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都市小說 > 人生奮鬥路 > 899感傷全文閱讀

由於進入武效軍家的衚衕已經被封堵,圍觀的鄉親被堵在胡同口外,武六孩等人在坑口做了短暫的停留,很順利的來到武效軍家中。

此刻,大多數親戚已到,小院裡人頭攢動,或坐或站,交頭接耳談論武六孩是什麼樣子,大家一見武六孩一家進了院子,全都規規矩矩的站了起來,向老人家熱情打招呼,問好。

“六孩爹,總算把你回來啦!”一個上了年歲的婦女握住武六孩的手,激動的熱淚盈眶,哽咽著說。

武六孩並不知道她是誰,看了一眼身旁的武平順,嘴角蠕動了一下,武平順忙說,“六孩爹,她是我大妹妹雪兒,你離開家時,她還不到兩歲。”

“哦,原來是雪兒啊,記得,記得,那時你剛會走,不過叫我的聲音挺響亮。”武六孩微笑著說道。

“六孩爹,沒想到你還印象,這個人不知是否還能認出來?”武雪說著鬆開手,扭身拉起手裡拄著柺杖,滿頭銀髮,滿臉皺紋,身材瘦小,駝著背的老嫗。

武六孩瞪大雙眼,仔細打量起來,沉默良久,突然叫了一聲,“豔秋姑,沒想到還能見到你!”說著,緊走半步,彎腰跪到地上,十分莊重地磕了三個頭。

武六孩所叫的豔秋姑,是他的親叔伯姑,比他大三四歲,是他唯一最為至親的人,早年嫁到十里外的一個小戶人家,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自然災害那幾年,她和老伴被迫離開家鄉,帶著兒女逃荒要飯,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離家半年多的時候,小兒子和女兒患上急性肺炎,沒能救過來,痛失兒女的二老把一切希望全部寄託在大兒子身上,更覺得整天居無定所的也不是辦法,兩年後便回到村裡,重新安頓下來。

大兒子逐漸長大,竟然越來越變的痴呆,憨傻,家裡又十分的貧寒,三十多了,連個媳婦也沒討不上,開放後,老伴年輕時烙下一身病,終因不治離世,兒子下河撈魚又被水淹死,整個家只剩下她一個人,獨自一人在鄉親們的幫襯下一直到七十五六歲,才被鄉里安排住進養老院。

對於這個老姑奶,村裡早沒有任何的親人,武平明和武平順兄弟覺得她過得實在不易,每到過年的時候,總要去看她,算是對老人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昨天晚上,從縣城回來的路上,武平順突然想起豔秋老人,幾個人商量著既然武六孩回來了,她又是唯一的親人,畢竟年齡都那麼大,既是第一次又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於是一大早安排人把老人接了過來。

豔秋老人眼睛有些花,耳朵也有些不好使,根本不知道到這裡是幹什麼的,兩眼直愣愣地盯著武六孩,有些不知所措,過來好大一會兒,突然掄起柺棍朝武六孩身上敲了過來,把所有的人嚇的心裡一驚,武平順趕忙伸手抓住柺棍,大聲道,“老姑奶,這是六孩爹,六孩爹回來了,給你老人家磕頭呢,怎麼能用柺棍敲他呢!”

豔秋老人似乎聽到武平順的話,忽然把眼睛瞪的大大的,手一軟丟點柺棍,撲通坐在了地上,老淚縱流,顫顫巍巍地伸出雙手,摸著武六孩的臉,口中輕輕地呼喊著,“六孩!六孩!六孩!活著好啊!活著好啊!”

武六孩也早已淚流滿面,任憑豔秋老人摸自己的臉和頭,跪在地上一動不動,“姑,姑,沒想到還能見到你,簡直像做夢一樣。”說著摟著豔秋的老人肩膀,失聲痛哭。

這場面不但夏桂萍姐妹感動的泣不成聲,連在場的所有親戚朋友都跟著抽泣,一霎時整個院子除了抽泣聲和武六孩的痛苦省外,變的異常的沉寂。

過了一會兒,武平順等人看著差不多了,把武六孩和豔秋老人從地上攙扶起來,來到屋內,眾人發現,突然間豔秋老人變了,變的神情格外的興奮,抓著武六孩的手一直不放,嘴裡嘟嘟囔囔嘮嘮叨叨個沒完,雖然說的不清晰,大家還是能夠聽出她在述說過去的事,沒有誰去打斷她的話。

在屋內休息了將近半個小時,武金恩,武平順等人帶著武六孩父女來到他家的原址看一看,當看到那棵十分熟悉的大榆樹的時候,武六孩忍不住圍著樹轉了一圈,“長得這麼旺,比以前粗多了。”

武金恩說道,“這棵樹下是咱們村人開會聊天,聽書看戲的地方,見證全村的風風雨雨和時代變遷,早已成為大家的神樹,村裡人像寶貝一樣看護它,無論刮再大的風,打再響的炸雷都巍然不動,屹立不倒。”

武六孩回頭和三個女兒和雷玉婧慨嘆的說道,“金恩叔說的不錯,以前村子小,每到冬天天冷的時候,大家都會聚在這裡曬太陽聊天,爹和金恩叔是從這裡離開家鄉的,一晃是近六十年啊!你們無論為官還是經商,是富是貴,是得意還是落魄,無論身處何地,哪怕是走到天涯海角,都要記住這兒是爹的根,更是你們的祖根!”

