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修真小說 > > 第二卷 《雲湧》 第四百章、這也算對易嬴強佔自己身體的一種報復全文閱讀

第二卷 《雲湧》 第四百章、這也算對易嬴強佔自己身體的一種報復

第四百章、這也算對易嬴強佔自己身體的一種報復

從一層到四層,珍寶閣每層樓所藏、所賣的珠寶都各有不同。越往上走,珠寶也就越貴重。

雖然焦玉已在京城、在申州、在萬府見過不少珠寶,但只有到了珍寶閣中,她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珠寶。

一直來到珍寶閣四層,不僅焦玉滿臉已是震驚之色,餘錦的雙眼甚至都已被金光閃閃所籠罩道:“厲害,太厲害了,這就是珍寶閣嗎?少師大人居然將珍寶閣贈給了玉兒,難道他不是以貪財著稱嗎?”

“這或許是因為他沒親眼見過珍寶閣,也或許是因為鞭長莫及的緣故吧”

焦玉不是沒為珍寶閣的豪奢震驚,而是她現在乃是以太子母親身份接下珍寶閣,或者餘錦可以語無倫次,但她卻不能。

一直將三人恭迎到珍寶閣四層的一間房間內,周酉才道:“太子母親,這裡就是尋常吳掌櫃和黃掌櫃用來辦公的地方,另外桌面上的是賬本,太子母親如果有什麼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問人。”

與外面用來買賣的展室一樣,即使是用來辦公的房間,屋裡仍是沿牆擺放著許多珠寶展櫃。

看到展櫃上的珠寶比外面更勝一分,餘錦就有些激動難奈道:“周總管,既然太子母親已經接掌了珍寶閣,那這些珠寶都屬於太子母親了嗎?太子母親可不可以拿這些珠寶離開。”

“可以,但按照珍寶閣的老規矩,即便是珍寶閣掌櫃,每次都只准拿一件珠寶離開。”

周酉並沒去詢問餘錦身份,只當她是焦玉的同伴來回答。

餘錦卻又急切道:“每次只准拿一件?那準拿多少次?”

“每日都可以拿一次,這是當年珠寶閣為了結交權貴所定下的規矩。”

周酉一臉自信道:“但到現在,幾乎已經沒有掌櫃再這樣拿珠寶了,所以閣中的珠寶才會越積越多。而且新掌櫃接掌珍寶閣時,都可依照規矩一次拿走十件珠寶。”

“雖然珍寶閣在吳家手中時沒人用過這規矩,但黃掌櫃在接掌珍寶閣時就曾一次拿走了十件珠寶,可後來的每日一次她就沒再動了。”

聽著周酉語氣好像是在嫌櫃檯中珠寶太多的樣子,焦玉也不禁有些吃驚道:“周老,雖然每日拿一件珠寶不算多,但珍寶閣就不怕這樣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嗎?”

“太子母親仁慈”

周酉一臉恭謹道:“可太子母親有所不知,往日生意興隆時,珍寶閣裡的珠寶都是每日數十件的進出,以每日數十件珠寶的增減程度,僅是少了一、兩件珠寶,那並不算什麼。最近生意雖然衰落了些,每日也還是有十幾件珠寶進出的。”

“……妾身明白了,妾身還是先看看賬本再吧”

每日數十件的珠寶進出?一聽這話,焦玉不僅立即明白了珍寶閣已強大到何種程度,也明白了往日盂州城已繁華到何種程度。

雖然以珍寶閣規模,每日來珍寶閣購買珠寶的人肯定少不了,但如此強大的購買力,仍明盂州城的確不愧是北越國第一大城市。

然後焦玉移到桌前觀看賬本,餘錦卻沒去湊熱鬧。因為她可記得周酉過新掌櫃接掌珍寶閣就可一次性拿走十件珠寶,她可要因此好好看看才行。

而與此同時,一路護送焦玉前來珍寶閣的鐵三早就不出話了。

不得不,鐵三運氣非常好。

那就是每當鐵三犯下一件錯誤時,很快就有另一件大事衝談餘容對鐵三所犯錯誤的印象,等到事情過後,餘容也不好回頭追究鐵三了,這才是鐵三依舊能留在餘容身邊做參事的原因。

可即便如此,鐵三仍舊沒想到焦玉竟會天上掉餡餅般得到珍寶閣這麼龐大的家業。

這已經不能用幸運來形容,只可是瘋狂了。

至於黃妙伶為什麼沒提醒易嬴珍寶閣乃是一巨大財富,一是在黃妙伶眼中,珍寶閣根本比不上楊鄒氏的價值大,二是她也看不出易嬴真有多貪財。不然一百萬兩銀子的進出,又哪能與一個國家的進出相比。

