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穿越小說 > 天子奶爸 > 第68章 息事寧人全文閱讀

第68章 息事寧人

馬蓮兒話無疑是給了徐玄靈希望,在最為關鍵的時刻點燃了火把,給了徐玄靈一些信心,兩人一番交談過後,夜色漸晚。各自回房歇息去了。

第二天,隴縣的百姓都知道昨兒個來了一位縣令,這縣令年紀輕輕,一來便囔囔著要剿滅隴縣的馬匪,這位年輕縣令不知道上任縣令是怎麼死的,他們還不知道嘛,眾百姓只當這位年輕縣令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做一番大事,相信等他瞭解隴縣的現狀之後,便會跟他們一樣,管他什麼馬匪,只要他們不進城,誰還去主動招惹他們啊。

徐玄靈剛起床,馬蓮兒便端了一碗小米粥過來,馬蓮兒起早時看見那縣衙廚房內還有些剩下的小米,便熬了些粥。

兩人吃完不久,張彪便過來了,恭敬的說道:“大人,縣丞和縣尉正在縣衙公堂等大人呢。”

徐玄靈冷淡的回應了一聲,穿上官服來到縣衙公堂,除了張彪和黃浩外還站著其餘兩人,其中一人穿著紅黑相間的捕頭服飾,頭戴軟腳幞頭,另一人則是與黃浩年齡相仿的中年男子,一身常服模樣的打扮,濃眉大眼,臉上卻總感覺有一股戾氣,跟誰都是這樣一幅的表情,好像與誰都有仇一般。

見到徐玄靈來了,黃浩行過禮,連忙向徐玄靈介紹另外二人起來,“大人這位是本縣的楊捕頭楊林。”

黃浩看了一眼張彪,說道:“這位張彪,大人昨日已經見過了,負責隴縣一些募集訓練鄉勇團練的事宜。”

張彪站出來笑著向徐玄靈行了行禮,那楊林看上去一副老好人的模樣,模樣不過三十出頭,徐玄靈也不知道這樣一副面容溫和的人,是如何會選擇做捕快的。楊林朝著徐玄靈拱手行禮說道:“楊林見過縣令大人。”

說完,黃浩又給徐玄靈介紹起那濃眉大眼的男子,“大人,這是本縣的廖縣尉廖崇光,平日裡隴縣的一些緝盜治安都是廖縣尉負責的”

廖崇光即使面對徐玄靈這個上官縣令,還是之前一樣的表情,廖崇光行過禮,徐玄靈看見這樣奇怪的一人,難免多看了兩眼,黃浩笑道:“大人見諒,這廖縣尉與我等共事多年以來,一直便是這一副鐵面無私的表情,並不是對大人有意見。”

徐玄靈聽後也就沒有繼續在意,揮手說道:“各位都是本官的佐官,都不必客氣了,坐吧。”

眾人聽後一一落座,馬蓮兒則是乖巧的站在了徐玄靈的身邊,徐玄靈坐在公堂之上,一眼掃過在場的眾人,說道:“黃縣丞,昨日本官有些心急,說話心直口快了些,還請不要放在心上,昨日你說剿匪一事還得從長計議,是何解?”

黃浩起身,好像根本沒有將昨日的事情放在心上,釋然的說道:“大人,隴縣的馬匪究其根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若是光憑武力鎮壓,那些馬匪便會如同春草一般,一波接一波,無窮無盡。”

徐玄靈撐著下巴想了一會,問道:“那黃縣丞所說的根源究竟在哪?”

黃浩眼睛雖有疾,心中卻看得透徹,一字一句慢慢說道:“大人初來隴縣可能還不知,這根源有二,其一便是內關最大的馬匪幫,白馬幫。說起這白馬幫便要從黃巢起義說起,黃巢兵敗後其中有一位名叫關章的黃巢手下將領,帶著殘存的黃巢餘部逃到這關內道,搖身一變便成了白馬幫,起初的話還算是相安無事,這十多年來到位從未聽說過他們搶奪打劫附近的百姓和商旅,可近年也不知為何他們開始頻頻在這附近作惡,隴縣這小地方朝廷不管,岐王不管,最後便成了這幅模樣,一些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也紛紛開始加入或者自立山頭做起匪來,若是不把這白馬幫剿滅,有它在,這隴縣的馬匪便是會沒完沒了。”

徐玄靈默默聽著黃浩說完,皺了皺眉,沒想到這其中關係竟還有這等複雜,還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敗軍不如寇,流兵即為賊。黃巢兵敗被殺後,部下也瞬間四處逃散各地,這些殘兵敗將昔日威風凜凜,黃巢一死就如同喪家之犬,沒了去處,搖身一變不是賊寇就是馬匪,那些護唐有功的節度使紛紛向李儇邀功去了,誰還會管一些翻不起風浪的小魚小蝦。可真是斬草不除根,害人又害己。

徐玄靈緩緩舒了一口氣,問道:“那黃縣丞所說原因其二是何?”

黃浩一口氣說了一大段話,稍作停歇了一會,回答道:“其二,便是隴縣自身的原因,隴縣四面環山,耕田甚少,本來就不足溫飽,加上戰亂,賦稅,隴縣大部分百姓苦不堪言,要不逃的逃,死的死,其餘一些沒有辦法才去做了馬匪。”

朱全忠圍困鳳翔退兵後,這鳳翔城百姓所食的糧食皆是由附近州縣所調,這一點徐玄靈是知道的,隴縣距離鳳翔也不算遠,自然也得分撥一些糧食調往鳳翔,隴縣百姓家中存糧本就沒有,原本可以每日兩餐,這一分每日僅僅只得吃一餐,食不果腹,這樣的日子不正是逼著隴縣百姓去做了馬匪。

黃浩一說完,抬頭看了看徐玄靈,徐玄靈閉上了眼睛,一隻手撐著額頭,堂上一片靜悄悄的。

現在徐玄靈知道為什麼黃浩要說從長計議了,按照黃浩所說的確實不是幾日便能將那些馬匪剿滅得了的。

沒過一會,徐玄靈突然睜開眼睛問道:“隴縣西南官道附近,你們可知道有個馬匪村子?”

黃浩沉思了一會,答道:“大人說的可是嘎子村,難道大人的朋友就是被他們所劫?”

徐玄靈點頭道:“正是,他們居然還讓本官帶著銀子去贖人。”

緊接著,黃浩緩緩說了一句讓徐玄靈怒不可遏的話,“大人,以下官之見,大人還是用銀子息事寧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