體出煲水或者不實新聞,後援會給明星控評和刷流量,平臺給路人不停分發。用各種各樣聳人聽聞內人甚至標題對讀者不停轟炸。最後篩選出信任的那一小群。所以任何一個自媒體,只要能證明自己能推送足夠多的資訊,佔據足夠多的注意力。那麼就可以拿來換錢。

特別是在娛樂新聞這一塊,辜負信任沒後果而且信任又容易重建。沒根沒梢的傳聞那次看到會被政府處罰了?

就算是明星告記者,對記者來說簡直是獎賞!久而久之,平臺,自媒體便和明星本身合謀,用垃圾和不實訊息將使用者餵飽。

奉旨爆料的保安和拿錢報道的狗仔,都是整條生態鏈上的一環而已。

那邊那些自媒體的狗仔隊,站在這與其說是想要扒PGWANG的新聞,更多的可能是在相這位明星做提醒:你的咖位到了,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放點公關文章呢?至於PGWANG到底了做什麼,他們大機率不會知道,也不關心。

在保安面前成功扮演“真實意義”上的記者的辛傑不敢久留——他將單反套進盒子,電話卻響了。

他慢條斯理拿起電話:“是我,好的!四十萬!你們先等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