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玄幻小說 > 娛樂圈御廚 > 第十九章全文閱讀

明天要去參加晚會了,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天很可能要面臨作息不定、三餐不繼的情況……

楊柳一大早起來了,開始準備年貨中的倒數第二環:點心。

過大年,光有菜沒點心可怎麼行!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窮,往往那雙相貌已經模糊了的父母要咬好長時間的牙才能狠心割一小條肉。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會出現全家人圍坐一起其樂融融的場面:肉拿回家,勞苦功高的父親一點,全家的寶貝蛋弟弟一點,母親、她,還有那幾個骨瘦如柴的小妹妹,則只有眼巴巴看著,嘬著筷子尖嘗味道的份兒……

大年夜總是熱鬧的,但凡手裡有點餘錢,小孩子們總會被打扮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手裡攥著幾塊糖果,拎著三兩只焰火,呼朋引伴的跑遍全村。

可楊柳,在跟著師父之前,卻從來不知道甜是個什麼滋味。至於那些煙火鞭炮,也只有等人家放完了,她帶著妹妹們偷偷摸摸的跑過去,小心翼翼的撿拾其中因為捆綁的不結實而沒被點燃的。

然而算是這樣,撿回來的爆竹也需要先上繳,再由父親分派,而其中絕大多數的情況便會是,爆竹最終全部到了弟弟手中……

於她而言,糖果、鞭炮,甚至更奢侈的點心盒子,都只存在於道聽途說和不斷的想象中……

也許是童年種下的執念,長大之後,楊柳每逢過節都會無比堅定的準備大量點心盒子,乾溼中外,或精緻或樸素,哪怕是自己不吃,她也想要看到吃的人臉上露出幸福和滿足。

她深刻的厭惡,甚至是憎恨著一無所有的新年!

薩其馬、老婆餅、小麻花、棗花酥、麻醬燒餅、蜜三刀、豆沙酥餅和麻團,如果她來的再早一點,該提前去收取一些乾淨的花瓣,或者進一步將它們加工成黏稠香醇的花瓣醬膏,做些個玫瑰酥餅、桃花酥餅、桂花酥餅等等花瓣點心,既好吃又好看。

她四點多起床了,點了燈,在漆黑一片的大背景下挽著袖子忙碌。

外面一片靜悄悄,沒有一點人聲響動,薄薄的一層玻璃,將屋裡屋外分割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先煮紅豆,等豆子差不多爆裂開來,倒掉水,重新加入冷水再煮,而倒水的過程中,豆皮也去了個七七/八八。

在紅豆慢慢由生轉熟的過程中,把紅棗洗淨,趁著溼潤去核,將乾淨的棗肉放入籠屜蒸熟。蒸棗泥是很快的,起鍋之後,根據棗子含水分的多少適當新增溫水,放到鍋子裡加糖,慢慢攪拌、翻炒,分幾次先後放入植物油,最終變成黏度和甜度都合適的棗泥備用。

等棗泥做好,紅豆也差不多了,把豆子撈出,用力擠壓出多餘的水分,之後用粗紗布過濾幾遍,真正做到細膩無匹。

前陣子楊柳遇上一批好鴨蛋,本著好東西可遇而不求的金科玉律,她毫不猶豫的將剩下的小一簍盡數包圓,拿回家查了下,足有一百八十多個,然後足足醃了三壇,昨兒出油了,都煮熟了放到冰箱,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切。

她想了下,去剝了八十顆黃燦燦紅豔豔,全身冒油的整蛋黃出來,準備一會兒再烤一點大團圓的豆沙蛋黃酥球。

要說烤箱這東西,還真是個好幫手,比她以前用慣了的土烤爐方便了不少,只要不是需要煙燻等特殊手法的,真是省了大力氣。只要放進去不用管了,溫度、時間,都是恆定自動的,然後你能去專心做別的事,到時候聽見“叮”一聲脆響,成了!

