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針鋒相對
天天關於讓顧丹葉擔任寧秀區政府區長的一番說法,使胥忖朱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寬慰,也使他在自己內心裡找到了底氣。
自從自己要從寧秀調走的傳言平息後,胥忖朱知道自己暫時不會離開寧秀了,還會在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坐下去,也因此,在胥忖朱的心裡,似乎增加了無心的底氣,再加之他清楚自己能夠繼續留在這個位置上,都是葛洪濤在後面關照的結果。因為有葛洪濤關照的緣故,並且葛洪濤現在又是省委組織部部長,胥忖朱的內心裡也就更有些趾高氣揚,感覺在自己的身後有了堅強的後盾,自己也就可以在下面為所欲為。胥忖朱反前一段時間非常消沉的狀態,開始事事都顯出強勢來。但由於他自身素質所限,想強勢又抓不住關鍵,相反還搞出一些讓任何一個稍有官場常識的人都感到可笑或者是亂為的事來。
在剛知道自己已經不會離開寧秀市委書記這個位置後,胥忖朱自認為自己後面有後臺,其他人已經不能把他怎麼樣了。但為了試探其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胥忖朱便想出一個自認為非常高明的招數——在一次市委常委會上,胥忖朱有意提出了一個事前沒有和任何人說過,也完全讓寧秀人覺得是亂來的議題——要將寧秀市醫院從現在的地方搬遷到離寧秀主城區有將近十五公裡遠的安寧區大興鎮。
且不要說之前寧秀市委、市政府從來沒有人想到過要將市醫院搬遷到離城區十多公裡遠的地方去,對幾乎所有的寧秀人來說,有這種想法,就會讓人覺得荒唐。不要說搬遷一座醫院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單就是胥忖朱提出的要遷往的地方,就存在極大的問題。
安寧區大興鎮離主城區有十多公裡遠,其所處的地理條件和交通狀況不僅在這裡建醫院不合適,就是建其他公共類設施都不合適。
大興鎮在寧秀主城區的東北方向,是一個不到兩萬人的小鎮,雖然它的幅員面積比較大,是安寧區幅員面積最大的鎮,但卻是以山區為主,轄區內海拔最高的山達到四千五百多米,發源於境內的寧安河,流經寧秀主城區,雖然流量小,但因為水質好,一直是寧秀城區居民用水的重要水源。也因此,只要是寧秀人,都非常關心寧安河水的水質,因為它直接關心到寧秀城區老百姓的飲用水安全。
因此,當參加常委會的同志聽到胥忖朱提出要將市醫院遷往大興鎮這個意見時,都感到非常吃驚。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醫院是要產生一定汙染物,而任何一個城市的水源地都會選擇在城市上游水源不容易受到汙染的地方。現在胥忖朱卻提出這個讓人感覺荒謬的話題,讓參加會議的每一個人都不覺得非常不可理解。
也因此,當胥忖朱剛把話說完,好幾個人就馬上發表意見,明確反對胥忖朱提出來的意見。尤其是市委副書記諸葛虹,更是不留情面地對胥忖朱提出的進行了駁斥。諸葛虹說:“忖朱同志作為市委書記,應該對寧秀各方面的情況都有所瞭解,對於需要決策的事,特別是這種直接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事前應該廣泛地聽取多方面意見,並且需要透過必要的論證。大家都知道,大興鎮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僅不適合建醫院,就是建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都不適合。而作為市委書記的忖朱同志,卻在完全沒有聽取任何意見的情況下,貿然提出如此重大的問題,這既不符合常委會的議事決策規則,也是對常委們的不尊重。”
諸葛虹的一番話,可以說是非常尖銳,不僅明確反對胥忖朱提出的搬遷市醫院的問題,也說出了反對的理由,而且對胥忖朱的這種做法也提出了明確的批評意見。可以說,作為市委副書市,還沒有人能夠象諸葛虹這樣敢於尖銳地面對面對反對和批評書記。
諸葛虹之所以能夠這樣面對面並且非常尖銳地反對胥忖朱提出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諸葛虹總的來講還是一個比較正派,敢於堅持原則的幹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對胥忖朱一直就有看法,並且有些瞧不起,覺得胥忖朱沒有大局、不顧群眾、心地狹窄、自私貪婪,完全不配作一個市委書記,但因為其特殊的背景和關係,卻在市委書記位置上坐著。諸葛虹一直認為,胥忖朱在哪個地方主政,就是哪個地方的悲哀。前段時間聽說胥忖朱要調走,諸葛虹的心裡多少松一口氣,覺得寧秀老百姓不幸的日子將要結束了,但沒曾想,因為葛洪濤當省委組織部部長,胥忖朱要調走的事也擱置起來了。
