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解:“此話何意?”
“沒別的意思。”石舜華道。
太子搖頭輕笑:“你跟孤用得著這樣嗎?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孤絕不說你想太多。”
“那妾身說了?汗阿瑪希望五妹嫁到佟家, 五妹卻嫁到蒙古。雖說格日樂圖的某些做法挺不像男人, 可是經過去年那一次,如今守著五妹一人過日子。十三弟前天去看五妹, 回來說五妹比去年胖一圈。
“假如五妹留在京城,去年鬧那一出,京城流言就能逼得她寢食不安。她在蒙古這邊,雖然離家甚遠不假, 可城中除了守城將軍,數她和額駙最尊貴,沒人敢說公主府的閒話。起碼這點就比在京城好。
“再說四妹, 聽十一弟說一直嫌額駙窩囊, 就她那個性子,換成爺這樣的男人, 夫妻倆一天能打八次。得虧額駙沒什麼大脾氣, 看在她嫁去沒幾年添了一雙兒女的份上, 如今她說什麼就是什麼。”
“合適的並不一定適合。”太子若有所思道,“看起來不般配的兩人也許就很適合。”
石舜華點頭:“爺再想想如果把八弟妹和四弟妹換一下?”
“老四的性子犟, 老八的福晉敢像管老八那樣管他,不把人打死,老四也得把人趕回安親王府。”太子都不用想。
石舜華:“如果妾身的性子換成大嫂那樣呢?”
“那她得整天拉著臉。”太子道,“孤若是再對弘晉和弘皙好一點,她得以淚洗面。真不知道老大怎麼受得了她。”
石舜華笑道:“大哥不但受得了,還很喜歡呢。”
“說正事。”太子道, “一旦策凌受封臺吉,要不了多久汗阿瑪就會賜婚,萬一老六真不樂意,嫁過去沒幾年跟後宮那些庶妃似的鬱鬱而終,這樁婚事就沒什麼意義了。”
石舜華:“妾身先前那樣說,真是話趕話順嘴說出來的。並不是因為我知道什麼。”
“孤信你。”太子道,“可是除了小八,孤只有三個妹妹可用,這三人婚後的日子若是不好過,咱們的弘暖和弘晗長大,怎麼也得有一個嫁去蒙古。”
石舜華想到住在隔壁的倆閨女,嘆氣道:“要不等回到宮裡,妾身使人問問六妹?”
“那孤明兒就去找汗阿瑪,儘量把策凌和小六的事往後拖一拖。”太子道。
石舜華:“你跟汗阿瑪說的時候注意看他臉色,汗阿瑪如果覺得您杞人憂天,您就跟他說五妹和四妹的事。”
“孤知道怎麼說。”太子話沒說完打個哈欠。
石舜華見狀,命嬤嬤把趴在她懷裡呼呼大睡的小孩抱回去。
翌日,早飯後,太子瞅準康熙帳中沒外人,就過去跟康熙說策凌的事。
康熙聽太子說策凌不錯,很是得意,正想跟太子顯擺策凌是他選中的人,卻聽太子說六公主和策凌不一定合適,張嘴就問:“太子妃告訴的你?”
“太子妃?”太子楞了一下,“不是,不是。”
康熙:“你怎麼知道他倆不合適?”
太子先說四公主和五公主大婚後的日子,然後才說:“兒臣知道六妹下嫁的意義不亞於四妹,正因為這樣,兒臣才覺得最好先問問六妹的意思。她若是不想去漠北,您把她嫁過去,她和策凌變成一對怨偶,到那時就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
“你們兄弟試過策凌,都說他不錯,小六有什麼不滿意的?”康熙問。
太子:“舜安顏是佟大人的嫡孫,允文允武,一表人才,五妹怎麼不願意嫁給他?”
康熙語塞:“保成,跟朕說實話,是不是有人求到太子妃面前?”
“真沒有。”太子道,“兒臣聽說紅毛子那邊安定了,紅毛子的秉性您又不是不知道,一旦國內安穩就會侵擾邊關百姓。策凌和妻子的感情好,才會幫著朝廷平定戰亂。”
康熙打量太子一番。太子神色坦蕩,任憑康熙打量:“太子妃叫你來的?”
“兒臣昨晚就想過來。”太子道,“只是想起你昨晚喝得有點多,沒好打攪您歇息。”
康熙:“不是朕不同意,是只能小六嫁去漠北。”
“為什麼?”太子不解。
康熙:“當初朕跟佟國維說把小五嫁給他的嫡孫,小五鬧著不願意,為此還請出太后。朕不得不同意。
“佟妃跟朕說把小八嫁給隆科多的兒子嶽興阿,小八自己也願意,朕就同佟國維說別給嶽興阿定親。小六不嫁去漠北,小八和佟家的婚事不能再生變故,你說誰嫁過去?”
