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言情小說 > 重生小地主 > 第八百三十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全文閱讀

第八百三十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連蔓兒聽小七這樣說,眼睛不由得睜大了一些。沈謙怎麼會有這樣的抱怨,這可真奇怪。

哥,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連蔓兒就問五郎。這幾次來府城,都沒怎麼跟沈謙見面,對於沈小胖,她還是很牽掛的。

這個,還真不清楚。五郎搖了搖頭,應該是跟沈家的一些家事有關。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沈家人好像對大老爺大太太還有小九的一些話題很避諱。我也不好多問。

大太太是小九的親孃吧。連蔓兒問。

對。五郎點頭。

以前,我還一直以為小九和六爺沈謹都是一母所生的。看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感情多好啊。連蔓兒就輕聲地道,還是這回見了大太太,我才明白過來。

她以前一直以為,沈小胖也是沒了親孃的。記得她第一次看見沈小胖,是在石太醫的家裡。之後,沈小胖似乎總是跟在沈六的身後,像個小尾巴似的。

大太太石氏是續絃,以沈六的年紀推斷,石氏跟沈家的大老爺應該有很大的年齡差距。而沈謙作為他們的親生子,應該也是石氏唯一的兒子,年紀又這樣小,應該是時刻帶在身邊的。

石氏和沈謙之間的關係,似乎有些奇怪。

連蔓兒這麼覺得,還不僅僅因為以上的那些原因。沈謙和她在一起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提起過他的爹孃,而沈謙給她的感覺,就是個沒有親孃的孩子。

連蔓兒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將這件事情暫時放下。

這個年代,因為醫療衛生水平的相對落後,男人們還好一些,可有許多女人過不了生產的那一關,又或者是因為其他的病,許多年紀輕輕就過世的。這樣往往就會留下一個鰥夫。還有一個或者幾個孩子。

而一個家庭,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世家大族,都是不能缺少主婦的。因此,續絃這種事就非常的普遍。所以,比起連蔓兒前世的那個時代,這個年頭很多家庭裡頭的成員是比較復雜的。

什麼先房撇下的孩子,後孃之類的,俗稱為前一窩後一塊。人們是很忌諱明面上說起這些的。因為從一家人的立場上考慮,不管是不是親生的,都是一家人,都要像親生的一樣。不能有分別,不能離心。這樣才能和睦,才有凝聚力。這種事人家自己忌諱說,也忌諱別人打聽。

普通人家如此,富貴的人家更是如此。

對於沈家這樣的事,略做試探旁敲側擊還可以,但是人家要是不肯說,卻是萬萬不可刨根問底地去打聽的。練完連蔓兒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哎,是不是大戶人家母子關係就這樣連蔓兒嘆了一口氣道。

孩子生下來。就有一大群的nǎi媽丫頭婆子們照顧著,做娘的一直不親自照看,或許就生分些可石氏就這麼一個兒子,應該不會這樣啊。或許是她忙於別的事情,分身乏術,因此冷落了沈小胖可石氏又有多少事,似乎沈家的內務並不是她在搭理啊。

應該不是。五郎說著話。似乎是思索了一下,才將聲音壓的低低的,向連蔓兒說了兩句。

連蔓兒頓時吃驚的睜大了眼睛。

偶然聽見那麼一兩句,我猜是這樣,不知道確實不確實。五郎又道,以後來往的多了,總會知道的。

連蔓兒點了點頭,半晌才回過神來。

一家人吃過了點心。看時辰不早了,就都起身要去安歇。小七自然而然地就跟了張氏和連蔓兒,也要去後院裡歇著。

那個,小七啊,張氏突然攔住小七,你今晚跟你哥在書房歇吧。那那個楚先生不是說了。讓你好好學功課

連蔓兒和小七就都有些吃驚,張氏今天怎麼了,竟然攆小七,平常可都是她千方百計的哄小七去跟她一起睡的。

小七雖然吃驚,卻沒纏著張氏,而是很乖巧地答應了,跟五郎去了書房。連蔓兒自然也沒說什麼。小七漸漸地大了,連守信和張氏夫妻兩個,自然有些事情想要揹著小七,這也是人之常情。

連蔓兒回了屋子,洗漱後,就躺下睡了。她這邊的燈剛剛熄滅,東屋的燈也跟著熄了。

東屋裡,連守信和張氏熄了燈躺在被窩裡,兩口子都睜著眼睛,來回翻了幾個身,最後兩個人面對面,相互看了一陣,幾乎是同時開口。

對咱一直就不錯,有時候,那簡直就是太好了。一匹馬,還送倆養馬的人,這可是份大禮。我這心裡,咋就有點

你們興許沒看見,我看見了。看咱蔓兒的眼神不一樣,我這個心啊,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啊

