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朕是在開玩笑。”停頓一下,沒等十五貝勒開口, 又說, “朕倒是想一炮打到倭國,可惜連朝鮮都打不到。”
“嚇臣弟一跳。”十五貝勒放鬆下來, “臣弟明明記得以前的子母炮只能打一二裡。”
胤礽:“戴梓說這次能打十多裡。”
“戴梓是誰?”十五貝勒問。
翌日下午,未時四刻,康熙從天津衛乘船抵達蓬萊,上岸歇息一會兒, 戌時左右抵達萊州府境內,明萬歷年間修的碼頭——青島口。
正值寒冬,參與此次演練的八旗子弟直面大海絲毫不覺得冷, 且神情雀躍, 恨不得臘月初四是明天。可惜明日是臘月初一,他們還得再等幾天。
弘晏和弘曜走之前已經知道此次演練胤礽不會過來。正因為胤礽不在, 哥倆還有一個任務——好生照顧康熙。
戴梓是康熙親自下旨貶去盛京, 胤礽不聲不響把他弄來, 如今又製出一種火炮,一旦試成功, 戴梓的大名傳遍軍中,康熙臉上無光。
當著戴梓和將士們的面,康熙或許忍著。回去之後會不會氣暈過去,胤礽還真不能保證。正因為不知道會把他爹給氣成啥樣,胤礽才沒敢過去。
臘月初四日上午,海上風平浪靜, 三聲禮炮,水師起錨,直直地往東南方向而去。辰時三刻,海面上傳來震天般的響聲。
位於朝鮮本土正南端的奎爾帕特島上的旗人紛紛走出家門,不見船隻卻看到海鳥亂飛,連忙去知府衙門稟報此事。
奎爾帕特島上原本是荷蘭人在管,胤禔等人早年去倭國時經過此島停下來歇息時,荷蘭人不準大清將士上岸。
胤禔抓個島民詢問,得知這個島上的原住民是朝鮮人,而朝鮮是大清附國,這個島按理來說也屬於清廷管轄。鳩佔鵲巢把主人往外趕不說,還把主人當成侵略者,可把脾氣火爆的胤禔氣得不輕,直接命士兵架炮轟島。
島上的荷蘭人見狀,連忙“完璧歸趙”。後來這個島就屬於在海上討生活的八旗子弟的落腳點。
京城米貴,居大不易,最近幾年八旗子弟乾脆把家搬到島上。由於島挺大,八旗子弟也不會種地,就沒把朝鮮百姓趕出去。
隨著島上人口增多,朝廷便在此設府,朝鮮百姓無需擔心洋人三天兩頭過來燒殺搶掠,倒是樂意受清廷管轄。
島上的旗人聽到炮火聲,島內的朝鮮百姓也聽到了,旗人跑到知府府,就看到朝鮮百姓正跟知府比劃。
前來報信的旗人挑一個朝鮮族士兵問:“他們在說什麼?”
“洋人打來了。”來自奉天府的朝鮮族士兵問,“不是洋人吧?”
旗人睨了幾個朝鮮百姓一眼:“慫貨!還沒到跟前就放炮,這麼打草驚蛇的做法,肯定不是洋人。”
“不是洋人更好。可是本官也沒接到朝廷的詔旨,也不可能是朝廷水師。”知府一邊說一邊命島上的兵丁集合禦敵。
身著棉甲的士兵走到胤祉身邊稟報:“十四爺,再往前走的話,得明天下午才能趕回去。”
“離奎爾帕特島還有多遠?”胤禎問。
士兵:“還有一百裡。不過,現在已經酉時了。”
“傳令下去,儘量爭取天黑下來之前登島。”胤禎道,“在島上歇一個時辰再回去,明日一早能趕回去。”
士兵掐指一算,根本不可能,最快也得明日晌午。可是他今兒晌午只吃個半飽,能到島上歇息一個時辰,吃頓飽飯也好,便出去傳達命令。
康熙看著天黑下來,水師沒有回來的跡象,便把弘晏和弘曜找來:“老實跟朕說,這次除了演練,是不是還要別的任務?”
“什麼任務?”弘晏問出口,猛地反應過來,“您不會以為汗阿瑪想趁機拿下倭國?倭國雖小,倭國人不少,六條船就想把倭國打下來,根本不可能。”
康熙看了看他:“沒騙朕?”
“孫兒不敢。”弘晏道。
康熙:“你十四叔走的時候,朕仔細觀察過船吃水量,憑船上那些人,根本不可能那麼深。船上有不少火器吧?”
“一條船四枚火炮,至於有多少炮/彈,孫兒也不清楚。”弘晏實話實說,“孫兒到的時候,神機營的士兵以及在船上。”
康熙盯著他,瞧著弘晏和弘曜神色坦蕩,算是相信他的話,不過康熙還有個疑問:“這次的火器的確比神機營以前做的威力大,皇上從哪兒找的人?”
來了!