“九妹?”太子脫口而出。
康熙瞥他一眼:“小九的生母是個漢人,小六的生母是個滿人,策凌會怎麼想?以為朕對他不滿。”
“這倒也是。”太子說著一頓,“小十呢?”
康熙:“小十如今才十三歲,你叫策凌再等三四年?”
“如果策凌願意呢?”太子道,“汗阿瑪您先聽兒臣說,小六的生母是沒有品級的庶妃,小十的額娘是敏母妃,還是十三弟的妹妹,策凌不見得不同意。”
康熙看著太子笑了笑:“你去問問策凌,他同意朕無所謂。”哪個閨女嫁過去對康熙來說都一樣。
“兒臣昨晚剛跟策凌說是兒臣使胤禛和胤禩去試探他。”太子道,“兒臣替您把這事扛了,今兒再跟策凌說這事,兒臣可拉不下臉。”
康熙:“朕又沒讓你替朕抗。”
太子呼吸一窒:“您打算什麼時候回去?”
“問這個做什麼?”康熙看向他。
太子:“回去後叫太子妃問問六妹和十妹,六妹願意的話,就當兒臣沒說過。您暫時先拖著。”
“保成!”康熙皺眉,“你拉不下臉,朕就能拉下臉?!”
太子想一下:“要不兒臣去叫十三弟問問?”
康熙扶額,無奈地說:“你能說通策凌,這次朕就聽你的。”
“兒臣試試。”太子看著康熙,“汗阿瑪,您沒生兒臣的氣吧?”
康熙嘆氣:“你也是為了幾個妹妹好,朕至於因為這事跟你生氣?京城送來的奏報,看完再去找策凌。”
太子看到那厚厚一疊,頓時感到眼暈:“這麼多?”
“多?”康熙挑眉。
太子一凜:“還好,還好,天黑之前能處理好。”
康熙冷笑一聲,走出御帳,往蒙古各部首領歇息的地方而去。
太子瞧著康熙走遠,衝霍林招招手:“去把十三找來。”
胤祥剛剛用過早飯,太子這麼早找他,胤祥以為有什麼急事。匆匆到康熙帳中聽太子說完他的打算,胤祥的眼睛都直了:“太子二哥,您昨晚沒喝多少啊?”
“孤清醒得很。”太子道,“又不是真把小十嫁過去。孤的意思萬一小六不願意去漠北,再換成你妹妹。”
胤祥嗤笑:“六姐不願意,就得我妹妹去,憑什麼?!”
“別以為孤不知道。”太子道,“你去年就開始幫十妹挑額駙,今年也沒閒著,整天上躥下跳比孤還忙,挑出合適的人選沒?”
胤祥語塞,臉上的嘲諷消失殆盡:“身份差不多的,不是長得太磕磣就是不成器。有幾個像樣的,可是身份又太低。要不就是比十妹大好幾歲的。”
太子合上一本奏摺,又翻開一本,邊看邊說:“策凌呢?”
“策凌如今還不是臺吉,聽說他阿瑪已把部落交到他手上。”胤祥道,“他又在京中學習好些年,學識武功自然都沒得挑。”
太子:“那你還有不滿意?”
“可是他想著娶六姐啊。”胤祥皺眉道,“他縱然再好,我妹妹也不能撿姐姐剩下的。”
太子瞥他一眼:“策凌從未見過六妹,都不知道她是黑是白。汗阿瑪只說把六妹嫁到蒙古,沒說嫁給誰,這怎麼能叫剩下的?再說了,孤說萬一,萬一六妹也想嫁給策凌,還真沒你妹妹什麼事。”
“那你把我叫過來做什麼?”胤祥問。
太子:“當然是你去問問策凌,是不是只要公主娶誰都行。”
“合著在這兒等著我?”胤祥驚叫,“你,你可真是我的好二哥。”
太子:“策凌若是說他的婚事但憑汗阿瑪做主,你就直接回來。如果他覺得娶敏妃的閨女比娶庶妃的閨女好,孤就叫你二嫂去找六妹問個清楚。”
“我妹妹自然比六姐好。”胤祥道,“這事不用問,有腦子的都知道該選哪一個。”
太子輕哼一聲:“你妹妹才十三歲,策凌選你妹妹,至少得等三年,他這麼大的人等三年,搞不好會憋出病來的。”
“憋出病?”胤祥眨眼,“怎麼會憋出病?”
太子:“身邊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
“為什麼沒?”話說出口,胤祥猛然想到昨兒策凌那副慫樣,“怕二嫂?他在漠北,就算二嫂想過去,離那麼遠也沒法過去。”
太子:“事實上他的確怕你二嫂。行了,該說的孤都說了,去不去問隨便你。沒事了,你回吧,孤這裡還有很多事。”
胤祥見御案上還有很多奏摺,起身出去。
“汗阿瑪找你何事?”胤禩過來問。
胤祥往後看一眼:“汗阿瑪不在。”
“太子自己?”胤禩見他點頭,望著不遠處的御帳,“以前都是太子二哥把無關緊要的挑出來,要緊的由汗阿瑪批閱,如今汗阿瑪當甩手掌櫃了?”