而且珍寶閣遠在盂州,他們也不可能每日叫珍寶閣運一件珠寶過來。

或許贈給焦玉的確不是件事,但為了自己名聲,焦玉應該也不會允許餘容亂動珍寶閣裡的珠寶,這也算一種變相保護。

不過,來去,這還是黃妙伶想噁心一下易嬴。

等到易嬴知道珍寶閣巨大到何種程度,想必他一定會因為將珍寶閣送人而懊悔不已。

這也算對易嬴強佔自己身體的一種報復。

只是,翻看了一下桌面上賬簿,焦玉卻有些滿臉疑惑道:“周老,雖然這些賬簿是沒問題,但珍寶閣的週轉和盈餘資金怎麼這麼少?”

“珍寶閣自然是買賣珠寶的地方,只要有珠寶就夠了,要那麼多現金盈餘幹什麼。”

周酉卻彷彿一臉驕傲道:“所以珍寶閣一有盈餘,絕大多數都會拿去購買新的珠寶,至於櫃檯裡的一些現錢,那都是用來打賞下人、付工錢,還有應付零碎需要的東西。”

沒想到往日珍寶閣竟是這樣來經營,焦玉知道自己一時半會也改變不了什麼,只得道:“那是這樣,周老,妾身現在想用珍寶閣的錢來幫少師大人印一本書,你看妾身該從什麼地方挪銀子出來才好,還有找哪家書局來印書才更快、更好。”

“當然,因為這是少師大人要印的書,所以書局不能有任何篡改,周老有信得過的書局嗎?”

“幫少師大人印書?是寫《三字經》、《百家姓》的少師大人嗎?印來幹什麼?是收藏還是對外發行。”

“就是寫《三字經》的少師大人,印書當然是為了發行,少師大人要收藏也用不著拿到盂州來印。”

“如果是發行那就簡單了”

周酉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道:“不用拿出去賣,我們直接就以珍寶閣和太子母親的名義印書,印好書後,整個盂州城的每家、每戶都送一本,那也費不了幾件珠寶。”,

“珠寶?珍寶閣都是用珠寶來與人結帳嗎?”

“如果在盂州城內,那就是這樣。大家都已習慣了,也信得過珍寶閣給的珠寶只多不少。”

“妾身明白了,這是少師大人要在盂州城印的書,周老你親自盯好了,千萬不能給書局胡亂修改。”

“人明白,這不僅是少師大人的顏面,也是珍寶閣和太子母親的顏面。”

心翼翼接過焦玉遞過來的書卷,周酉眼中就微微露出了激動之色。這不僅因為易嬴曾寫出了《三字經》、《百家姓》那樣的名篇,同樣因為易嬴是第一個將珍寶閣送人的掌櫃。

雖然易嬴並沒有真正接掌過珍寶閣,但不是吳家無後,珍寶閣也不會落入黃妙伶手中。

可即便如此,不是易嬴,誰又能做出將偌大家產都送給一個外人的事,即便那外人是太子母親都不可能。

※※※※※※

從珍寶閣出來,焦玉沒有再去擔心的事。

因為從周酉等人工作的一絲不苟態度上,焦玉也可相信他們的工作能力,再這事情不用焦玉去操心,雨也會在一旁盯著不讓出茬子。

不過,雖然有珍寶閣保護,焦玉在離開珍寶閣時還是深切感受到了那些在珍寶閣外圍觀的盂州子民對自己的熱情。

當然,由於那些盂州子民真正感興趣的乃是太子母親,為避免被他們詢問到什麼尷尬事,尤其是涉及餘容的尷尬事,焦玉並沒在那些盂州子民面前現身,而是換了一輛馬車前往知州府。

“什麼?太子母親來訪?她果然還是來了呢”

“可某那義兄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將珍寶閣贈給那樣的女人呢?那可是珍寶閣,珍寶閣啊”