人才沒挑啊,咱蔓兒以後能找個這樣的,也不說就這樣的,就有這個五六成,那也就差不多了。蔓兒機靈,有主意,找個老實點兒一般點兒的以後能讓著她,ri子過的安穩。這個,身份太高啊

第二天,連蔓兒早起,飯桌上看見連守信和張氏,不由得吃了一驚。連守信和張氏兩口子,齊齊的兩雙熊貓眼。

爹孃連蔓兒就想要問問,怎麼他們昨晚沒睡好,不過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或許,人家夫妻倆昨夜裡是多做了些什麼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那這要是被閨女問起來,也怪尷尬的。

這麼想著,連蔓兒的話就轉了一個彎。

爹,娘,咱今天有啥安排

說到安排,自然是有的,而且還很多。

接下來的幾天,一家人又忙碌了起來,宴請應酬自是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連守信和五郎準備了禮物,和楚先生登門去拜訪了曲先生。事情進行的格外順利,曲先生對開明學堂很是讚賞,又有兩位好友的請託,他很爽快地答應去做學堂的先生,說定了ri子就起身去三十裡營子。

另外,一家人還在府城外十五裡的地方買下了一座小莊子。這莊子有上等中等的田地共五百畝,莊院一座,另外還有荒地雜樹林。一家人仔細地看了莊子,做了大體的規劃,除了種植莊稼之外,依舊原來的地勢,還計劃開闢菜園子魚塘荷塘另外還有養豬場養鴨場養雞場等。

估計以後這小莊子上的出產,除了足夠供應城裡的順德坊和松樹衚衕的家用之外,還會有很多的盈餘。

沈六在上元節之後,又在府城留了兩天,第三天,就啟程回邊城的軍營去了。連守信五郎和小七都去送行,張氏和連蔓兒留在家裡。過兩天,她們也要回三十裡營子去了,母女兩個打算採買些東西,怕到時候落了什麼東西,因此在小廳裡分派完家事之後,就讓人拿了紙筆過來,要先列個單子。

因為也不著急,母女兩個一邊嘮嗑,一邊慢悠悠地列單子。

連守信五郎和小七回來的時候,連蔓兒剛好將單子列完。

人已經走了你們這是跟著送出城去了張氏見他們爺三個回來了,忙叫人上熱茶,一邊就問道。

連守信就點頭,張了張嘴,卻沒說話,只是飛快地看了連蔓兒一眼,然後就低下頭去喝茶。

我一會還有事,你幫我找件衣裳。連守信也不顧那茶燙不燙嘴,幾口喝完,就站起身,示意張氏和他一起去後院。

咱爹咋了,咋變顏變sè的等著連守信和張氏兩口子出門去了後院,連蔓兒才向五郎和小七問道,是出了啥事了

沒有啊。小七就道,不過咱爹好像是真有啥心事。

沒出啥事。五郎肯定地道。

你們倆一直跟咱爹在一起嗎連蔓兒就問。雖然做了官,但是連守信xg格老實,也不太善於言辭,更不慣官場的那一套,連蔓兒擔心他在外頭吃了什麼虧,或者是受了什麼氣。

我和哥跟咱爹一直在一起的。先見了六爺,後來又跟著大家夥一起送六爺出的城,然後就回來了。小七一邊回想,一邊將剛才的行程都說了一遍。

啊說了一半,小七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事,六爺叫咱爹去說了一會話,沒讓咱哥和我跟著。

那也不可能是沈六給連守信氣受了呀,連蔓兒想。

就這一件,再想想。連蔓兒就道。

就這一件了。小七摸了摸頭,說道。

連蔓兒就看向五郎,五郎此時正一副沉思的樣子。

哥,你咋不說話

啊。五郎回過神來,就這一件,小七說的沒錯。

可咱爹神sè不對勁啊。連蔓兒還是沒有釋然。

應該沒事。五郎想了想,就道,蔓兒,你多心了。就是有啥事,那也是咱爹和咱娘她倆自己的事。

張氏有偷偷地看過郎中,還偷偷地熬藥喝。至於為的是什麼,不言自明。也不知道連守信和張氏兩口子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將這件事瞞著幾個孩子。

連蔓兒她們心裡都明白,因此都假裝不知道。

五郎這麼說,連蔓兒自然而然地就想到這件事上,覺得五郎說的極有可能,因此就沒再問了。

等連守信和張氏從後院回來,連守信的神sè已經恢復如常了。

更新送上,求粉紅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