胤祥:“都打算立太孫了,也該讓放手給太子二哥。八哥找汗阿瑪有事?”
“沒什麼要緊的事。”胤禩是去給康熙請安,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事要他辦,“你的意思是太子找你?”
胤祥把太子說的話敘述一遍,就問:“你覺得太子二哥的主意怎麼樣?”
“策凌不錯。”胤禩道,“昨晚喝的步履不穩,還能記著把大膽的丫鬟推開,換成我也不一定能做到。你倒不妨去問問。”
胤祥皺眉:“顯得皇家女嫁不出去一樣。”
“我和你一起去?”胤禩笑著說。
六公主是胤祥的姐姐,十公主是胤祥的妹妹,但人心都是偏的,一個是攏共沒見過幾次面的姐姐,一個是看著長大的妹妹。
十三皇子雖然覺得這事有點丟臉,還是隨胤禩去了。
策凌昨晚從太子那裡回到帳中,立刻命侍從把帶來的丫鬟全部送走。隨即又到他阿瑪那裡說一聲,回來洗洗躺下,已到子時。
辰時醒來,用了早飯就在帳中待著,不見康熙或者太子宣他,策凌松了一口氣。然而這口氣剛下去,侍從稟報,八貝勒和十三皇子到了。
策凌眼前一黑,好想昏死過去,沒完沒了了?
胤禩見策凌一臉尬笑,表情不變,像見到親兄弟一樣拍拍策凌的肩膀:“昨晚得罪了。”
“沒,沒什麼。”策凌頭皮發麻,還得佯裝淡定,“換作是我也一樣。不知道八貝勒和十三爺找策凌有什麼事?”
胤禩道:“不是什麼大事,你別緊張,誠實回答就行了。”
果然沒好事。
策凌笑道:“十三爺請說。”
“我也有兩個妹妹,你知道嗎?”胤祥問。
策凌點頭:“您繼續。”
“我妹妹也到了嫁人的年齡。”胤祥道,“聽說汗阿瑪還沒決定把誰許給你,只是六姐年齡最大,才最先想到六姐。
“我琢磨著以你如今的身份,極有可能把我妹妹許給你。所以就過來問問你是怎麼想的。你如果鐘意六姐,我直接去跟汗阿瑪說,別思前想後,趕緊把這事定了。你如果覺得娶誰都無所謂——”
“有所謂,有所謂。”策凌連忙說,“無論是誰我都會以誠待她。”
胤禩險些笑噴:“說了別緊張,瞧你嚇的。漠北離京城太遠,而我們的姐妹又很少,所以才這麼在意她們的額駙。你只要順著自己的心回答就行了。”
“是太子還是太子妃叫你們來的?”策凌問。
胤祥和胤禩互看一眼,兩兄弟“撲哧”笑出聲。
策凌一臉茫然:“我,我問錯了?”
“太子妃二嫂不知道我們過來。”胤祥道,“我是作為一個哥哥來找你。”
策凌卻沒敢放鬆:“皇上跟我阿瑪說我還小,別急著給我定親,我們就猜出來了。”
“你怎麼這麼肯定?”胤禩問。
策凌:“皇室嫁女至少得提前一年多定下,否則太倉促內務府沒時間準備妝奩。可六公主如今已十九歲還沒定親,顯然是因為我。”
“所以你沒想過其他人?”胤祥道,“只把六姐當成你妻子。”
策凌點了點頭。
“那行,我回去就跟汗阿瑪說。”胤祥有點失落,“你可要好好對我六姐。”
策凌小聲說:“我也不敢對她不好。”
“你說什麼?”胤禩沒聽清楚。
策凌:“我說,必須好好待她。”
胤禩瞥他一眼,出去就拍拍胤祥的肩膀,“別不高興了。和十妹年齡相仿的蒙古子弟沒有合適人選就往上找,十七八歲的也行。”
“你說汗阿瑪為什麼非把閨女嫁來蒙古呢?”胤祥抬手擋住刺眼的日頭,“大清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大清。”
胤禩:“不把公主嫁過來,紅毛子擾民,蒙古一眾可不會主動出兵。”
“大清人口眾多,也不是非得蒙古人才行。”胤祥道,“漢人喜歡安定的生活,不喜歡戰亂,他們弓馬嫻熟了,上陣殺敵不比蒙古人差,還比蒙古族人好管。”
胤禩望著大大小小的蒙古帳篷:“你說的汗阿未嘗不知,可是漢人念舊,不會離開故土來到邊關的。除非在老家活不下去,不得不去別處討飯。更何況蒙古包,咱們都住不習慣,更別說漢人了。”
“今年黃河下游有沒有發洪水?”胤祥突然問。
作者有話要說: 每週都有兩天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