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開始的時候,阿富汗的幾個種植園區內,其藥材培育完全可以由當地女員工包攬的話,那麼現在就不行了。很快的,劉紅葉就無奈的發現,診所集團在阿富汗旁若無人般的圈了一大塊土地之後,什麼困難都解決了,最後居然是找不到足夠的人手來幹活了?
說實話,藥材苗圃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需要的人手本來就多,更別說這裡還有著各種各樣的藥材大棚。光靠當地人的話,已經不能滿足種植園區的人力要求了。
而!大棚的出現,主要是考慮到邊遠地區的那些個部落進出不容易,來園區內上班,更是難上加難。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部落都願意搬遷到種植園區內的。更重要的是,有些部落,不是落在種植園區控制的地盤內,要麼是在聯軍的地盤內,要麼是在反政府軍的地盤內。
其實,大多數這樣的部落,不是種植園區主動去拉攏的,而是他們自己派人找上門來的,來意只有一個,就是能不能從種植園區內學點藥材培養技術,然後自己回家去種,等藥材出來後,再賣給這裡的種植園區。為了能夠拉攏這些部落,劉紅葉和自己的手下商量了很久之後,才想出了個開闢藥材大棚的辦法。
只不過,如此一來後,種植園區內的人手就變得更加緊張了。
招聘,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了。
乍一看上去,這次面向國內的招聘,應該是很簡單的。頂多頂多,也就是人多點而已,對於診所集團來說,每次招人,都會引起世界級別的轟動,可惜的是,診所集團多數情況下只會在國內招收員工,不到萬不得已的局面,它是不會招收海外員工的。
事實上,就連負責招人的劉紅葉自己也是這樣認為,"不就是一個招聘會嘛,就算是以診所集團的名義在國內進行招聘,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前該怎麼來,現在就得怎麼來!"
但!在經過阿豆以及金花等人的商量之後,事情就變得復雜許多了。主要是阿豆他們決定,這次的招聘活動,只會針對兩類群體,一類是中國國內的高校,主要以農學院及醫學院生員為主,至於其他的各類專業學員,也可以自願報名參加;另一類,則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兄弟們。
說白了,阿豆就是想看看高校出來的畢業生和農民兄弟們比起來,誰更適合種植園區的崗位。反正在這小子看來,只要工資開得足夠高,就不用擔心沒有高材生前來應聘的尷尬場面。
不出阿豆的預料,招聘訊息傳出之後,前去連鎖診所報名點報名的各類高校生,堪稱一個絡繹不絕。
值得一提的是,原先被診所集團委託各大醫學院進行培養的中醫類學員,在阿豆的一紙命令下,居然也要先去到阿富汗種植藥材,並且只有成績合格者,才會安排另外的崗位給他們,成績不合格的話,那就對不起了,一個中醫連藥材都不會種植的話,已經跟不上現在的時代了,診所集團是不會要這種員工的。
至於,農民兄弟們的招聘工作也很簡單,在大王村周邊的十幾個村寨,多得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兄弟們。
"跟著咱大王村走,沒錯的!"盤古市的市委書記也就是老村長,只是回去稍稍說了幾回後,就已經徵集到了一大批符合診所集團要求的農民了。
這次招聘活動,也不是沒有遇到阻力,這樣的抗力,主要來自那些被診所集團委託給各類高校進行培養的中醫學員。原本在這些人看來,他們畢業後,就能在診所集團所擁有的醫院內,擔任醫生的角色,沒想到,居然會被派到阿富汗去種藥材?
這樣的變化,無異於天壤之別了,想要讓人接受的話,亦是很難的。
只不過,診所集團也說了,這次去阿富汗,主要是讓這些委培生們能順利的掌握住種植技術。君不見,神農氏的小學員們,亦在學習之餘種植各類藥材嗎?
...
