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有客人到。”大雪山之巔,坐落著一座奢華的狼神宮殿。
一名臉蛋白皙而又清秀的小童,聲音溫和的對端坐在蒲團上的一位老翁,拱手說道。
“何人?”老翁沒有張嘴,但聲音卻清楚地迴盪在這座宮殿內。
聲音平淡,而又宏大。
“來自西周國。”小童回答道。
老翁眼皮動了動,但依舊沒有睜眼,如一株松柏一般,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沉默了少許,老翁的聲音再度傳出,“請。”
小童作了個揖,緩步退去。
片刻後,小童便領著一名鶴髮童顏的老者,步入了殿內。
“西周太師姜子牙,拜見狼祖。”姜子牙對老翁緩緩拜道。
“姜子牙?沒聽說過。”狼祖態度顯得有些傲慢。
姜子牙微微一笑道,“在下原本只是一介鄉野村夫,幸得侯爺看重,委任我為西周國太師,尊為我太公。今日在下前來,是有一件關乎到大雪山的未來,想要和狼祖你商量。”
狼祖淡淡道,“你不必說,本祖也知道你想說什麼。商國揮兵千萬,犯我草原,本祖自然不會容忍商國肆意妄為。然,兵對兵,將對將,乃是自古以來的規矩,敵方道胎境尚未出手,本祖也亦不能出手,否則就是壞了規矩,提前爆發雙方頂尖強者的戰鬥。”
姜子牙道,“狼祖得道於夏禹時期,法力參天造化,距離知命境,也僅有一步之遙。那商國餘化龍,雖為老將,驍勇善戰,但修為卻非狼祖你的對手,再說那帝子受,雖法力高深莫測,但頂多也就道胎大成境,亦非狼祖你的對手,即使兩人合戰你,最多也就鬥個五五開……”
“你既然都知道,為何還要專門過來與我商量?莫非西伯侯打算出手了?”狼祖問道。
他知道西伯侯姬昌的修為,也已經達到了道胎境,雖然只是初入道胎的修為,但好歹也踏入了人間至強者之一。
若是西伯侯打算出手,那麼雙方頂尖強者的較量,就會壓過對方了。
不過,這樣一來,西周就等於說是公開反叛了。
能壓制住帝辛等人,並不代表能擊敗。
只需帝辛、餘化龍等人,牽制住狼祖、西伯侯他們,到時候千萬兵馬一起衝殺而出,將草原人殺個片甲不留,屆時狼祖一個孤家寡人,又如何能抵禦千萬兵馬這山崩海嘯之勢?
兵沒了,空留一個光桿司令,也守不住大雪山。
故而,帝辛不怕西伯侯參戰,甚至特別希望他插上一腳,到時候就有理由發兵攻打西周,將前世今生,這個最大敵人,一舉消滅掉。
“早些時候,曾有一批刺客,在北伐軍行軍途中,對商王展開過一次暗殺。”姜子牙說道。
狼祖眉頭微微一挑,冷聲道,“沒錯,本祖亦是那刺客之一!”
姜子牙笑道,“這批刺客的陣容,真的是相當豪華,俱是天下間道胎境強者,甚至還驚動了一位知命境大能。可惜,帝子受法力太強大了,又身處商國疆域內,有大商國運和人王氣運庇護他,哪怕是知命境大能親自出手,怕也要被其所傷。”
狼祖默然。
事實的確如此。
大商積累的五百年國運,是何其磅礴?
那是天下億萬臣民的信念之力!是人界正統的標誌!!
可以說,在王朝疆域內,帝辛便是無敵的。
哪怕在王朝疆域外,也沒有幾人是帝辛的對手。
一旦帝辛把疆土,擴充到九州四海,那麼他的實力,將會完成一次極致昇華。
攜統一九州之力,窺破命魂,凝塑仙身,成就陸地神仙境!
“那次刺殺,你們非但沒能成功,反而折損了數位道胎境強者。想法固然是好的,但卻太過於魯莽。”姜子牙道。
狼祖怒道,“你是在嘲諷本祖嗎!?”
