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曉曉的建議下, 後面耕種的荒地全部種上一季土豆和紅薯, 這時種還能在年前收穫一季,也種了一些胡蘿蔔和蔬菜。
家屬們也是一樣,在曉曉的帶動下, 都種了一些可以當主食的土豆,曉曉紅薯種的不多, 主要是土豆比較多,她不喜歡吃紅薯, 只有燒的紅薯才吃, 不過為了此後的幾年做準備,家裡多少要種點。
“嫂子,你們家的土豆苗長得真好。”
幾個在附近自留地裡幹活的婦女走了過來。
“是還不錯, 你們的也不錯呀。”曉曉知道明年後年是什麼年景, 對於這些東西當然要細心照顧,家裡能多點東西自然是最好的。
“嫂子, 你知道不?”
“啥事兒?”
“聽我家那口子說, 團裡明年好像要到各個地方去招人過來,聽說好像還有什麼知青。是女的耶,都是城裡娃娃,一個個白嫩的,能做得慣我們這些活兒嗎?”
“你操人家的心幹啥?做得慣也要做做不慣也要做。來了他們就知道了。”曉曉知道這段歷史, 也知道最先來的一批知青,都是首都和滬城的知青,他們抱著一顆火熱的心, 來到的這裡。
“也是,咱們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我看了一下咱們這些自留地裡,照顧的最好的就是嫂子家,以後可要都教教我們。”
“沒問題,只要是我會的,都教你們,這也沒有啥好藏私的。”曉曉是用了外掛的,不過有一世她學過農業種植方面的肯定有東西能教她們。
幾人一起走回家,她們和曉曉都是鄰居,指導員的愛人也來了,不愧是做思想工作的,估計在家也學的很溜,說起話來和剛開始也是很不一樣的。
大家夥一吵架,那些家屬都是繞著她走路,絕不出現在她眼前,就怕被她發現苦口婆心的說教。
曉曉很少摻和這些事,她知道這個時候的夫妻很少離婚的,吵過就完,過段日子又有新的話題吵架。一輩子吵吵鬧鬧的,也不消停。
荒原上到處都是繁雜的雜草和樹木,眼下已經是深秋,眼看就要入冬,這裡的冬天時間比任何地方都要漫長,十一月就開始正式進入冬天,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左右都是冰雪茫茫,現在連裡基本沒有時間休息,每天不是開荒就是伐木,有些地方還是要伐木才能連成片的,連部也需要樹木。
今天許昌明讓指導員來家裡吃飯,昨天曉曉在自留地附近打了一隻兔子,請他們兩口子加上家裡的一個幾歲的兒子牛牛一起過來打牙祭。
曉曉在外邊和章傑的愛人林桃一起做飯,牛牛在和隔壁鄰居家的孩子玩。
這裡的孩子很少,就三四個,這些孩子們每次曉曉家裡一做好吃的,他們都會聞著香味圍過來,這不都圍在外邊玩。
吃飯的時候,曉曉給幾個孩子單獨放在一桌上,四位大人一桌,章傑和許昌明商量著冬天的事,根本做不了什麼事兒。
因為有曉曉的提醒,這個冬天一連不缺大白菜和胡蘿蔔,以及一些白蘿蔔,還有一些野菜幹,也可以當菜吃,這次來的家屬有一些被招進連裡成了正式員工,在食堂做事,大師傅沒有走還是劉師傅,他在一連做了好些年的飯,都熟悉大家的口味,飯菜做的不錯。只是幫工的換成這些家屬們,以前的都開荒去。
招的家屬都是家裡生活最困難的幾戶人家,一些單身的戰士還是要繼續吃食堂的。
“老許,一個冬天四個多月,咱們不能老是就這一直貓冬,什麼也不幹吧?”
“咱們先想想,不過你也知道大夥兒都沒有好好休息過,貓冬也能好好休息休息。”
“可是……。”章傑也知道大夥兒從戰場下來就直接開到這裡開荒,開了一段時間才相繼回家探親,回來以後也是猛幹活,都沒有好好歇息一天。
“指導員,這裡的冬天雪厚不?”
