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太后說起麗妃,蘭若溪心裡咯噔一下。這麗妃的死多少跟她還是有些關係的,要不是那日因為責罰她被皇上禁足,她也不會這麼快就倒了吧!
現在聽太後這麼一說,敢情這太后心裡還念著麗妃的好,這會是要為她討公道的?
太后並沒有等蘭若溪開口,又繼續沉沉的說道,"這宮裡的人就跟這茶杯裡的茶葉一樣,不能浮的太高。太高了,雖然看的遠,可危險也多。人喝茶的時候自然是首先要清除掉這浮在水面上的茶葉,所以站的越高的人,就越容易摔下來。"
"現在麗妃走了,再也沒有人為哀家收集這無根水。沒人在天冷的時候給哀家添一件披風了。"太后最後的話帶著深深的惋惜和心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皇上可以為了江山社稷犧牲掉別人的性命,可卻無法消除那個人遺留在心裡的痕跡。麗妃在這後宮裡二十年了,這二十來她一直都是活在浪尖上的人。如果僅僅是靠著皇上和太后的寵愛放縱,她又豈會活到今天。這些年,她是怎麼跟後宮中那些嬪妃鬥的,是怎麼清除異己,保住自己的。可是縱然她再聰明,手段再厲害。她也只是依附在男人羽翼下苦苦求生的小鳥,一旦這羽翼沒了,那麼她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這就是宮裡女人的悲哀,也是這封建奴隸制度下女人的悲哀。
所以,蘭若溪早就發下毒誓。她絕對不會走這樣的路,她要將自己的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
"太后,請節哀。"
除了這句話蘭若溪不想說的太多,因為她跟麗妃不合這事太后也知道。要是她在這個時候還虛情假意的說一大堆麗妃的好話,那麼也太假了。太后這般聰明的女人,自然一眼就看穿她那些伎倆了。
所以,她很聰明的選擇了沉默。
太后似乎並不在意她說了什麼,自己感慨一番之後,這才放下茶杯。眼睛看了看外面,似乎是在等什麼人。
"時間不早了,太子也該開始選妃了。走吧,扶哀家去瞧瞧。這宮裡許久都沒有添新人了,哀家都覺得沒生氣了。"
蘭若溪趕緊上前去扶著她,這太后其實也挺孤獨的。先帝駕崩的時候,她才三十歲,守了幾十年的活寡了。唉,最美好的年華就這麼虛度在這寂寥的深宮裡了。
跟著太后到了御花園裡,皇后已經到了。那些個王公貴族的小姐們早已經候在那裡了,個個嬌美如花,都是一等一的美人。
只是,這選妃的正主卻還遲遲沒來。
蘭若溪四周環顧了一圈,好像各宮的娘娘們都到了。這宮裡太冷清了,好不容易熱鬧一下,大家自然會來湊熱鬧了。
只是,不知道這熱鬧會鬧成啥樣了!
見太子還沒有到,太后的眉頭微微蹙動了一下。蘭若溪站在一邊看著她的反應,沒敢吭一聲。
"怎麼太子怎麼還沒來?他年紀也到了,對這等大事還不多多關注,您們也知道,太子年輕,他的眼光和我們的可不同,要是選了好的,他不喜歡,也是白搭。"太后不悅的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