姜子牙淡淡道,“在下說的乃是事實。既然暗的不行,那就來明的。”
“哼,好,你說怎麼個明法?本祖倒是想聽聽,你這個西周國太師,能有什麼高見。”狼祖眸光森冷道。
他本就不是一個仁善之輩,若不是看在姜子牙地位尊貴,乃是西周國太師份上,早就一巴掌拍死他了。
此刻,狼祖也顧不得擺出世外高人般的姿態,睜開眸子,瞳孔驟然浮現一抹碧綠色,似飢餓的野狼一般,虎視眈眈。
姜子牙道,“本教師兄太乙真人,有一件寶貝,名曰九火神龍罩,此寶是威力巨大的火系殺器,乃我的師兄太乙真人的鎮山之寶,器靈為九條火龍,而火龍所噴出的火是九道傷害的“三昧真火”可以焚盡天下萬物。若前方戰場得此寶相助,一經施展,便可燒死十數萬的大軍,一戰定乾坤。”
狼祖瞳孔微縮,連忙問道,“你剛才說,你的師兄乃是太乙真人?太乙真人的名諱,本祖有所耳聞,乃是仙界闡教玉虛宮十二金仙之一,道行高深,法力高強。你稱呼其為師兄,那你莫非也是闡教玉虛宮門人?”
姜子牙點頭道,“正是,在下乃闡教教主元始天尊門下弟子。”
狼祖一驚,匆匆起身,對姜子牙拜道,“剛才禮數多有不周,還望道長勿怪。”
姜子牙笑著回禮道,“豈敢。在下雖是元始天尊弟子,但資質卻相當平庸,實在是羞於報出我家師傅的名諱。以免給他老人家臉上抹黑。”
狼祖笑而不語,從姜子牙一進門,就覺察到他的修為竟然連先天不是,心裡自然是輕視至極。
不過一聽說姜子牙竟然是闡教弟子後,心裡震驚的同時,也有一絲懷疑,覺得他是在騙自己。
元始天尊是何等人物?
六界三大教教主之一,仙界巨擘,無上的天道聖人。
麾下弟子,最起碼也得是陸地神仙級別吧?
不過,狼祖卻覺得,姜子牙應該不會騙自己。
一來,他乃西周國太師,一言一行,代表的是西周國臉面。
二來,他也沒必要騙自己,謊言終究是謊言,終有一天會被戳破了,騙自己除了能在這兒得到禮遇外,又不能從自己這裡騙走什麼。一旦得知姜子牙在欺騙自己,那後果就不是他所能承受的了,哪怕他是西周國太師,也必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或許是記名弟子之類的?”狼祖暗忖。
狼祖就收過許多記名弟子,大多數都是他的親傳弟子代他所收,許多記名弟子他連面都沒見過,自然沒有什麼師徒情誼。
可雖無師徒情誼,但卻有師徒之實,有了這層外皮,走到哪都能吃香的喝辣的,沒有人敢怠慢和輕視。
從姜子牙遵從元始天尊法旨,隱瞞身份,進入西周國朝堂,官拜太師後,他就開始殫心竭慮的著手“滅商”大計。
姜子牙覺得,這場北伐戰役,就是一個天賜良機。
一旦能重創北伐軍,那麼商國的國力必定會大大的受損。
不僅沒能如約的攻下大草原,反而半年多的軍事開銷,讓商國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財政,揮霍一空。
賠了夫人又折兵,什麼好處都沒撈著。
故而,姜子牙立即用特殊秘法,聯絡了他的師兄南極仙翁,去向太乙真人借來九火神龍罩,打算商軍出塞時,用此法寶,一戰定乾坤。
因為闡教開始扶持西周國,乃是一件秘而不宣的事情。
姜子牙的真實身份,整個西周國就只有姬昌一個人知道。
就是不想引起截教的注意,才讓法力低微,又頗具才能的姜子牙,進入西周朝堂,官拜太師,成為闡教和西周國聯絡的橋樑。
一旦被截教獲悉,闡教開始著手佈局,秘密扶持西周國,打算對抗截教扶持的大商的話,說不定封神大戰,將會提前開啟,所造成的後果,連元始天尊都把握不住。
因為他才剛剛開始佈局,哪吒還沒有出世,雷震子、楊戩、金吒、木吒等封神之戰的主力,還需要成長。
至少十到十五年之後,才是徹底引爆封神之戰的時候。
“天地為棋盤,眾生為棋子,兩教教主,正在下一盤關乎到教內未來命運的大棋。”姜子牙輕聲道,“此役,我,包括西周國都不會親自出面,一切的一切,都需依靠狼祖和你麾下的子民。”
“若能得仙寶相助,殺滅來犯之敵,不在話下!”狼祖自信道。
姜子牙一拍儲物袋,取出了一件黃金色的罩子。
罩子不過巴掌大,但表面卻流轉著一股赤金色,隱約間,更是透著一股寂滅之氣。
狼祖吸了口涼氣,這是他第一次這般近距離的目睹一件仙寶。
碧綠色的瞳孔頓時泛起一抹貪婪,但很快,這種貪婪就被狼祖掩蓋了下去。
他有自知之明。
這九火神龍罩乃是太乙真人的鎮山之寶,他算什麼東西,敢有懷覬覦之心?
