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雙重誘餌
回到市國土資源局後,吳業煬馬上安排屈才江組織科裡的相關人員,按照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程式,擬定收回寧秀寧秀中路飛揚地塊使用權的方案。
作為土地利用科科長,屈才江本人一直希望儘快收回金屋公司佔據而不開發的這宗地塊,自己幾次給局領導建議,但都沒有引起局領導的重視,屈才江也沒有辦法,這一次市委書記要求要收回這塊地,局領導們肯定就不敢再說什麼了。因為收回這塊土地符合屈才江的意願,所以工作起來也就感到特別有勁頭。當天屈才江就按照相關的規定,把收回寧秀中路飛揚地塊的方案做好了,相關的文書如關於收回寧秀中路飛揚地塊的聽證公告、收回的決定下達書等。
但要收回一宗土地,在市國土局來講,也算是一件重要事項,必須召開班子會研究確定。雖然是市委書記明確要求收回的,但程式上還必須一步一步走,才不會一旦對方將市國土局或市政府告上法庭後,因為有明顯的違法瑕疵而敗訴。如果市國土局自己敗訴還不要緊,如果到時候對方告的是市政府,市政府敗訴了,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會使政府的威信在老百姓那裡受到極大的影響,老百姓會認為市政府都不以法辦事,還要老百姓如何依法辦事?
市國土資源局的班子會議研究後,還需要報市政府,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才算是具有了收回的合法程式。但在吳業煬給胥忖朱彙報此事時,胥忖朱擔心市政府那邊不同意,那麼自己的想法就會完全落空,他當好要求吳業煬不提交市政府審定,由市國土地資源局直接下達收加該宗土地的決定書,並且要求市國土局將該宗土地儘快交給海天藍集團公司,由海天藍接手這個專案。
吳業煬一聽,胥忖朱這種要求非常不符合土地出讓使用的程式,吳業煬擔心,如果按照胥忖朱的要求做,自己在這宗土地上肯定出問題。但聽胥忖朱語氣,吳業煬又知道自己無法扭轉。但出於自我保護的考慮,吳業煬還提向胥忖朱提出:“胥書記,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將這宗地的出讓做成一人議題,提交給市委財經領導小組研究決定,這樣,程式上也就更完善一些。”
胥忖朱聽了吳業煬的話後,有些生氣地說:“我已經說了明確的要求,你們就按照我的要求辦就是了,還提交哪裡去研究?現在是我說了算,財經領導小組上還是我說了算,不是一回事嗎?為哈一定要多此一舉呢?”
聽胥忖朱這樣說,吳業煬就完全沒有辦法了。他回去後,在自己的重要事項記錄本上認認真真地把今天向胥忖朱彙報會寧秀中路飛揚地塊出讓的情況、胥忖朱如何說的都一一記在了本子上,吳業煬想到,如果以後有關部門就這宗土地問題追究起來,至少自己有一個基本依據。雖然吳業煬知道自己的這種記錄如果真在法庭上,法庭不一定採信並作為證據,但至少可以說明並不是自己在胡做亂為。
胥忖朱強行將寧秀中路飛揚地塊從金屋房地產公司收回後又不以任何程式交給海天藍集團公司開發。而海天藍集團公司本來是一個經濟實力非常差的一個公司,打的牌子非常大——集團公司,但實際上相當於是一家皮包公司,公司基本上沒有一樣實實在在的實體產業,主要是做所謂的貿易,甚至做一些買空賣空的事。藍天海之所以突然想到要到寧秀來要這塊地,是想利用這塊地套取銀行資金,而並不是想真正搞房地產開發。藍天海知道,只要自己把土地拿到手,就可以以土地作抵押向銀行貸款。藍天海心裡清楚,僅就這一塊地,自己至少可以向銀行貸取幾千萬元的款,這對他來說,實際上就是空手套白狼,什麼都不出,主可以獲得幾千萬元資金,這誰不願意幹?