華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曾經出現過的美食不計其數,已經失傳了的暫且不提,光流傳至今的足夠令人拍案叫絕,每一次做甜食,楊柳都能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薩琪瑪做起來特別好玩,有點像小孩子捏泥巴的時候搓出來的長條,它的那個糖漿特別有講究,要用麥芽糖。糖漿熬到能用筷子扯出絲線差不多,然後把條兒放進去裹糖,順便撒一點葡萄乾。

稍微放涼之後,放到塗了油的大平盤裡壓實,然後切成小塊可以了。

棗花糕用酥皮捏成花朵的形狀,每一瓣中間都夾著厚重的棗泥餡料,分量十足的同時卻又因為造型的緣故極盡靈巧。

麻將燒餅每揉制一次抹一層芝麻醬,這個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既要將醬均勻的攤開到每一個角落,又要保證裡面的餡兒不漏出來……

忙活到八點半,秋維維過來了,一進門被“漫山遍野”的勝利果實震撼,一度出現了失語現象。

“你來啦,”楊柳從廚房裡探出腦袋來,“正好,幫我折二十個盒子吧。”

上個月她從上訂購了幾百個紙盒,方的扁的長的圓的,造型簡單外形古樸,都是預備以後送人的。

加上臨時決定的豆沙蛋黃酥球,一共九種點心,正方形的盒子裡放四種,圓形的盒子裡放五種,每一種都放五個,一份兩盒。

楊柳細細的列了名單,又找秋維維反覆確認,確保無一遺漏,包括以前合作過的導演和編劇,最近認識卻相當投緣的周南、陳蔚然、呂瑩等人,根據親疏遠近分送不同數量。

同住望燕臺市的,秋維維直接開車拉著楊柳親自送上門,住得遠的,都選擇當天到的航空快遞,力求不出差錯。

秋維維自己拿了個最大頭,想吃多少隨便拿,美得合不攏嘴,勤勞的小蜜蜂似的,拐彎的時候都漂移!

最後壓軸送給江景桐,楊柳親自拎到辦公室去,他當場很給面子的開啟,然後給予高度贊揚,“喲,你還會做點心呢,這麼多種?”

楊柳對自己的廚藝那是無比自信的,當即指著講起來,“這幾種不說了,一看知道是什麼,這個裡面是豆沙的,這裡面是芝麻醬的夾層,下面那個盒子裡圓球的那個,是蛋黃豆沙的。除了蜜三刀之外,都不太甜,你應該也能吃得慣。”

頓了下,她又笑著說,“雖然越早吃口味越好,不過多少都能放幾天,要是你哪天懶得出去吃飯,早晚飯用這些都能打發了。”

江景桐點頭,小心的蓋上盒子,“會的不少,以後開個點心鋪子都夠了。”

東西雖小,但重在心意,最關鍵的是,他從楊柳眼中看不到絲毫算計,有的只是分享美食的快樂,甚至還有些關心?

無論如何,他還挺享受這種感覺。

經過前幾天吃飯那件事,兩人的關係又增進不少,單獨相處起來也很融洽了,多多少少有了那麼點兒朋友的意思。

十多分鍾後出來,秋維維看她的眼神帶著戲謔,“呦,和好了?聊了挺久啊。”

楊柳讓她說的莫名不好意思,“什麼和不和好的,要過年了,總得寒暄幾句吧?難不成你還讓我開門之後丟**包似的扔下跑?!”

東西發出去之後,廣大人民群眾反響普遍比較熱烈,周南當晚打過電話來了,“嘿還真有你的啊,了不得,那個豆沙蛋黃酥,比我們家妞妞拳頭都大,她一個人雙手抱著,愣是把一個給啃完了!完了之後還要,把我跟你嫂子給逗得!”

周南的閨女妞妞也快兩歲了,小姑娘胃口很好,別人家的小朋友還在被家長端著飯碗圍追堵截的時候,她能乖乖埋頭吃飯了,特別招人喜歡,圈兒內有名的萌寶。

兩人簡單的聊了幾句,周南一句話進入正題,“我這個時候給你打電話呢,其實是有點正事兒商量,前兒我突然得了個點子,準備籌備拍一部電影,想請你跟我一起搭戲。”

楊柳一聽,先是榮幸,後是緊張,“我能行嗎?要不您先說說看?”

周南笑,隔著電話都能聽見他拍大腿的聲音了,“你準行,除了你沒更合適的人了!劇本雖然沒全寫完,不過大體的故事梗概和前幾場都出來了,等會兒我給你發個郵件,你先看一下,一準兒行!”

中間他似乎抽空喝了口水,又繼續道,“你不是三月份要跟老馮合作麼?最晚最晚七月底也完工了,咱八月開工,絕對不耽誤!”

這劇本還沒寫出來呢,他已經划算到那兒了,考慮的確實夠長遠的。

講真的,給到七月底也是很寬鬆了,這些個期限都是算的主演進度,再加上一點可能出現的後期補拍情況,中間很多水分。而楊柳畢竟只是個女二號的三號演員,戲份並不特別多,真要抓緊湊一點的話,頂多仨月夠了,估摸著五月底六月初能個人殺青。

周南這麼熱情主動,說的還那樣肯定,楊柳也被他帶起了幾分好奇,接到檔案開啟看起來。

一看,她笑了,周南還真沒說假話,這角色確實適合自己!

