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都市小說 > 土地養成系統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黃泉路全文閱讀

第一百三十一章 黃泉路

如果之前土地廟是霧濛濛一片,那麼黃泉路上的情況則更是嚴重,可以稱得上“向上,看不到日月星辰;向下,看不到土地塵埃;向前,看不到陽關大道;向後,看不到親朋四鄰。△↗頂頂點說,..”更折磨人的是根本就不知道到底這條路有多長,眾人也不知道還得走多久。

墨離空氣悶的道:“這條鬼路到底有多長啊,連咱們都走的這麼累,那些凡人是怎麼受的?對了,一般死者的家屬不都給死者燒一些紙牛、紙馬、紙車,為什麼不坐這些交通工具上路呢?”

唐敖笑著解釋道:“這條路當然長了,要不怎麼能叫黃泉路上不好走、黃泉路上無老少呢。不坐紙牛紙馬是因為這個時候的亡魂還不能算是鬼,只有進了酆都城,才能算是真正的鬼魂,所以民間所的買壽搶魂,就是在這條黃泉路上搶魂的,因為還沒到酆都城,所以一切都還有轉機。”

高子輝驚道:“我一直以為所的買壽搶魂都是騙人的呢,沒想到還真有其事啊,這個搶魂好搶麼?是搶過來就可以還陽了麼?”

唐敖答道:“是有這麼回事,而且搶過來的確就可以還陽了,但搶魂哪有那麼容易,一萬個搶魂裡能有一個成功的就不錯了。首先,亡魂本身的求生**得相當的強,因為無論搶魂的法師法力多高,你亡魂本人不努力都沒用。”

韓雪薇好奇的問道:“他一個亡魂怎麼努力啊?”

唐敖想了一下道:“這個具體的我也沒見過,不過聽亡魂走黃泉路的時候都是被陰差用鎖鏈鎖著,所以都得想辦法哀求將鎖鏈開啟,然後才有機會逃跑,否則如果一直被鎖鏈鎖住的話,那除非搶魂的人能衝進黃泉路,否則無論是誰都沒辦法搶回去。、

不過除非有極其特殊的情況,否則陰差是不會放開鎖鏈的。因為對於陰差來,押解亡魂是有時間限制的,必須抓緊時間趕路,不管你多累,都不會讓你休息的,而且黃泉路上沒有客店,只能一路走下去,所以陽世再多的錢財在這裡都沒有用,大家的待遇都是一樣的。

而且,在搶魂的時候必須保持屍體儲存完整。否則即便搶魂成功,你的屍身不在,亡魂也沒有身體可入,即便回去也只能是孤魂野鬼。好多身負血海冤屈的亡魂,他們的求生**才是最強的,因為他們有冤屈需要洗刷,所以要麼使盡全力掙脫枷鎖,要麼訴冤屈博取陰差同情,不過他們即便能夠回去也只能是是鬼魂的方式。而且在冤屈得以洗刷之後就必須按時返回地府,否則就會形神俱滅。其實好多流傳的民間故事都是由此而來的。”

呂天華嘆道:“買壽搶魂本來就是逆天而行,哪有那麼容易成功,更多的時候都只是亡魂親屬為了尋得一個心理安慰而做出的過程罷了。顯示自己的確竭盡全力了。而且搶魂一事,三分靠法師,七分靠亡魂本身,可又有幾個亡魂能在這種環境和陰差的枷鎖打罵之下還能夠有那麼強的求生**和掙脫手段呢。因此。現在法術高明的法師基本上都不會接這樣的請求,既費力,成功率還不高。容易砸牌子,所以都是一些本事不濟的人在做,這成功的可能性就越發的低微了。”

墨離空奇道:“老呂,你又不是土地,怎麼對這裡面的事兒知道的這麼多?”

呂天華答道:“我們瘟部可以是天庭中與死者打交道次數最多的地方了,哪裡有大瘟疫,哪裡就有我們瘟部的人,在疫區死人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兒了,所以各種送葬的風俗我都見過,而且這黃泉路並不是佛門設定的,在咱們天庭掌管地府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本意是體諒上天有好生之德,給亡魂一個還陽的機會,雖然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但畢竟也算是個希望,符合道教萬事留一線的風格。”

完這些,呂天華好像想到了什麼,問向唐敖:“唐兄,我猜一下,這黃泉路的下一站是不是就是望鄉臺啊?”

唐敖頭:“呂兄的沒錯,下一站就是望鄉臺,而且我估計咱們應該已經快走到了。”

墨離空再次奇道:“老呂,這你胖你還喘上了,連下一站是哪都知道了?難不成這陰間十三站你都清楚?”

呂天華搖搖頭:“這我哪裡知道,畢竟我很少去佛門的地界,只是這望鄉臺起來咱們天庭實在是太冤枉了。”

高子輝也好奇的問道:“這望鄉臺跟咱們天庭有什麼關係啊?不是著望鄉臺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建造而成。讓亡魂得以站在臺上看自己的家鄉最後一眼,看看陽世的家宅、親朋好友,看看自己的屍體、棺材。因為到了望鄉臺,幾乎就沒有還陽的可能了,所以即便陰差趕路再著急,到了望鄉臺,也都會讓亡魂登上去,再看最後一眼,大哭一聲,然後才會死心塌地的前往陰曹地府。”

這回還沒等呂天華解釋,紫雲竹就搶先道:“別的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這個望鄉臺絕對不是觀音大士建造的,因為她和地藏王菩薩是公認的死對頭。地藏王菩薩在八菩薩裡法力最高,最有資格成佛的,甚至在整個佛門的排名中,他都能排進前十,比那些所謂的佛高多了。但就是為了掌控地府,他才藉著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口號繼續當著菩薩,但佛門內部沒人敢輕視於他,他是佛門內部年青一代第一人毫不過分。

觀音菩薩這些年因為西天取經和長生秘藥兩個大專案的成功執行,已然成為佛門內最光彩奪目的一員,可惜她畢竟是出身天庭,雖然有同時跳槽過來的文殊、普賢、燃燈和懼留孫的支援,但還是受到了佛門內部頑固派的抵制,而地位受到威脅的地藏王菩薩就是表現的最為明顯的一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