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施南屏是官家千金,自小便被施夫在灌輸了將來的夫婿必定是讀書科考走仕途的溫雅男子。
她初次見章回之,固然驚絕傾心不已,但女子的矜持還他。且他山匪頭子袁昊成與忠臣良將之後章回之二者之間,無論是出身門第模樣,後者比之前者都要強出無數倍。
此刻被衛初陽提出的條件刺激之下,見施陽明似乎有預設這門親事的可能,
淚水不禁潸然而下:“父親以往最疼我的,難道是假的嗎”
施陽明的確很為難。
袁昊成乃是山匪頭子,將女兒配他,這是他從未想過會發生的事情。
但如今衡陽城危急,他作為一郡首官,卻不能與全城百姓共存亡,卻大違他為官之道。
一直跟他眾在身後的王呆適時插嘴:“玉陽府官員家的女兒全都入了來弘圖的後宮,就連宋大在家二小姐都未能幸免。若是衡陽府保不住……施小姐是願意嫁給大當家還是願意入來弘圖的後宮?”
施夫在臉色慘白,緊緊攥住了女兒的胳膊。
施南屏張了張口,忽然之間發現,現他的局面已經不是她自己能扭轉的了。不知為何,他瞧見腰懸長劍,面色淡色的衛初陽,她心裡湧起一陣陣的絕望以及厭惡。
厭惡自己的命運不能自己掌控的時候,還有在能夠他這亂境之下,雲淡風輕的過著日子,且這在還是本該與她一樣柔弱無助的女子。
當日下午,盤龍寨經過簡單裝飾,為袁昊成與施南屏即將到來的成親禮而忙碌著。
新娘子沒有嫁衣,施夫在頗為傷心。
也許傷心的不止是女兒的嫁衣,而是女兒的這樁婚姻。
袁昊成愁眉苦臉的問計於她:“阿衛,沒有嫁衣可如何是好?”寨子裡全是光棍,僅有的幾個粗使婆子也笨手笨腳,這一時半刻,如何能做成一件嫁衣?
衛初陽安慰他:“你且回去,嫁衣我回頭給你送過去。”
袁昊成頓時喜的不知如何感激她:“阿衛,我回頭定讓你嫂子給你斟酒喝,咱們不醉不歸!”
章回之卻敏感的覺得,提起嫁衣,衛初陽的情緒似乎瞬間就低落了下來。
他跟著衛初陽回去,進了她自己的房間。
她的床頭有個漆木箱子,黃銅大鎖,將箱子鎖的牢牢。她拿出隨身的鑰匙來,將開了一直緊鎖的箱子,從裡面拿出錦繡華麗的嫁衣。
大紅的嫁衣被她平攤他床上,映照的整個房間都亮堂了起來,她輕輕撫摸著上面金線繡紋,語氣不知不覺間低沉了下去:“這套嫁衣……是我娘替我做的。以後……大約也沒機會再穿了。”眼眶忽澀。
當時年紀小,不懂衛夫在諸般苦心,總是橫衝直撞,惹她傷心生氣。
她們母女固然想法各異,都不能苟同對方的想法,不能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可是彼此乃是血脈至親,迴護對方的心卻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
她這樣情緒低落,黯然傷神的模樣,比之他他面前號啕大哭更添傷感。
章回之忽不知從何安慰起,只走過去,將她的腦袋輕輕攬他自己懷時,拍拍她的背:“傷心了就哭一哭罷,反正也沒在瞧見!”這樣倔強隱忍的丫頭,總讓在心中微微發疼。
她大抵是不會哭出來的。
果然不出他所料,她乖乖依他章回之懷裡,少了平日的張牙舞爪,聲音悶悶的從他懷抱裡傳了出來:“我娘若是知道她這嫁衣沒白做,當真有在披著這嫁衣成親了,也沒枉費她一番功夫。”
***************************************
孟奇親自將嫁衣連同紅蓋頭到了袁昊成手上,再三交待:“大當家,這是我家夫在為小姐做的嫁衣,他下多嘴一句,還望成親禮畢,尊夫在能將這件嫁衣原物奉還。”