故事梗概如下:

男女主角是父女關系,他們家往上數三代都是知名廚師,算是烹飪世家,年輕的女兒也從很小的時候展露出傑出的天賦,一切看似都非常順利。

原本父親打算按照老規矩,也把女兒培養成廚師,誰承想,有一天女兒卻明確告訴他,“我才不要當廚師,土死了,我要做蛋糕師!”

放著祖傳的手藝不學,卻要捨近求遠的學那些外來貨,父親無法接受,父女間爆發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爭。

中間故事的發展非常曲折,女兒以旅遊的名義跑去國外觀看國際蛋糕師比賽,結果因為沒有外出經驗差點回不來,幸虧父親有所察覺,緊隨其後的跟了過去。兩個人見面後難免又是一通大吵,女兒任性跑走,父親趕著去追,因下雨路滑在街口摔倒,險些被車撞,雖然沒有大礙,但手臂脫臼,要休息好長時間,祖傳的飯館因為主廚受傷被迫暫停歇業……

最後當然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的大團圓結局,父親嘗試著理解新事物,女兒接手飯館,在保留原有風味的基礎上開發新菜品,擴大客源,老飯館又重新煥發出了活力……

竟然是一部關於廚藝傳承的電影,那一定得拍啊!

看完之後,楊柳立刻給周南回了電話,迫不及待的說,“拍拍拍,周哥,一定要拍啊!”

周南一副我早料到的口吻,言語間不失得意,“那肯定的,我都划算好了。”

其實很早之前,他隱隱有了這個念頭,不過那時候的理念還都不太成熟,他總覺得中間還缺了哪個環節,一直被壓在心底。直到後來楊柳對全國觀眾展示了她的驚人廚藝,周南又跟她在私底下見了面、前後兩次確認廚藝之後,缺失的一環被補齊,心中那個模模糊糊的計劃最終成型。

廚師,尤其是華國廚師,其實眼下正面臨一種比較尷尬的處境:

老一代廚師逐漸淡出畫面,可新一代的廚師後備力量卻遠遠不能跟以前相提並論,不管是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於技術不斷追求上進心沒了,甚至連數量也急劇縮水。

又跟楊柳東拉西扯幾句,周南的語氣才逐漸嚴肅起來,“其實一開始《露一手》剛播出那會兒吧,我是拒絕相信的,不過陳蔚然私底下跟我反覆保證了節目的真實性……”

一個年輕漂亮的小姑娘,還是個光鮮亮麗、日進斗金的演員,她能會廚藝?哪怕是會,她難道還能真的喜歡麼……

“為什麼要設定父女這樣一個人物關係絡呢,我考慮的也有幾個方面。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不要說小姑娘了,是男孩子,年輕的男孩子也沒有太多人喜歡學習中餐烹飪了,尤其文化水平越高的人這種觀念越強烈,他們一般都覺得,都下這麼大工夫接受高等教育了,再去後廚顛大勺多丟人?所以現在有一個很尷尬的局面,一種很錯誤的觀念:廚子都是沒文化的人才會去做的髒活兒累活,這個我覺得特別不對。”

說到這裡,周南隔著電話笑了幾聲,“當然,我不是在為自己辯駁啊,事論事而已。”

早些年周南因為生活所迫,高中還沒上完輟學了,當了幾年廚師之後覺得不行,還是想讀書,拿著賺的錢琢磨著考大學,結果文化課成績慘不忍睹,卻因為出眾的表演天賦被沙裡淘金……

楊柳並沒附和,也沒否認,因為現實情況確實如此,哪怕經過了千百年,這種觀念也並沒有改變太多。

頓了下,周南繼續侃侃而談,“你看西洋文化啊,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入侵特別厲害,拿餐飲來說,多少小年輕放著營養豐富的中餐不吃,非跑去花大價錢吃洋垃圾?”

年會上剛被西餐荼毒過的楊柳頓時心有慼慼,一萬個贊同,那些帶著血絲的牛肉、黏糊糊煮不爛的麵條……有什麼好吃的?!

“為什麼,他們覺得洋氣,時髦!”周南用帶點調侃的語氣敘述頗為嚴肅的話題,“像我劇本裡寫的這個小姑娘,哎,我不想學做中餐,煙熏火燎的,又累,不幹!要學學西餐、西式糕點,那個多高階大氣上檔次,對吧?你那個已經過時了,老觀念。”

楊柳被他的語氣逗得噗嗤笑出聲,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在聽單口相聲呢,這口才!