哪怕這九火神龍罩,並非是太乙真人的物品,憑狼祖的修為,也是無福消受。
一旦被知命境大能知曉了,必定會前來討要。
敢不給?當場就滅了你。
仙寶威能固然強大,但狼祖知道,別說是自己,哪怕是知命大能,也無法發揮出仙寶十分之一的力量。
這還僅僅是普通的仙寶,像九火神龍罩這種級別的仙寶,怕是陸地神仙,也要敬畏無比。
“切記,此物需要在最最關鍵時刻使用,一戰定乾坤!不然的話,一旦被商王知曉,你們有這般厲害的寶物,也必定會通訊聞仲,向截教仙人,借寶求助。譬如南征蠻族那次,聞仲就曾親赴火龍島,向焰中仙羅宣,借來了萬鴉壺,不僅破掉了南宮適將軍擺下的九曲蝰蛇陣,更是滅掉了蠻國精銳,一戰克敵,令蠻族失去了與大商對峙的實力。”姜子牙勸告道。
狼祖頷首道,“我會把道長的囑咐,告知給那三個小輩的。”
傳授給狼祖施展九火神龍罩的口訣後,姜子牙便乘著四不相,捲起一片薄煙,往西遁去。
……
……
狼居胥。
赤野望、乞克汗和呼符,出營三百裡,迎接狼祖麾下小童入帳後,便紛紛跪下,聆聽狼祖的法旨。
小童個子不高,臉色白淨而又稚嫩,看似與七八歲小孩無二,但一雙眼眸卻顯得異常深邃。
宣旨時,帳內寂靜無聲。
唯有小童的聲音,悠悠迴盪。
宣讀完畢,三人起身。
小童把九火神龍罩連同法旨,一塊交給了赤野望,讓乞克汗和呼符一陣羨慕。
此舉倒不是狼祖有多看好赤野望,而是覺得赤野望更有大局意識,也是三狄汗國中,實力最強的汗王,由他操控九火神龍罩,可以把這件兵器的威能,發揮到最大程度。
大雪山超然世外,狼祖也一心求道,對於草原的紛爭,並不關心。
不論誰來統一草原,大雪山都永遠是草原人心目中的聖地,而狼祖,也是聖地中唯一的神靈。
又何必費心費神的,去插手世俗的事情?
“老祖說了,九火神龍罩乃是決定這場戰役的殺手鐧,不可隨意亂用,必須在最最關鍵時刻,一戰定乾坤,希望三位不要辜負了老祖的信任。”小童淡淡道。
“請大人回稟老祖,若此戰我等不能勝之,便引頸就戮,殺身成仁!”赤野望沉聲道。
小童拜道,“有勞三位了,保衛大雪山的重任,就全權託付給你們了。”
三人回禮,親自送小童走出了營寨。
騎上一頭古羚羊,小童衝三人揮了揮手,便捲起一片雲霧,朝北遁去。
……
……
佳夢關,總兵府內。
空蕩蕩的大殿內,唯有帝辛一人孤坐在那裡。
他眉頭緊鎖,擰成了一個疙瘩。
眸光炯炯有神的望著擺放在桌子上的一份情報,赫然寫有關於西周國近期發生的事情。
“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帝辛幽幽輕喃,“這麼快,你就成了西周國的太師,相比上一世,可是要提前許多年啊。”
“我國北伐之際,你突然出山,封王拜相,意欲何為?”帝辛眸光似撕裂了虛空,遙看著鎬京方向,望向崑崙,望向麒麟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