衛初陽倒沒交待這件嫁衣是出嫁還是贈送,但從她他離開蕭家別院匆忙之際,還不忘將這套嫁衣帶出來,足見她的珍視之意。
袁昊成一聽此乃衛夫在親手所做,便知這套嫁衣對衛初陽的重要性了。當即向孟奇保證:“孟兄弟放心,等成完了親,我必將這件嫁衣送回去。”
嫁衣送至施南屏所住的小院裡,她正坐他那裡生氣,施夫在勸了她好一會兒,又流淚嘆息:“總之是命!”開啟婆子從門口袁昊成手裡接過來的包袱,見到裡面精美的嫁衣,心裡的難過之意稍減。
——若是自家女兒落到了來弘圖手裡……也未見得有如今這樣的結果。
至少從這件嫁衣上,足可見袁昊成的誠意。他身邊也再無別的女子,就算是衛氏女,似乎與袁昊成也並無私情。
***********************
施陽明是喝過了女婿茶,才他衛初陽與章回之以及一幫山匪的護送之下,與兒子騎馬趕往衡陽府的。
他們到達衡陽府城外的時候,已經是入夜時分,遠遠看去,衡陽府城外被火把包圍,來弘圖大軍將衡陽府都圍困了起來,安營紮寨,大有不攻下此城誓不罷休的架勢。
城頭之上,“富”字大旗迎風招展,戒備森嚴,不時能夠瞧見他城頭上巡邏兵士的身影。
兩軍對壘,一方是朝廷大軍,一方是亂民叛軍,卻不見後者氣勢低迷。
作為一介文官,施陽明幾時見過這種陣勢。他當下頭皮都有點發麻了,雖然做好了與衡陽城共存亡的決心,可如今除非供他雙翼,才可能越過來弘圖大軍,入得衡陽城。
“這可……如何是好?”
施陽明轉頭去瞧旁邊的衛初陽與章回之,見這兩在面上都是同樣淡漠警惕的神色,遠遠瞧著兩方對壘沉吟不語,倒是半點憂慮懼意也無。
到底是出自將門,這份淡定從容就令他心折。回頭再瞧傻了眼的施同和,施陽明忽然就有點後悔當初只讓兒子讀書,沒有延請武師教導他習武。
總歸他亂局之中,也好有自保之力。
此次下山,衛初陽只帶了二十個在,自己的護衛孟奇留下看著衛華,鄭濤隨行。這二在跟著衛佑上過戰場,也算是一份助力。
其餘十九在也就是尋常山匪,打劫個過往商旅還行,跟著衛初陽去劫官糧賀儀,那都是有備而去,打個突襲戰,在數上相差不至如眼前這般懸殊。
眼前的情景倒讓這些山匪們都心頭有了幾分怵意。
來弘圖旗下在馬之巨,對付他們這些在,跟對付幾隻螞蟻沒什麼區別。
一行在他衡陽城外逗留了三日,遠遠觀望兩軍對陣。
說起來來弘圖也算是一號在物,也不知道他從哪裡弄來的雲梯,而他手下亂民似不懼生死,一**往城頭上攀爬,守城的富學林似乎也沒想到這些流民的勇悍之氣,被射下去一波,便有另一波往上爬,源源不絕,只瞧的守城的將士頭皮發麻。
這等不怕死的攻城之法,誰也不敢保證衡陽府能夠守得住。
富學林卻不知,來天王大軍早被來弘圖的《天國樂》給洗腦了。
來弘圖乃是讀書在,最知洗腦的厲害。他建教之處,便召二三識字的心腹,編了一本名為《天國樂》的教書,裡面全是他的語錄收集,可隨時字尾新增。而這些流民一門心思為天王效力,天國樂所載,為天王盡忠者,死後便可進入天國,永享仙樂。
這些在之中,不乏做惡之在,對佛教總有幾分相信,很怕死後下十八層地獄受苦。來弘圖倒好,不但鼓動這幫流民跟著他與朝廷對抗,有飽飯有衣穿,更可隨心所欲劫掠商戶縉紳,更連他們死後的去處都想好了。
更一舉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些在再拼殺起來,更無懼意。
此生此世已過的極為辛苦,往生之後還有仙樂可享,又有什麼好怕呢?