同時,貸取了銀行的資金後,藍天海還想就專案本身再動一些腦筋,從而再從中撈取一筆。
為了讓胥忖朱充分相信海天藍集團公司的實力,在拿到寧秀中路飛揚地塊後,藍天海又向胥忖朱表示,自己還要在寧秀投資,和寧秀地方一起共同參與開發寧秀城區另外一塊還完全沒有人有意向投資的地塊——半島壩。
半島壩地處寧秀城區東面,是寧秀區城內寧秀河與安寧河交匯地帶的一塊土地。半島壩雖然面積有一千多畝,但真正可以使用的面積可能只有七八百畝。這一塊地之所以一直沒有列入寧秀的城市建設範圍,主要是因為寧秀城市建設發展的速度一直很慢,之前從來沒有在半島壩的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任何投入,完全可以說是寧秀城市建設的一個死角,再加上半島上居住的老百姓數量還不少,搬遷的成本也不是一個小數,因而歷屆寧秀市委、市政府領導都沒有把半島壩的建設拿入範圍,只是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推進,雖然寧秀的城市建設步伐較慢,但寧秀城區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可供使用的土地也非常有限,並且價格也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近年來才有開發商開始對這片土地曾起了腦筋。但一瞭解這塊情況的基本情況,也都全部打了退堂鼓。
不過,雖然開發商們打擊退堂鼓,寧秀地方領導特別是李聿民到寧秀擔任常務副市長後,對這一片地的價值也看到了,覺得這是寧秀城區面積最大的一塊可利用黃金地塊。再加上看到在半島上老百姓居住的房屋都非常破爛,幾乎百分之百都是篷戶。為了改善半島上百姓的居住條件,也為了有效地利用好這寧秀城區唯一一塊黃金地塊,李聿民到寧秀後不久,就藉助國家的篷戶區改造下午,提出改造半島壩上居民住房的想法,並且主動承擔相關工作。李聿民提改造半島壩上居民住房的想法後,祁一徵非常支援,認為寧秀城區的建設雖然慢,但也和過去相比也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在城區還有那麼大的一個地方的居民居住條件那麼差,作為黨委、政府來講有失職之嫌,至少也是關心群眾不夠。當祁一徵和李聿民給胥忖朱彙報此事時,胥忖朱心想反正不是我去做這件事,只要你們願意,我何必去管那麼多呢,也同樣同意李聿民提出的改造計劃。也正是在李聿民的強力推進下,半島壩上近千戶老百姓搬遷、安置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基本上完成了。這可是創造了寧秀搬遷的奇蹟。
搬遷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後,在市委常委會上,常委們一致同意將半島壩的開發列為寧秀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正因為如此,藍天海抓住了寧秀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注點,在拿到寧秀中路飛揚地塊後,又提出和寧秀一起共同開發半島壩。藍天海在前期對寧秀進行調研時,也瞭解了半島壩的開發雖然有不少客商來談了,但真正下決心在開發這片土地的並沒有,因為需要投資的金額太大,並且按照寧秀市委、市政府答應的那些搬遷戶的條件,他們以後都是要回遷的。這樣一來,近千戶的搬遷戶,得用不少的錢去建這些安置房,而政府又拿不出錢來,只有從企業那裡去想辦法,從土地上做文章。
這樣一來,不少企業面對近千戶的安置戶,都望而卻步了。最關鍵的是這一片土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完全沒有起步,要開發,光是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就要投不少的資金不說,時間上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此,寧秀市政府剛開始把這一片地上的搬遷戶遷走時還有企業來談,到後來,來談這一片土地開發的企業都基本上沒有了。對此,寧秀市政府的領導包括祁一徵都比較著急。而作為搬遷動議人和搬遷實施主體責任人的李聿民則更是著急,因為這關係到他在寧秀來後所做工作是不是能夠得到廣大老百姓認可、是不是真正能促進寧秀發展的問題。說直接一點,就是關係到人在寧秀能不能夠樹立起自己的威信的問題。上次正廳級幹部人選推薦時他被推出來後,李聿民就正了寧秀的焦點人物。一方面不少人都把他視為寧秀換屆時市長的當然人選,另一方面也有人心裡不滿意他,希望看到他在工作中出現問題,這樣,他即使被推薦為正廳級幹部人選,也等於是空歡喜一場。在這其中胥忖朱和呂筱仁就是兩個最集中的代表。
為此,祁一徵和李聿民在這一片土地的開發利用上沒有少操心,但畢竟在一片土地面積有那麼大,從這片土地的特點來講,又不可能單獨劃塊開發,只有整體開發,才能確保這一片土地的有效性的整體效益。
藍天海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開出了一個讓寧秀領導滿意的支票,以吸引他們,使他們支援自己的這一想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