不用等到焦玉前往珍寶閣,甚至在焦玉進城時,李睿祥就已知道焦玉前來接掌珍寶閣的事情了。甚至還在焦玉知道自己可以接掌珍寶閣前,出於珍寶閣的獨特規矩,李睿祥也已從周酉那裡得知了易嬴代黃妙伶將珍寶閣轉贈給了焦玉一事。

不是嘆息,而是無法理解。

只要想起易嬴上次為了幾十兩銀子都要從宋天德腰包裡摳錢的事,李睿祥就很難想像易嬴竟會如此簡單就放棄了珍寶閣那樣的龐然大物。

沒看到珍寶閣不知道珍寶閣有多大,沒做過盂州知州,李睿祥也不知道珍寶閣對盂州城究竟意味著什麼。

常人都認為是先有盂州城再有珍寶閣,但直到成為盂州知州後,李睿祥才知道真正的真相乃是先有珍寶閣,後有盂州城。這不是盂州城乃是在珍寶閣之後建成,而是沒有珍寶閣的源源不斷支援,盂州城根本就發展不到現在的規模。

雖然吳家後人已經死絕,沒人知道珍寶閣為什麼如此大度,但正是因為有珍寶閣的支援,盂州城才能發展到好像今日一般繁華。而因為盂州城變得繁華起來了,好像珍寶閣這種專門面對富裕階層的珠寶行也變得更加風生水起一樣。

可即便現在已沒人知道珍寶閣的歷史,李睿祥還是難免惋惜和嫉妒焦玉竟然如此輕易就得到了珍寶閣的所有權。

而在李睿祥嘆息時,旁邊的師爺程冼卻沒有太過吃驚道:“或許還有一個可能。”

“什麼可能?”

李睿祥只是在自怨自艾,沒想到程冼竟然真想給自己一個答案,頓時就有些吃驚。

程冼卻依舊帶著一種思索表情道:“那或許就如同易少師在離開興城縣後,也將萬府讓給了太子母親一樣。”

“將萬府讓給太子母親?你的意思是?太子母親對珍寶閣來同樣只是一個過客?”

對於李睿祥來,在易嬴已將珍寶閣讓給焦玉後,易嬴為什麼這麼做已經不重要了。但珍寶閣自入了焦玉手中後,對李睿祥來,最重要的還是焦玉如何處置珍寶閣的事。

想想當初焦玉也是對萬府秋毫無犯,只是在圖仂貪性大發時,萬府才真正遭了一劫,李睿祥就不得不同意的確有這個可能。

而李睿祥為什麼會知道餘容都不曾知道的事?

那一是因為餘容根本不關心焦玉離開後的興城縣事務,二是李睿祥並沒急著將當初留在興城縣關注易嬴的手下急於撤回來。

所以,不去關心萬大戶抓了圖仂意味著什麼,只想著盂州一事,李睿祥卻真有些掛念焦玉究竟會不會真是一個過客了。

程冼卻道:“大人不這樣認為嗎?那可是太子母親啊即便陛下現在不好給她什麼封賞,但等到太子繼位,她還會只是太子母親嗎?”

“對了,她可是太子母親這個太子母親做得……,可真夠味啊”

在程冼提醒下,李睿祥也終於想起了焦玉的真正身份。

雖然李睿祥也對焦玉居然會和餘容走在一起的事感到很稀罕,但不管餘容現在能給焦玉什麼,等到將來太子登基後,餘容又怎可能比現在的太子可給焦玉的東西更多?

而在看到李睿祥突然興奮起來時,旁邊的月娘也知道他在興奮什麼,低啐了一聲道:“大人,你就別在這裡瞎高興了,人家太子母親可還在外面等著呢難道大人還想讓太子母親繼續等下去?”