諸葛虹在省上的關係也是比較深厚的,在一些要害部門都有關係不錯的朋友,胥忖朱要調走的訊息,是其親耳從省委組織部市州幹部處處長那裡聽到的。當時,這個處長說,因為寧秀各級幹部群眾對胥忖朱的負面反映太多,省上不少幹部都新來的省上書記提出,希望將胥忖朱調離寧秀,以免其在寧秀繼續下去後造成更大的不良後果。新來的省上書記雖然開始時不願調整胥忖朱,想到自己剛到平康擔任書記就調整市州的主要領導,會不會被人指為不慎重,也就把調整胥忖朱的事放置在了一邊。但過了沒有多久,就又有人提出希望能夠從有利於寧秀發展的角度考慮,應該將寧秀的市委書記胥忖朱調整出寧秀,重新考慮這寧秀選拔一個書記。居於這種不斷的呼聲和反映,新來的省上書記覺得抵不住人們的這種言語,便要求省委組織部按照要求啟動調整胥忖朱的程式。雖然省委組織部的這個處長沒有具體說他們做的方案是把胥忖朱安排到什麼地方,但當時卻是很肯定地說,省委下一次常委會就會研究確定。沒曾想,省委還沒有來得及召開常委會,中央就對省上的班子進行了一些調整,將原來的省委組織部部長提拔到另外的省去擔任省委副書記,而讓葛洪濤接任了省委組織部部長的職務。葛洪濤接任省委組織部部長職務後,當省上的書記在談到之前已經安排省委組織部做調整胥忖朱的方案時,葛洪濤馬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暫時不調整胥忖朱。葛洪濤提出的理由暫時不調整的理由是胥忖朱擔任寧秀的市委書記時間並不久,雖然在這不久的時間裡寧秀的老百姓對胥忖朱有較多的反映,但省委並沒有對這些反映進行調查核實,相關部門也沒有對這些反映提出實質性的意見。葛洪濤對省上的書記說,如果沒有調查清楚就調整一個市委書記,不僅顯得不慎重,對幹部本人也不公平。葛洪濤還說,就算是胥忖朱存在問題寧秀部分人反映的那些問題,作為省委來講,也應該本著教育引導的原則,先對胥忖朱做誡勉,不能因為有反映,就馬上一棍子把一個幹部打死,畢竟培養一個廳級幹部也不容易。如果沒有進行調查就貿然調整一個任職不久的市委書記,也會對新來的省上書記產生不好的影響,會被視為處理問題不慎重。
葛洪濤的一番話,初聽起來感覺是完完全全在為省上的書記著想,加上新來的省上書記對葛洪濤的信任,也就完全採納了葛洪濤的意見,將準備調整胥忖朱的話題放了下來。
實際上,省上的書記並不清楚葛洪濤提出這種意見背後的真實動因。
諸葛虹對胥忖朱的做派確實覺得看不過去。雖然她知道胥忖朱背後的後臺,並且也知道葛洪濤是省上的新貴,自己如果得罪了她可能給自己帶來嚴重後果,但她並沒有只想到自己的仕途,而是想到胥忖朱的胡作非為給寧秀和寧秀老百姓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一方面是出於看不慣胥忖朱的所作所為,另一方面也因為胥忖朱擔任書記後一再排斥諸葛虹,使諸葛虹對胥忖朱也帶有一種個人恩怨的情緒。再加上胥忖所提出的問題確實是讓人覺得非法荒誕,也因此,諸葛虹才能夠當著胥忖朱的面說出前面的一席話來。
聽了諸葛虹的一番話後,胥忖朱雖然覺得聽起來非常刺耳,但內心裡感到很興奮,覺得自己的目的達到了。他提出搬遷市醫院的提議並不是目的,目的是想藉機樹立一下自己作為市委書記的權威,同時也試探一下市委班子成員們對自己書記位置穩固後的態度。胥忖朱覺得自己市委書記的位置現在又穩固了,那麼就要透過各種辦法和途徑,識別出寧秀幹部對自己的態度,以此作為自己以後重用或者是打壓的依據。
聽了諸葛虹的話後,胥忖朱正在想用什麼話才能狠狠地壓制和打擊一下諸葛虹,並且正在為自己總是想不出他自己認為最能一洩自己內心憤恨話語內心感到有些失望時,呂筱仁卻站了出來。
聽了諸葛虹的一番話,多數常委都在內心裡表示贊同。但官場潛規則,只要是稍微油滑一點的人,都不會象諸葛虹這樣當面鑼對面鼓地和主要領導對著幹。因此,聽完諸葛虹的發言後,他們中多數人都只是在表情上表現出對諸葛虹的觀點的贊同和認可,並沒有馬上用行動來表現自己的觀點。
在諸葛虹發完言,並且見其他常委都是一派讚賞的神情,呂筱仁就知道胥忖朱今天要處於下風,雖然他聽了胥忖朱的一番話後也覺得胥忖朱所提出的問題不可思議,但他並沒有要駁斥胥忖朱的想法,而只是在想胥忖朱為啥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雖然想了好一陣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他看諸葛虹發言後眾常委的表情,呂筱仁心裡就在想,看來今天是自己挺胥忖朱的絕好機會。雖然從內心裡他是瞧不起胥忖朱的,但想到胥忖朱現在在寧秀的位置已經穩固了,並且其身後的後臺葛洪濤在省上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儘管自己和葛洪濤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但畢竟和胥忖朱與葛洪濤之間的關係相比,自己差遠了,自己今後很多事情都還得要透過胥忖朱才能實現。
想拉攏和控制胥忖朱,一直是呂筱仁的願望,甚至為此不惜犧牲了自己的一個姘婦,但到現在為此都還沒有能夠達到他想控制胥忖朱的目的,呂筱仁的內心裡一直非常著急。呂筱仁知道,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不拉攏或控制住胥忖朱,就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慾望,甚至可能被胥忖朱排斥出寧秀,只有拉攏或控制住胥忖朱,並和胥忖朱聯起手來,自己的目的也許才能達到,並且這也是自己之前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但由於前一段時間傳言胥忖朱要調走,呂筱仁也就停止了這方面的努力,但現在既然胥忖朱已經不離開寧秀了,那麼自己之前所做的努力就不能白費。知道胥忖朱在寧秀的位置穩固後,呂筱仁就又開始動起這方面的腦筋來。見今天胥忖朱處於絕對劣勢,呂筱仁就想不趁機助胥忖朱一把,讓胥忖朱感受到自己在關鍵時候對他的助力,從而拉攏和他的距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