武六孩走進自己家的位置,以前那個籬笆圈的圍牆和簡易破舊的大門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青磚院牆和磚瓦門樓,紅色油漆大門,當時被幾個荷槍實彈的戰友驅趕著出來,爹孃和妻子哭天喊地出來時的情景立馬浮現在眼前,彷彿像昨天剛剛發生一樣,自己是回來了,最想見的親人卻早已化為浮雲,心裡頓時如刀割一般難受。

武金恩小聲介紹道,“這兒原來是你們的家,後來家裡人都不在了,一直空著,雜草叢生,當做村裡的小學教室用了七八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裡把宅基地和耕地全部分給了個人,把這裡分給了孬蛋家,五年前孬蛋走街串巷做小生意攢了些錢,才把老房子拆了,蓋起了磚瓦房,給他大兒子娶媳婦用。現在他家裡有人,是不是進去看一看?”

武六孩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很失落地說,“不用了,在門前站一站行了,走吧,麻煩你們帶我看一看我爹孃在什麼地方!”

武六孩這個要求合情入理,武金恩,武勇祥和武平順等人也最為擔心,昨夜商量好長時間,既然終是一道邁步過去的坎,必須坦然面對,提前做些準備,據實相告,武六孩這麼一說,大家的心裡還是有些緊張和慚愧,相互看了一眼,武金恩臉色有些難看地說,“六孩啊,你爹孃在村西北角路邊的大田裡,應該去看看,不過,你要有個心理準備,具體位置大家都還記著,到時候不要埋願鄉親們對你爹孃照顧不周啊!”

武六孩聽出武金恩話裡的意思,自己爹孃的墳沒了,屍骨也沒了,自己家裡沒有人,時間這麼久遠,也怨不得鄉親,低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看著武金恩聲音孱弱地說,“金恩叔,你想多了,有沒有墳頭沒關係,只要有人記得具體的位置,我看一看他們的歸根地心滿意足了。”

一行人默默來到村口一塊田地頭,地中平平整整的,長在半尺高嫩綠的玉米,距地頭不到十米的田地裡豎著一塊大花圈,田地想必是爹孃曾經的歸根處,武六孩心裡頓時五味雜陳,像刀割一樣的難受,但他還是強力壓制住內心的酸楚和痛苦,沒有在眾鄉親面前表現出來。

待武勇祥等人將祭品擺上,武六孩將火紙點著,含淚說道,“爹,娘,孩兒不孝,沒能給你們養老送終,請不要怪罪孩兒,你們要是在天有靈,輕請睜開眼,看看孩兒,你們的孫女和重孫女。”將紙燒完,武六孩帶著女兒和雷玉婧圍著花圈轉了一圈,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起身離開爹孃的墳塋,簡簡單單完成了回鄉祭祖。

不遠處的田地中,已經聚集了好多的人,那是武效軍家的親戚朋友在給效軍娘上墳,武六孩回頭和夏桂萍說道,“咱們也過去吧,給你們順子嫂子行個禮,聊表一下咱們的心意。”

武金恩,武勇祥,武平順,武六孩等人是不需要給效軍娘上香燒紙祭拜的,只是站在距效軍娘墳不遠處的桐樹下觀看,本來大家出於對武六孩的尊重,也是對他幾個外鄉女兒孫女的禮貌,不讓夏桂萍等人去效軍娘墳前,但武六孩態度十分堅決,“這裡是她們的故鄉,應該遵守故鄉的規矩,焉有不近前的道理,她們幾個一定要去的。”

眾人無奈,只好讓朱春燕和白玲燕陪著來到墳前。

和自己爺爺奶奶不知是真是假,平整的土地上沒有絲毫痕跡,令人失望和寒酸的棲身處相比,面前這座很大的圓墳,上面沒有長著一顆雜草,顯得特別的莊重和大氣,夏桂萍頓覺一陣心酸,強忍著不讓眼淚流出來,而這些對夏憶昔,夏憶如和雷玉婧來說,絲毫沒有任何感覺,因為她們從來沒有見過墳墓是什麼樣子,體味不到一座墳墓意味著什麼,竊竊私語的說著感到好奇的話。

按照當地的習俗,女的祭拜儀式很簡單,大家在墳前跪在地上哭幾聲,點上紙,燒一些祭品結束了,男人們則不同,胖孩主持著,把親戚按照主次和先後順序進行了組合,由村裡武家裡領著行二十四拜大禮。

祭拜先人時行二十四拜禮,也叫大禮,在建國前當地是最普遍莊重的喪禮活動時所行的儀式,程式比較復雜,動作要領也高,近幾十年來很少再有人行這種禮,會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幾乎快到失傳的地步。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