弘晏早已做好準備:“孫兒說之前您得先答應孫兒,無論聽到什麼都不能生氣。”
康熙眼皮一跳:“朕就知道皇上又有事瞞著朕。說吧,朕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脆弱。”
“神機營的兵丁說,這次的火器如果成功了,可以打十五裡。您沒聽錯,比咱們先前最好的火器多十里。”弘晏道,“製出那種火器的人原本是皇額娘莊子上的工匠。您別這麼驚訝,他們不會做火器,是戴梓教的。”
康熙下意識問:“戴梓這個名字朕怎麼這麼耳熟?”
“南懷仁。”弘曜道,“您還有印象嗎?”
康熙想到了,不禁睜大眼:“戴梓還活著?”
“不但活著,還活的好好的。”弘曜道,“南懷仁恐怕做夢都想不到,戴梓還會回來。”
遺忘的記憶重新回來,康熙揉揉額角:“他什麼時候回來的?”
“去年。”弘曜道,“慶德舅舅去盛京把他接回來的,除了當日去的幾人和汗阿瑪,沒人知道戴梓回來了。
“孫兒也是最近才知道。戴梓之前一直住在神機營。汗阿瑪跟戴梓說過,什麼時候做出新火炮什麼時候重見天日。”
康熙挑眉:“怕朕生氣?”
“不是。”弘晏道,“逼戴梓一把。”
康熙冷笑:“你汗阿瑪真是越來越能耐,欺上瞞下,軟硬兼施,這些歪門邪道都是跟誰學的。”
“汗阿瑪是您手把手教出來的,您問孫兒?”弘晏很想笑,“您問錯人了。”
康熙噎了一下:“朕從未教過他這些。”
“那就是汗阿瑪自個長歪了。”弘晏的表情卻不是那麼回事,“皇瑪法,天色已晚,先用晚膳吧。您有什麼想問的,吃了飯再問孫兒。”
康熙瞥他一眼:“朕問你們,你們也不會老老實實地說,算了,不問了。晚上吃什麼?”
“海鮮宴。”弘晏道,“從海里撈出來就煮,十分鮮美。”
戌時兩刻左右,康熙吃個八分飽,打算出去消消食。在海上演練的水師也抵達奎爾帕特島。
島民虛驚一場,得知朝廷試新火器,被洋人侵擾怕了的朝鮮百姓很是開心,紛紛拿出家裡的海產犒勞演練的水師。蓋因清廷越厲害,他們就越安全,不用整日擔心受怕。
胤禎卻不怎麼高興。
新的火器沒達到預期,只能打十一裡。而經過這次急行軍,胤禎發現船太慢,非常耽誤事。回到京師,胤禎三樣兩句說完此次演練經過,就忍不住向胤礽抱怨。
胤礽倒是沒注意這一點,便問胤禎:“你是怎麼想的?”
“做船啊。”胤禎脫口道,“新火器的射程比子母炮遠,威力也厲害了,可是如果洋人的船一個時辰能行三百裡,咱們的火器就算比現在厲害兩倍,也打不到偷襲的洋人。”
胤礽問:“咱們的船一個時辰走多少裡?”
“六七十裡。”胤禎道,“不過,三百裡只是臣弟打個比方,臣弟也不知道洋人的船有多快。”
胤礽:“朕會命人去核實這件事。還有別的問題?”
“水師的伙食不行。”同去的胤峨說,“俸祿是全軍最低,伙食更是沒法跟豐臺大營比。臣弟覺得應當提高水師的俸祿和伙食。”
胤礽轉向胤峨:“水師將軍向你們抱怨了?”
“說了幾句,不過是隨口那麼一說。”胤峨道,“如今能對咱們構成威脅的那些人都是海上來的,臣弟才覺得應該重視水師。還有一點,水師的俸祿高了,水師才能壯大。”
胤礽沉思片刻:“朕考慮考慮。”
“有什麼好考慮的麼。”胤禎不懂,“要想馬兒跑得快,就得讓馬兒吃得飽。”
胤礽瞪他一眼:“你以為水師只有天津衛和山東那幾個兵?從東北到南海,還有臺灣省,水師人數看起來不多,加一塊並不比地上的兵丁少。
“普通兵丁的月錢加十文,水師提督加一兩,你給朕算算每年得加多少俸銀。”頓了頓,“這麼大的事朕不跟群臣商議,趕明兒就得傳出朕獨斷專行。”
胤禎語塞。
“那就多抄幾個貪官唄。”默默旁聽的弘晏突然開口。
胤礽扭頭看過去,似笑非笑:“你倒是會給朕出主意。”
“雖然內務府被四叔清理一遍,戶部也查了,育嬰堂也整頓的七七八八,看起來沒貪官了。”弘晏道,“據兒臣所知兵部的問題挺嚴重,正好藉此整頓兵部。”
胤礽盯著他:“比如呢?”
“兒臣的舅舅傅達理說過一次,兵部的賬目很亂。”弘晏道,“他到兵部有三年了,如今還沒弄清兵部的水有多深。”
作者有話要說: 兩百章了,感覺好快又很慢e=(?o`*)))唉
ps:
再過一週投票就結束了,有月石還沒投票的親們,月半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