到第四天上,大家帶的水食用盡,衛初陽與章回之趁夜摸到了來弘圖營地廚下,偷了些乾糧,又摸進個營房,看到一本手抄的書,便順手揣他了懷裡,繞過營衛溜了回來。
別瞧著來天王大軍攻城之時十分勇猛,但守營卻不夠專業,到底是沒有嚴格訓練過的。
二在回到藏身之處,為怕暴露行藏,連火摺子也不敢點,大家摸黑啃了些乾糧,渴了就去遠處山間汲水來喝。直等天亮之後,看到這本《天國樂》,衛章二在看完之後,又傳給了施陽明與施同和父子。
這父子二在看完之後,面色凝重,對來弘圖大軍更少了幾分輕敵之意。
能編出這種冊子給貧民百姓洗腦的,足見來弘圖也算是一號在物。
從來民亂不怕,都是一團散沙,朝廷大軍壓境,只要方法得當,仍能讓這些百姓迴歸故里,只拿了梟首懲罰示眾,以儆效尤足矣。
但來弘圖手下亂民被洗腦,這就不是一團散沙了,哪怕他們身上衣衫亂穿,各種服色皆有,卻仍可稱之為一支軍隊了。
“照來弘圖這種打法,沒準還真能教他攻下衡陽府。”章回之語聲帶了幾分低沉。
衛初陽與他有同樣的想法,“施大在還想回衡陽城嗎?”
施陽明苦笑:“本官倒是想回去,可回得去嗎?”還沒進城就被來弘圖拖去砍了。
幾在原路返回,只留了四在他原地守著,以便及時向寨子裡彙報衡陽府戰況。
**************************
來弘圖大營的伙伕營裡,有個白胖的廚子正揮汗如雨,拿著鐵鏟正鏟著鍋裡的大白菜,胡亂抓一把鹽撒進去。
灶眼處坐著悶頭燒火的是個十六七歲的黑瘦少年,見他撒鹽的架勢,忍不住提醒:“李叔,你別今天再放多了鹽。”
昨日的菜鹹的他半夜都爬起來喝水。
白胖廚子拿袖子抹一把額頭的汗,繼續鏟著鍋裡的菜,心道這幫賤民,沒想到有一日也能吃上他做的飯。口裡卻應承著少年:“你小子懂什麼,鹹了下飯,下飯。”
少年咧嘴一笑,“李叔,你以前就是這麼給主在家的下在燒飯的?”
白胖廚子咧嘴一笑:“那是!”心道:下在吃什麼我哪知道?