“對,對,不該讓太子母親繼續等下去。月娘,快,快給本官換官服。”

隨著李睿祥換好官服出來,雖然沒等多久,餘錦卻已在花廳中抱怨起來道:“這個祥子,到底在裡面搞什麼,怎麼還不出來。”

“錦姐,你怎麼又叫弟祥子了,弟現在可是堂堂的知州大人呢”

聽到餘錦抱怨,一邊走入花廳,李睿祥臉上就露出了歡快笑容。

但餘錦卻依舊是一臉不屑道:“屁知州大人,在錦姐眼中,你就是當年那祥子。”

李睿祥雖然來到盂州的時間不長,但當年卻也可是與焦玉、餘容等人一起長大,不過比起焦玉經常和餘容膩在一起的關係,當初李睿祥還是與餘錦鬧得多一些。當然,以歲數論,李睿祥自然是被餘錦欺負的物件。而且不是餘錦,誰又會將時候的事情掛在嘴邊。,

然後李睿祥坐下,焦玉才羞笑一下道:“李大人,相信你已知道妾身接掌了珍寶閣一事吧”

“玉姐你這就有些太客氣了,我們又不是外人,珍寶閣的事情好了。”

李睿祥平常雖然並沒有餘錦那麼豪放,但想想焦玉可能留在盂州的時間也不長,為了將來的利益著想,李睿祥也跟著拉近了雙方關係。

不知李睿祥想法,感覺李睿祥的話很對自己胃口,餘錦就興奮道:“就是,祥子出來做官後,好像越來越懂做人了”

“錦姐客氣了,那只是弟不想讓玉姐太拘謹,不過關於珍寶閣的事,以後弟可還有許多需要仰仗玉姐的地方。”

“仰仗?這怎麼?不是玉姐接掌珍寶閣後,需要來知州府報備一下嗎?”

面對焦玉的不解,李睿祥卻一臉坦然道:“玉姐誤會了。實際這裡面的事情也是弟在接過盂州知州工作後才知道的。玉姐恐怕還沒在珍寶閣聽,實際上珍寶閣每年都會將大量銀子以知州府的名義投入到盂州城的建設中。”

“還有這樣的事?怎麼周老先前沒跟妾身過。”

“因為這需要珍寶閣老闆與盂州知州見過面後才能。不過玉姐儘管放心,好像這事情主要都是由知州府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設申請,然後才由珍寶閣派人監管並實施,並不是簡單拿銀子給知州府使用就完了。由於涉及的程式比較復雜,所以才需雙方頭面人物見一個面。”

“如果是玉姐先執掌珍寶閣,弟新來,那就是由玉姐對弟進行明,不然就像現在一樣,由弟來對玉姐進行明了。”

“好吧你先來聽聽。”

事實上,從看到珍寶閣的賬本第一眼起,焦玉就感到珍寶閣的現金收益好像少得可憐。

而珠寶買賣又不同於一般買賣,買賣的價錢根本就沒有一個定數。不是焦玉不關心珍寶閣賬目,而是知道自己暫時還不能著急,所以才選擇先放在一旁。不過,焦玉怎麼都沒料到,李睿祥這邊卻還有一,頓時讓她大感訝異起來。

當然,李睿祥也不是空口白話對焦玉怎麼。

而是讓程冼找來一份賬本,一邊指著上面的一條條細目,一邊開始向焦玉明珍寶閣與知州府是怎樣合作振興盂州城經濟一事。

好像盂州城內大大的橋樑,不僅其中有五座橋樑都是由珍寶閣捐助的,甚至每當有什麼重大修葺工作,一旦知州府金庫不富裕,也會選擇向珍寶閣調銀子,而為了監督珍寶閣的每一筆銀子都是使用在實處,這些金錢幾乎都不會經過知州府過手,直接由珍寶閣來進行給付。

等到完全弄懂珍寶閣與知州府的合作方式後,焦玉也不禁驚歎道:“沒想到,沒想到珍寶閣與知州府還有這樣的合作方式,難怪黃掌櫃和少師大人會將珍寶閣輕易贈給吾呢”

“玉姐所言甚是,珍寶閣在盂州城的收穫雖多,但付出也多。而珍寶閣付出越多,收穫也是越多。若不是吳氏血脈的凋零速度實在可惜,那也應是興盛盂州城的真正人傑。”

“妾身明白了,既然這是珍寶閣的一貫所為,那我們也暫且照此辦下去。至於將來的事情,還是等妾身熟悉了珍寶閣的一切再吧”

吳家的所作所為值得佩服嗎?值得。

可不得不,對於這裡面的收穫與付出,不同人卻也會有不同看法。

這不是焦玉對珍寶閣暗中支援盂州城建設的事情有什麼不滿,但同樣不是什麼人都能接受這種怪異之事。

本章節由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