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京營冷冷清清,大部分將士都回家看望父母妻兒。
朱由校一如既往的鍛鍊身體,已經稍稍能看到肌肉,比穿越來時身體強了幾倍。
朱由校招呼楊文武和陸展鵬坐下一起吃早飯。
朱由校一邊剝著雞蛋一邊說道:“你們都是京城人士,怎麼沒回家啊。”
陸展鵬聽到皇上問話,吞下嘴裡的食物回到:“皇上身邊就張羽一人,有什麼事也沒人使喚。我倆留下來當個跑腿的。”
“皇上總要跑腿的,我倆桑量就油嚇乃了。”楊文武嘴裡塞的滿滿的,朱由校聽著都費勁。
張羽一臉幽怨哼道:“你們兩個搶奴婢伺候皇上的活幹,奴婢可是挨了一刀的。”
朱由校笑著搖了搖頭:“恩,有心了。”
“嘿嘿。”兩人同時傻笑。
四人說說笑笑吃完早飯。
朱由校揉了揉肚子一直繃著的心在這一刻也放鬆下來。
這時侍衛走進來:“啟稟皇上,陳公公帶著三位大人求見。”
盧象升,孫傳庭,孫承宗終於來了。
朱由校按捺住心中喜悅說道:“快傳。”
等了片刻陳曉眾人出現在朱由校視野中,朱由校連忙起身朝陳曉等人走去。
最年輕的肯定就是盧象升了,頭髮都白了的就是孫承宗了,其次就是孫傳庭了。
朱由校雙手扶著年老的孫承宗說道:“老師和兩位愛卿,不用多禮,都吃了早飯嗎?”
孫承宗語氣恭敬的回道:“多謝皇上,吃過了,皇上可禮不可廢。”
盧象升和孫傳庭可不敢不行禮。恭恭敬敬的行禮說道:
“大名知府盧象升叩見皇上。”
“草民孫傳庭叩見皇上。”
朱由校拉著孫承宗坐在椅子上說道:“兩位愛卿快快請起,都坐下。”
同時又對著陸展鵬和楊文武說道:“你們也坐下來。”
盧象升、孫傳庭同時說道:“謝皇上,”
恭恭敬敬的坐在下面的椅子上。
朱由校看著頭髮都白了的孫承宗,說道:“老師只當朕是你的學生即可。”
孫承宗最後以六十多歲的高齡同蠻清作戰,最後殉國。讓朱由校不得不對其尊敬。
“這幾天愛卿都受累了,朕召集老師和兩位愛卿,是希望老師和兩位愛卿幫朕。”
“老師就不用多說了,鎮守遼東勞苦功高,朕代大明百姓謝過老師。”
朱由校說完從椅子上起來,對著孫承宗一拘禮。
看著孫承宗就要站起來朱由校連忙按住,並說道:“老師你受得了朕這一禮。”
孫承宗兩眼通紅“老臣雖死無憾了。”
朱由校坐回椅子上從張羽手中拿起幾本摺子繼續說道:
“你們先看看,再來說說。”
眾人拿起摺子看了會,手開始發抖,冷汗直流!
摺子內容:關於人口增長和土地問題,關於士紳土地和百姓土地對比,關於宗室問題……。
最後寫道:“大明照現在發展下去還能承運幾何?如何解決大明土地無法養活過多百姓?是歷史重演還是?”
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陸展鵬、楊文武都覺得這小小摺子猶如千斤重。都說不出話來
最後孫承宗站起來跪在地上對著朱由校說道:“老臣願用殘軀為大明盡最後一份力。”
“臣也願意為大明付出一切。”其它幾人也跟著孫承宗跪在地上。
朱由校親手一個個扶起,對著小太監張羽說道:“去把周閣老叫來。”
“大明現在內憂外患,九邊又不安寧,建奴狼子野心虎視大明江山。”
“在這一切的基礎上必須讓大明安穩下來,所以必須把他們打服了。”
“所以朕召三位愛卿來是想讓三位幫朕建立強大的軍隊。”
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齊聲道:“臣等聽從皇上吩咐”
朱由校滿意的點點頭說道:“素問盧愛卿智勇雙全,朕的青龍軍團就交給盧愛卿了。”
“孫愛卿以後就執掌兵部,做兵部尚書。”
朱由校又對著孫承宗說道:“老師現在幫朕操練京營,等日後成立統戰部並且軍隊都得聽從統戰部的調遣,老師再給朕去掌管這統戰部。”
“具體的我們君臣再商議,商議。”
朱由校見到周延儒進來說道:“這位就是周延儒周閣老,首輔被朕罷免後朕有意讓周閣老擔任首輔之職。”
“大家以後都認識下。”
一行人連忙拱手施禮,都是一副相見恨晚的樣子。
對於能給自己辦事的人朱由校也是給於其應有的尊重。
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恩威並施才是王道。才能讓臣子盡心盡力為你做事。
歷史上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都戰死沙場。
崇禎十一年十月,清睿親王多爾袞又一次率軍踏破長城,侵犯畿南。好友蔡鼎等勸說孫承宗到保定避難,茅元儀則說服孫承宗到南方去,孫承宗都婉言拒絕了,他說:“我都這一把年紀了,沒什麼可怕的了,如果能有機會戰死疆場,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就這樣,在清兵向高陽進攻的時候,孫承宗以76歲的高齡,率領全家及高陽民眾奮起抵抗,由於兵力相差過於懸殊,高陽城很快就被攻破了,孫承宗被清兵抓獲。多爾袞聽說抓到了孫承宗,非常高興,親自來勸降,孫承宗嚴詞拒絕!清兵無奈,鑑於對其敬重,應允孫承宗可自盡而亡;最後,孫承宗坐在一張椅子上,令兩個清兵用白綾將自己勒死,從容而又壯烈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643年孫傳庭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民變。由於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無奈草率出戰,後兵敗,在陝西潼關戰死,馬革裹屍,年約51歲。
盧象升在崇禎帝的壓力之下,分兵救援真定,自己則率兵赴保定,尋敵決戰。當時盧象升只有殘卒數千,缺糧少餉,已無多少戰鬥力。
1638年盧象升帥兵抵禦蠻清,進師至順德府的巨鹿縣賈莊,與清兵發生遭遇戰。盧象升居中,楊國柱居右,虎大威居左,列陣迎戰。至次日,清兵合圍,騎兵數萬圍之3匝。盧象升率部奮勇衝殺,自辰時激戰至未時,炮盡矢窮。最後,盧象升在親手擊殺數十人後,身中4矢3刃,仆地而亡。其親兵楊陸凱伏在盧象升身上,保護其遺體,身中24箭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