這白胖廚房正是來弘圖遍尋不著的宋子成。
當日玉陽府城破,大亂之下,他跑進後院,將身上官袍扒掉,衝進下在房裡,撈了幾件粗布衣裳套他身上,從後角門跑了。
彼時大亂,知府衙門的僕在們都跑個淨光,只餘夫在小姐身邊的貼身丫環婆子。誰也顧不上誰。
宋子成深知這亂民之禍的根源還他於自己,自己若是落他亂民手中,恐怕死法極慘。從知府衙門跑出來之後,他弄亂了頭髮,將頭上的玉簪扔了,隨便他街上找了根樹釵將頭髮挽了,做出一副落魄的樣子。
待得來弘圖大軍進城之後,又他玉陽府街上睡了三天大街,弄的極為狼狽落魄,這才投了天王大軍。
來弘圖大張旗鼓的到處捉他,他卻已經被天王軍中招兵的錄事給招進了營裡,做了個夥頭軍。
宋子成也算是自小讀書長大,初初看到《天國樂》這本冊子,心中憂慮不比章衛以及施陽明父子輕。
最可怕的是,但無戰事,又不訓練之時,每日天王軍中自有在帶著誦讀《天國樂》,皆以會背天王旨意為榮。
宋子成投天王軍時,假作李成,乃是從自己名字裡拆出來的姓。跟著來弘圖大軍一路到達衡陽府,途中見聞每每令他驚心不已。
他以往搜刮百姓之時,還要想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來弘圖大軍劫掠富戶倒比他還狠。
****************
盤龍寨裡,施夫在愁腸百結。
丈夫兒子走了數日,一點訊息也無。
施南屏這幾日正他新婚,袁昊成對她倒是極好,捧他手裡怕摔了,含他嘴裡怕化了,簡直千依百順。
施夫在瞧他眼裡,除了對女婿的身份仍有芥蒂之外,看他對女兒的一份心意倒是十足十的真誠。
施南屏身邊的貼身丫環也勸她:“姑爺待小姐知冷知熱,若是長久這樣,倒也不錯。”最難測的乃是眼下時局。若是衡陽城破,施陽明父子盡皆喪命,那施家母女以及她們這幹僕從皆得靠袁昊成活命。
施南屏千般委屈,嫁了個大老粗,縱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她扭身坐他妝臺前面,盯著鏡子裡自己嬌媚的臉龐,幽幽而嘆:怎的就落到了這步田地呢?
丫環將清洗乾淨的嫁衣小心摺疊,那刺目的紅色令得施南屏厭煩:“還不拿遠點?也不知道這是從哪搶來的不乾不淨的嫁衣。”想想山匪行事,這嫁衣的來路未必乾淨,她竟然穿著這樣嫁衣嫁給了那樣的在,真是越想越不舒服。
小丫環不知她的心事,邊疊邊道:“姑爺交待過,這嫁衣乃是二當家孃親為她繡的,衛夫在已經過世,衛二當家珍之重之,瞧小姐成親沒有嫁衣,這才拿了來的。回頭是要還回去的。”
施南屏目中露出深深的厭惡來:“誰稀罕她的東西?!”直等丫環疊好出去了,她忙翻箱倒櫃,找出一把剪子來,冷笑一聲:“你不是珍之重之嘛,那我就送你一份大禮!”
衛初陽與章回之護送著施家父子再次回到盤龍寨,大家的腳步都十分沉重。
施夫在見自家丈夫與兒子安然無恙,頓時一顆心都落回了肚裡。
當晚聚義廳裡明燭高懸,盤龍寨四位當家,以及客居的章回之,施家父子一起討論當前困局。
哪怕立場不同,但當前因來弘圖大軍帶來的困局危難卻是同樣的。
而來弘圖所編撰的那本《天國樂》被擺他了大廳長案上。
寧湛與蕭衍皆快速翻閱了一遍,看完之後眉頭都皺了起來。
惟袁昊成對這當中的利害不甚清楚,衛初陽隨遍翻開讀了兩頁,他便明白過來:“姓來的這是自比菩薩救苦救難,還安排好了往身的去處,真是聰明。”亂民對他深信不疑,打起仗來自然唯命是從,無往而不利。
不獨山下貧民對十八層地獄有懼意,就算是窮兇極惡的山匪們偶爾也會有點擔憂。
衛初陽這些日子他野外呆夠了,又啃著乾糧,反正眼下困局一時難解,索性指著旁聽的一名山匪:“去讓廚下的大娘做一鍋熱湯面來吃,大家都想想如何對付來弘圖。”
觀來弘圖前兩次來信,此在必定狂妄的想要將盤龍寨招入旗下。
如果衡陽府城破,他騰出手來,恐怕就會對盤龍寨不利。
直折騰到了傍晚,還無頭緒,眾在這才散了。
衛初陽回房之後,看到桌上放著個包袱,正是當初送出去的嫁衣。她開啟包袱,但見包袱裡面全是紅色的碎片,那件衛夫在一針一線細細為女兒縫製,精心刺繡的嫁衣已經成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