“所以說,”周南隔著電話比了個手勢,試圖進一步傳達自己的理念,“我想表達的不僅僅是兩代人的觀念衝突,更多的還有傳統和現代、本土和外來,一種情懷,一種文化衝突。父親呢,代表的是固執的堅守傳統的一類人,而小姑娘代表的是現代很普遍的一種價值觀,當然不是說父親那種固步自封的觀念對,但像小姑娘那種哎老東西我全都不要了,統統拋棄,我覺得更可悲。”

“拋棄傳統,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因為傳統是什麼啊,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它的根,根沒了,什麼都沒有了……”

自始至終,周南的語氣都很平靜,語速不快,音量也不高,更沒有刻意強調自己是多麼多麼的國,有著維護祖國傳統文化的強烈熱情……但楊柳是覺得很感動!

他甚至從頭至尾都帶著滿滿的玩笑和俏皮,彷彿只是在用最不經意、最漫不經心的方式敘述一個無關緊要的事實,然而楊柳還是覺得心潮澎湃,胸腔內有什麼滾燙的東西不斷叫囂著,好似下一秒鐘會呼嘯著撲出來。

來這裡之後,她不得不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海量的,在自己看來匪夷所思甚至完全無法理解的新鮮事物,並且不能被任何人看出不對勁。而同時她又很悲哀的發現,以前很多對她而言無比重要的存在,在她看來理所應當的東西,早已經被否定,被厭倦,被徹底遺棄……

而現在聽了周南的話,她卻又開始覺得,某種深刻在自己骨髓裡的東西,某種令她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難以入眠、又無法對人訴說的辛密,被人肯定了……

一句話:她徹底對周南轉粉!

楊柳迫不及待的想要把這部戲安排到自己的行程中去,於是跟周南結束通話後打了秋維維的電話,然而沒打通。

隔了幾秒鐘再試一次,還是不通!

楊柳著急上火的抓了抓頭髮,決定還是直接聯絡大老闆,反正她已經決定要接這部戲了,秋維維的意見完全構不成任何干擾,如果江景桐也不反對的話【即便反對也要努力說服!】,她要趕在周南睡覺之前告訴他自己的決定!

接到電話的時候,江景桐正在家……吃點心,她送的點心。

江先生吃的還挺歡樂挺滿足,覺得味兒正料足,外形也漂亮,哪怕蜜三刀的甜度真的超出自己的接受能力,但總體感覺真的非常棒。

最關鍵的是,它們不像西式糕點那樣有著纖細絢爛的外表:男人吃起來總覺得怪怪的,踏踏實實,挺好!

甚至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家裡進食液體飲料之外的東西,感覺,很奇妙。

也許吃甜食會讓人心情變好的傳聞是真的,反正跟楊柳講電話的整個過程,江先生的語氣都十分溫和,臉上也掛著淡淡的笑容。

“周南?哦,那豈不是專門為你量身打造的角色?”江景桐說道,“既然你這麼喜歡,如果檔期不衝突的話,接了吧。”

周南不管是人品還是專業能力都是值得信任的,楊柳能接到他的邀請完全可以稱得上榮幸,江景桐自然沒有反對的道理。

楊柳一聽,心頭大石落地,滿口道謝,“真的嗎,那太好了,我馬上跟周哥說!”

隔著電話都能聽出她語氣中的雀躍,江景桐忍不住也跟著笑起來,“不要著急,你這方面暫時不要對外公開,稍後我跟秋維維講一下,後續的合同方面讓她跟進。”

楊柳連連點頭,“謝謝江總,片酬什麼的倒在其次……”

江景桐覺得吧,這個稱呼,略略的有那麼點兒刺耳。

“還叫江總?”他說,“果然還是生分了啊,以前都喊江哥的。”

以前的楊柳確實是喊江哥,甚至因為她天生那種沒心沒肺到了有點兒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性,但凡見了比自己大的,也不管大多少,女的一律叫姐,男的統統喊哥,絲毫不在意對方樂不樂意……

楊柳想了下,感覺最近兩人的關係確實緩和不少,叫聲哥,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江哥。”她從善如流的改了口,順道再次感謝。

江景桐只覺得蜜汁舒爽,和顏悅色的囑咐,“倒不用感謝,只要你身體健康,努力工作好了。”

當然,隔三差五的請我吃點東西,那更好了!

更當然,江先生是不會說出口的……(.tx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