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良等人剛到安慶,匆匆清點人馬,安排城防。隨後便有探馬來報:“撤布、許冒領十萬之眾,已在安慶城下安營。”
賀敬之氣得一拍桌子:“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衛良安慰道:“江洲為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天下眉目之地,各方勢力在府衙安插眼線,希望在關鍵時刻左右時局,在所難免,賀知府不必過於自責,眼下還是商量商量安慶城防吧。”
賀敬之嘆氣道:“也是我眼瞎,幾年前何彌衡因販賣私鹽獲罪咬舌自盡,我當時雖感覺蹊蹺,卻沒有暗中徹查,導致今日之禍。何凌馳、陸獻章均與我同事多年,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心懷異志。許冒與我是年兄弟,我也沒料到他居然會挾持家母,欲令我俯首……衛將軍,如今的世道,何以炎涼至此啊!”
衛良聽得感慨不已,滿心唏噓。
鄭化強道:“賀知府,衛將軍,安慶只有兩萬兵馬,城下卻有十萬之眾,這一仗,無異於以卵擊石。負城堅固守,仍是一敗。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衛良笑道:“你是我們救命恩人,有什麼不當講的。”
“好,那我就不兜圈子了。我和喬將軍此行,原是奉吳王之命來勸降的。臨行前,宇化少爺仰慕賀知府孝名,叮囑我們先去蓮花村探望伯母,無意中撞破許冒陰計,又揭發出何凌馳叛變陰謀,這是兩位大人正直光明的福報所感,天意令二位歷險境而無恙,必是有大任降於二位身上。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之意。所以我斗膽相勸,安慶之戰,與其戰敗身死,遺高堂無養,不如順天行事,保存實力,引軍前往池州。我家主公已派宋達將軍駐銅陵,董朋將軍有十餘萬軍隊守池州,已布好了口袋,可為兩位大人一雪江洲之恨。”
衛良沉吟道:“我曾在無為山中與連生有一面之緣,此人得了青紺寶馬卻情願送與我,英雄氣概凜然。只是我等食君之祿,何忍棄靖國江山於不顧。”
鄭化強道:“社稷者,百姓父母。百姓父母已不保,這樣的朝廷豈有氣數?”
賀敬之道:“眼下朝廷內亂,孛羅和王保保在京都、上都之間糾鬥不休,哪裡顧得上我們,路有兩條,一是率眾將士死守安慶,以身殉國。其二就是另投明主,以求天下早日安定。”
鄭化強道:“兩萬士兵,家中皆有父母妻兒,為**朝廷全部殉身,可值得?”
衛良猛然抬頭看著賀敬之道:“還是投靠吳王吧。”
賀敬之點點頭,將喬建松送與他的金銃交還給鄭化強,說道:“我聽說明王降世,便有寶馬和神兵利器相助。這金銃我還贈喬將軍,也算是向吳王表達誠意。”
鄭化強聽得大喜:“兩位大人如此深明大義,真乃吳王之福,天下之福也!”
第二天一早,撤布命大軍用飯,準備攻城。隨後擂鼓三通,殺聲震天,十萬人馬直撲安慶城下。可安慶城內卻毫無動靜,城門洞開。
撤布、許冒心裡疑惑,命部隊小心前進,以防中了埋伏。不久有探子來報:“安慶城無一兵一卒,府衙糧草細軟也席捲一空。”
撤布嗤笑道:“都說衛良將軍神武、賀敬之忠君愛民,原來也不過是棄城逃跑的宵小之輩。”
許冒也大笑道:“形勢比人強,就憑安慶兩萬人馬,怎敢擋我們十萬精銳之師!”
撤佈道:“此去安慶三十裡外就是池州,由連生麾下董朋鎮守,我們輕鬆奪了安慶,已不負孔元帥信任,不如趁勝襲擊池州,功升一等。”
許冒道:“行軍打仗我可比不上將軍,我聽你的。”
撤布哈哈一笑,便命兩萬後續部隊進駐安慶,先鋒主力馬不停蹄向池州進發,午時即達柵江安營紮寨。
連生此時已調集宋達大軍,悄悄抵達彭澤一帶,只等撤布去攻池州,便抄其後路截擊。
衛良、賀敬之與連生、宋達在營房議事,聽說撤布已在柵江安營,心中大快。衛良起身道:“主公,稍後我領兵去劫撤布柵江大營。”
連生舉杯道:“好!我命宋達將軍和你一道出發,三兵齊下,讓撤布、許冒插翅難逃。”
未時一過,撤布命許冒坐鎮柵江,自己領主力去攻池州。
池州城小,董朋早早集合兵馬在城下守候,雙方交兵,戰至正酣,忽有探子向撤布稟報:“衛良、宋達突襲柵江,糧草盡被擄掠,許冒大人已被擒!”
撤布一聽就慌了陣腳,顧不得舉兵去救許冒,命全軍撤退,倉皇回駐安慶。進城後清點士兵,八萬人馬尚有六萬在,加上安慶兩萬餘部,孔有亮交給他的家底子基本完好,心中才安定下來,急令鞏固安慶城防,再招兵買馬。
宋達、衛良將許冒押至連生營房,許冒見賀敬之在座,臉上露出尷尬。賀敬之盯著他道:“許冒,我們都曾是鄭賜門生,你竟然想挾持家母欲圖不軌!”
許冒賠笑道:“賀老弟誤會了,我決無加害伯母之心。時勢所逼,我不過想借老人家威言,勸你同歸孔有亮麾下。”
連生笑道:“今日兵敗,你有何打算?”
許冒不好意思地笑道:“今次我措不及防,兵敗無話可說。我雖有心輔佐吳王大業,不過您要是想殺我的話,那就算了。”
連生尋思:此時正是用兵之際,殺他不如勸降。便命人為許冒鬆綁,賜座、賜酒,說道:“本王念惜你的才能,今後就在我帳下聽命吧。”
許冒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謝吳王不殺之恩,我當肝腦塗地,為頌國大業盡綿帛之力。”
連生見衛良、賀敬之都不言語,心知他們二人已不屑與之為伍,便端起杯勸解道:“我知道衛將軍、賀大人與你心存芥蒂,不過以後既然同事相謀,今天我當一回和事佬,望諸位齊心協力,共襄大舉如何?”
衛良、賀敬之不好拂連生的面子,只好強裝笑顏,與許冒舉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