其實,說起那些委培生,也是有些故事的。
在那個時候,別看盤古市的神農氏中醫學院在拼了命的招人,並且也在拼了命的培養更多的小學員們。但是診所集團在海外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光靠自己的培養那些個大小中醫們,根本就解決不了人才的緊缺問題。無奈之下,阿豆只能是出大錢委託國內的各類醫學院幫著自己培養中醫人才。
至於農學院那邊,則是專門用來培養種植藥材的高知識人才的。藥材種植,本來就難,但更難的,不是簡單的種植,而是藥材的培育。
所以,為了解決今後面臨的藥材問題,培養一大批擁有高學歷的藥材培育人才,亦是在所難免的。
一邊是培養中醫人才,一邊是培養種植人才,阿豆小子認為,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並且只有這樣的雙管齊下,才能讓診所集團牢牢的站在中醫之巔。
在開始的時候,聽說畢業後會被學校包分配給診所集團,一時間的,這些個專業全部在國內熱得都快發燙了,誰都想變著法子的鑽進診所集團,原因很簡單,診所集團的待遇超好,可是有目共睹的。等到這些天之驕子好不容易爭取到了委培的名額之後,還沒得意多久呢,上邊就傳來了包分配的結果,居然是要到阿富汗種植園區去"種地"?
被阿豆這麼一來之後,委培生們的委屈是肯定的了,好在診所集團也說了,去那邊種植藥材,只能算是實習期,只要成績合格,該有的待遇該有的崗位,還是會有的。
但是,在被問及這樣的實習期有多長之後,診所集團卻拒絕回答了。不是說就沒個期限了,事實上,在阿豆的心裡,這種所謂的實習期,還是有一定時間的。只不過在這小子看來,既然想做診所集團的員工,就得做好服從分配的準備,那種只想著挑肥揀瘦的人,還是趁早不要的好。
私下裡的,阿豆認為,"種植工作做得好的那些人,他就該呆在阿富汗一直種藥材,大不了,我把待遇開到很高很高就是了。"這小子之所以有這樣的念頭,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委培生的能耐忒淺,就算診所集團要了去,也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才能勉強夠用。
"既如此,去到阿富汗種種藥材的話,又能怎麼了啊?"在某次記者招待會上,金花被問及這件事情時,她語氣淡淡的,如是說道。
這麼一來後,果然就有些委培生們呆不住了,沒到一個月的時間,前後就走了差不多三成的委培生。
其實,對於這些人來說,雙方本來就沒什麼協議,說好聽點是委培生,說難聽點,只能算是個意向罷了,只不過前面那些培養的,都被診所集團給錄用了,並且診所集團還為此而付錢給了學院,這才給大家造成了一種"委培生"的錯覺。
說白了,也就是一句話,雙方都是自由的。
如果這些人真是想走的話,診所集團也沒什麼太多的辦法來約束他們。阿豆自己也沒想到,這裡面居然有著如此大的漏洞?還好這次他異想天開的讓委培生們去到阿富汗進行種植作業,要不然的話,培養出來的這些人才,豈不是又要便宜別人了?
之前培養的那些沒走掉,大概是診所集團開出的條件要比別的地方好太多了?!又或者是那些挖牆角的還沒來得及注意到這些委培生們?!要不然,就是這些人認為自己還沒有能夠在學院裡學到中醫的精髓,準備再好好的去到診所集團鍛鍊幾年再說?!
說真的,阿豆不認為所有的委培生、包括已經錄用的那些,他們的心都是向著診所集團的,要知道,連辛苦培養的中醫小學員們都能為了錢而去到別的國家效力,就更別說這些人了。
事實上,已經走掉的那三成人,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又!狠狠的熬了這些委培生幾個月後,阿豆終於是讓劉紅葉前來國內帶人了,到了這個時候,該走的,已經走得差不多了,留下來的這些,姑且不去說他們的能耐有多強,反正能一直留下來的,已經能讓阿豆感到滿意了,儘管這樣的滿意,有些勉強。
畢竟,這些人大多數因為沒有路子或者走不掉,不得以之下才會留在這裡的。
作為種植園區的老大,劉紅葉的第一次國內招聘,應該說是很成功的。因為,除了委培生意外,他還招聘到了一大批自願去到阿富汗種植藥材的高材生,這些人,可都是懷著一腔熱血而去的。或許,在診所集團的高層看來,自願報名的人,可是要比之前的那些委培生強太多了。
所以說,這次的委培生分配風波,變化還是有的。
經過這一次之後,診所集團就再沒有讓各類高校為自己委培學員了,而是在每年高校畢業的時候,主動開闢專門的招聘,以來為自己尋求更多更好的人才。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