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呀,詐屍啦———”
你能想象,原本一個已經死掉的人,卻突然睜開眼睛,直勾勾地瞧著你,並淡笑的對你說一句,“你好”這種驚悚詭異的的畫面嗎?
申公豹就似待宰的一頭小白豬一樣,哭嚎的大叫,雙腿都已經嚇軟了,微微打顫。
“道友,大哥,殭屍老爺爺,不要吃我啊,我肉肥,太膩了﹍﹍”
聽著申公豹那稚嫩的哭嚎聲音,帝辛眉頭微蹙,仔細地瞧著他,總覺得這個小胖子似曾相識,彷彿在哪裡見過。
上一世,帝辛遇見申公豹時,他早已成為了闡教玉虛宮的弟子,不僅樣貌豐神俊朗,而且體態也不似這般肥胖,就連氣質也是那般的飄渺出塵,恍若仙人一般,自然是認不出此刻的申豹。
聽著耳邊那哭吵聲,帝辛有些心煩意亂鬆開他的手,一個踉蹌,申公豹頓時一屁股跌倒在了地上。
帝辛從青銅棺裡跳出,慵懶的伸了伸腰,他被關在這裡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原本他已經徹底絕望,在把那位三目族神靈的屍體含怒地震成齏粉後,便鵲巢鳩佔,躺在了青銅棺中,安心地修煉。
若是有朝一日,帝辛能練至知命境界,這裡的禁制自然是無法抵擋住他了。
可沒成想,申公豹卻是誤入了這裡,使得事情突然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轉機。
帝辛望向了那座青銅門,依舊是敞開的。
他背著手,沉吟了少許,忽然瞥過頭來,望向申公豹,結果卻發現一張燃起烈火的符纂,卻是猛地朝著臉部打來。
“哇呀呀,妖孽,看符!”
這張火符製造的很拙劣,儲存的乃是三顆很低階的火球,對付一般小妖怪倒是挺能唬住,但打在帝辛身上,卻猶如撓癢癢一樣,被衣服外側的護罡擊滅。
“不好,此妖甚是厲害,趕緊溜!”申公豹見到自己的火符,竟不起絲毫的作用,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手捏一道風系法術,正欲離開高臺,但耳旁卻猛地聽見一道輕聲。
“定!”
時空恍若靜止了一樣,申公豹傻愣般的矗立在原地,除了呼吸,就連眼珠都動彈不得。
七十二變之定身術!
望著恍若禁制的申公豹,帝辛湊到其面前,仔細地端倪,越看,越覺得他像極了自己某位故人。
想了想,帝辛笑著搖了搖頭,若是故人,必然是自己所熟知的人,雖說觀其面相,很是熟悉,但或許只是長得與自己某位故人有些相像罷了。
帝辛瞧著那座青銅門,有些緊張的揹負雙手,狠狠滴一攥。
隨即,帝辛緩慢的抬腳,使得右腳前腳掌,慢慢地探出了高臺。
懸停在半空少許,青銅門並沒有絲毫的動靜。
這才,帝辛把右腳落在了第九十九個臺階上,如釋負重地松了一口氣。
“看來,必須得有一個人站在高臺上,才能解除這種禁制?”帝辛暗暗地猜測,他的步子很慢,下到第三十四臺階時,就過了一刻鍾的時間。
漸漸地,帝辛逐漸提速,知道半個身體跨過青銅門時,英俊的臉龐上才浮現一抹喜悅的笑意。
帝辛回頭,瞧著依舊立於高臺上的申公豹,輕笑道,“不要嘗試離開這裡,因為當你的腳剛踏出高臺時,青銅門就會自動關閉,而我,就是因此被困在這座墓室裡足有月餘的時間,若你的運氣不錯,能有人似你這般誤入這裡,興許還能離開這兒﹍﹍”
說到這,帝辛搖了搖頭,隨手解開申公豹身上的定身法術,身體化作一團黑霧,潛入了地下,一溜煙的功夫,便從暗無天日的墓穴裡來到了地面上。
“唔?”目光所及,帝辛看到了一名獸衣青年,握著一把青銅刀,小心翼翼地鑽入了洞穴裡,並沿著那條路,直撲墓室。
帝辛摸了摸下巴,眼中浮現一絲異色,隨後,他笑了笑,背負著雙手,踏空離去。
﹍﹍
在某處繁密的森林裡,帝辛找到了正悠哉快活的劍齒虎,在它身邊環繞著四五頭媚眼如絲的母虎,一隻只大虎如溫順的貓兒,匍匐在地上頂禮膜拜,儼然這片地的山大王一樣。
帝辛無情的揪著它的耳朵,將它從溫柔鄉裡拽了回來,並沒好氣的踢了它一腳,劍齒虎委屈的捂著腦袋,很是滑稽,老老實實的變化成一頭威猛的大虎,在含淚與自己的美妾們告別後,便馱著帝辛,朝著西域方向破空飛去。
在帝辛失蹤的這一個多月裡,西域已經漸漸地平穩了下來,郝國內部的政權也順利的交接到了子期的手上,成為了郝國名副其實的主公,內部再無任何一個掣肘的力量。
自此,吳庸變法得以快速地推廣至全國,至於那些謀逆的貴族,根據帝辛的指示,一侓滿門抄斬,九族成員全部流放西域,貶為奴隸,族內所有修士處死,以絕後患。
瞬息間,數萬顆人頭嘩嘩落地,震撼了郝國上下所有的士子大夫,無不驚懼恐慌。也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跟著七大豪族謀逆世子殿下,才能逃過這一劫﹎﹎
至於吳庸變法給他們帶來的利益受損,在這種時候自然是沒有人敢反對,畢竟那數萬顆人頭就像是殺雞儆猴的那只“雞”時時刻刻都在警醒著他們,與世子針鋒相對,絕對沒有任何的好下場。
況且,吳庸變法也並非是直接沒收舊貴族的一切,只是限制了他們的田畝,按照不同爵位,設立一種上限,超出這上限就是犯法,輕則,按照超出田畝大小,繳納罰款,若屢次觸犯者,直接剝奪爵位,所有財產抄沒充公。
另外,帝辛明確的指示吳庸,所謂的郡縣制,不是單單地設立郡縣,派駐官員,依舊讓貴族保持對所屬封地的直接或間接治理,而是以郡縣制徹底代替分封制!
廢分封、立郡縣,實現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把全國的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中。
其實,所謂的《吳庸變法》倒不如說是《帝辛吳庸變法》畢竟吳庸除了提出廢井田制、立軍功制外,對於郡縣制他並沒有任何的理念或是想法。
倒不是吳庸不敢,一個白身平民,就有志氣和膽魄,動所有權貴的根本利益,哪怕這背後有帝辛的支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而是郡縣制這種東西,畢竟太超前了,秦朝也是歷經春秋和戰國近千年的時間所積累的底蘊,再出了個商鞅這麼一個偉人,才為後面的郡縣制度打下了基礎,不然單憑始皇帝如何虎視何雄哉,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完成這等千秋偉業。
郝國若想徹底變法成功,是需要時間的,這還是帝辛以鐵腕手段,把不聽話的貴族全部清除乾淨為前提,但若想把吳庸變法,推廣至全國,就目前來說,只是一種妄想,必會引起天下權貴不滿甚至是怨恨。
所以,帝辛才不遺餘力地大力推行軍功授爵制,想要某一天,讓軍功授爵制集團,取代原有的舊貴族勢力,似那溫水煮青蛙一般,悄無聲息的完成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