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長安,現在的大漢國都嗎?”
荀諶望著眼前的場景,不由一陣心痛。
當年的洛陽的多麼繁華,可現在的長安哪裡有大漢國都的樣子,除了那相對輝煌的皇宮,剩下的地方完全比不上如今的鄴城。
“先生,我們現在去哪?”
隨行的僕人開口問道,站在這大街上,看著那些西涼騎兵,總感覺有些心慌。
在李儒的鐵血整治下,整個長安雖然仍有不少憎恨董卓的漢室忠臣,可也只能私底下咒罵董卓,再也找不出能夠像曹操當年刺董的機會了。
“你帶著侍衛和這些東西去找呂布李傕郭汜他們,將財寶都給他們送去。我直接去找李文優。”
荀諶的目的很明確,像這種政治上的事情直接找李儒就好,至於呂布李傕等武將,能拉攏就拉攏,不能拉攏就算了。
袁紹當初派自己來長安的意思是自己荀家在長安有關係,可自己可不能輕易和這些漢室大臣碰面,萬一讓董卓誤會一刀給自己卡察可就不好了。
這不是諸侯討董前,那時候即便是荀攸設計刺殺董卓,董卓還得屁顛屁顛給荀攸官復原職,現在可不一樣了,袁家都被董卓給滅了,荀諶不覺得自己比袁隗等人命要硬。
李儒同賈詡一樣,知道袁紹使者到來後,就在猜測袁紹的來意。
一是兗州刺史之位,二是青州牧之位。唯有此,袁紹才有名正言順的發展空間。
只是袁紹具體會選擇哪個,李儒也不能確定,一切都還要看袁紹自己的選擇。不過李儒心中更傾向於青州,雖然不如兗州富庶,但地緣關係上比兗州好太多了。
荀諶在巡邏的西涼兵口中得知李儒的住處後,便帶著兩個侍衛直接來到了李儒府邸。
“友若先生。”李儒和董卓不同,雖然憎恨士族,卻能做到心如止水,對於真正有才華的人能做到平等對待。
“見過郎中令!”
“先生有話不妨直說,袁本初究竟是想要青州還是兗州啊?”荀諶有自己的使命,李儒也明白荀諶的來意,自然懶得和荀諶打嘴炮。
荀諶眼中看向李儒帶著深深的忌憚,能夠讓董卓這麼一個西涼武夫掌控朝政,恐怕就算自己,也難以能從對方這裡討到便宜。
“我主並不想要官職,在下此次前來乃是為了朝廷推舉一位大才。”
荀諶一拜,轉移話題道。
“推舉大才?”李儒放聲大笑,“莫非這位大才就是孔文舉孔州牧不成?”
“然也。”
“呵呵。”李儒放聲冷笑。
這一個個關東諸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還一個個大義凜然的樣子,讓人不恥。
“我明白了,可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想要得到李儒的幫助,自然是要付出一定代價,單單想要憑藉黃金財寶,也就能拉攏拉攏那些武夫,李儒可看不上這些。
荀諶雖然只是想將孔融弄到朝中,看似沒有給袁紹討要名分,名分還在幽州的公孫瓚手中,可公孫瓚想要南下,還得先過冀州這一關。
等於說一旦孔融真的入朝,青州便算是無主之地,以袁家的聲望,拿下青州易如反掌。
“郎中令說笑了,”荀諶頗有信心道,“如今董太師名聲可謂天下皆知,朝廷的威望也不如以前。”
“孔文舉身為孔聖後人,若能入朝為官,對朝廷本身就是一件幸事。朝廷有威嚴,太師和郎中令也好行事,各地諸侯也能對朝廷產生敬意。”
荀諶荀攸和荀或不同,兩人對於漢室可沒那麼忠心。
“呵呵呵,友若先生若是沒有誠意,我想我們也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了。。”
塔讀@ 李儒一點兒也不滿意荀諶給的好處,就算是孔融入朝對朝廷威望有一定的提升,但對於董卓來說卻是毫無益處可言。 孔融本就是漢室死忠,到時候不僅讓漢室忠臣勢力得到增長,董卓行事反而處處受制。 而且就算是限制皇帝親政,恐怕也指揮不動各地諸侯,更不要說自己主公董卓了。 “郎中令莫急。”荀諶明白,李儒不會被這麼輕易打發,“雖然朝廷威望增長對郎中令等人作用不大,可畢竟也能對天下諸侯產生一定的制約,這對太師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當然,到時候我主也會發聲表明遵從天子,加上公孫瓚,兩大諸侯發聲,想必太師應該不會拒絕吧。” 李儒仔細考慮著利弊得失,袁紹身為袁家長子,在關東的影響力毫不弱於袁家嫡子袁術,若是董卓挾持的朝廷,能夠得到袁紹的支援,確實是一件好事。 現在的天子本就是董卓手中玩物,眾大臣雖然有心阻止董卓亂用聖旨,可卻無能為力。整個朝廷,除了被公孫瓚遣送回來的劉虞外,沒人敢和董卓當庭對峙,就算是皇甫嵩也不行。 李儒擔心的是,萬一某個有實力的諸侯從漢室宗親中選出一名傀儡,加上當年退兵長安時董卓故意留下來的傳國玉璽,立一個新帝,極有可能使得天下形成兩帝的局面。 不過李儒並不知道,如今傳國玉璽還在孫策手中,孫策雖然投靠了袁術,卻並沒有將玉璽獻給袁術。 “若是袁本初肯支援朝廷,那召孔文舉入朝也不是不可以。” 最終,李儒還是決定要召孔融入朝換取袁紹的支援,一旦到時候袁紹發聲,就算是關東有人另立新帝,袁紹也不可能再改換門庭了。 “多謝郎中令。” 荀諶見目的達成,便離開李儒府邸。 剩下的就是等李儒向董卓說明利害,也不知道青州那邊現在怎麼樣了? 隨便找了家客棧,荀諶就住了進去,好不擔心自己的侍衛和李儒會找不到自己。 李儒辦事也快,荀諶離開不久後就就向董卓彙報了荀諶的來意。 董卓弄清楚狀況後,眼珠子轉了轉,心中有了主意。 先是公孫瓚,後是袁紹,這些個關東諸侯和自己沒有什麼兩樣,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 李儒完全沒想到,袁紹名義上的臣服反而驕縱了董卓的內心,一座巨大的府邸在長安以西開始建立。 董卓自雲:“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