“厚啊,停附近的老住戶說,這裡的雪老厚的,冬天出門都不好出。”
“那咱們連裡有人以前是學過木匠的沒有?”
“弟妹,你問這個幹啥?木匠有啊。好幾個呢?”
“準備好雪橇吧,大點的雪橇,能拖點東西的雪橇。要不然冬天會交通不便。”
“是喲,我們要準備雪橇,哎呀,我不是這裡的人居然想不起這茬。”
曉曉和許昌明都是這東北的人,只是不是這塊地方的,很多事也是相通的,說出來也不惹人注意。
許昌明知道自己媳婦兒是個聰明的,也知道她有分寸。
晚上曉曉和許昌明說:“昌明,你們不會就這麼一直貓冬吧?”
“還說不好,這不是第一年嗎?又沒有啥經驗,也不知道要乾點啥。”
“冬捕呀,你們到縣城去買幾張網冬捕,冬天的魚價格不要太好喲。給連裡改善伙食還可以掙一筆收入。”
“媳婦兒,這個倒是可以的呀,真沒有想到這個,我都忘記了這事。”
原本躺在炕上的許昌明都興奮的要蹦起來,還是曉曉眼疾手快的,拉了他一下,要不然還不得蹦起來。兩人一個被窩,蹦起來還不是把自己被窩的熱氣給散發出去了。
“怎麼像個孩子似得,還蹦起來,躺下。我冷。”
興奮過後的許昌明,躺下來緊緊摟住自己的寶貝兒,在曉曉的嘴上親了一口,表示自己的興奮。
“媳婦兒,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掙錢的。你說說吧?”
“我能有什麼辦法,你一個連長自己不想辦法,問我一個家庭婦女幹啥。”
“媳婦兒,說說唄!你在家裡生活的時間久些,生活經驗肯定比我多,說說吧!我等下好好伺候你……。”許昌明最後幾個字是伏在曉曉的耳邊輕聲說的,說的很輕,又很慢。
曉曉臉一紅,輕聲斥罵一句:“不正經,討厭。”
“嘿嘿,你不想嗎?”說著話,熱氣都噴在曉曉的耳後,引起曉曉的一陣悸動。曉曉暗自笑自己,果然不是一個清心寡/欲的人。自己還是紅塵作伴的好。
“嗯,組織大家發揮自己的特長,能幹些什麼呢,比如明年還要來人,有些東西可以室內做的,咱們冬天可以先做起來。冬捕要是效益好,咱們也不能停,大家夥也要換班幹,幹一天在室內工作兩天,這樣也可以養養身體,免得凍出病來。”
“行,這個辦法好。把一些事提前做,省的明年忙的時候,大家累死累活的。”
“是啊,忙起來可是要人命的忙。”
轉眼就是冬天,別的連都已經開始貓冬,只有一連的人個個都在忙活,冬捕的事也沒有告知團部,只是想自己連裡先試試,看看效果咋樣。
事先指導員告訴大家冰上作業的範圍,還有一些危險的注意事項,可不能出岔子。各個排長負責安全,大家都知道只有自己連裡好了,他們的生活才會更好。用嫂子的話說,才能在團部爭取更多的資源,明年據說團部要給一些連配上收割機還有一些耕種機,咱們連一定要有,聽說過這機器頂好多人力。老省事,一連都要有爭取都要新的才行。
大家是卯足勁兒的幹活,室內工作的也是,現在天天閒聊天,還不如一起幹活,在室內有大火爐子,熱乎乎的,又不冷。
一邊做事還能一邊打哈哈聊天多好。
今天已經是四天捕魚,前幾天的都拉到離這最近的市裡,只有食品站收這些東西,兵團每個連都有自主賣野味和一些山珍的權利,這叫自主創收,不歸團部管,只是開荒的地裡,這些是要上交的,大部分上交,其餘的就是留夠自己連部的糧食。
哪怕現在各地的農村都浮誇產量,可是兵團不會也不用。一是他們剛到這裡,說實話能養活自己解決這些人自己的吃飯問題就已經很不錯了,荒原上到處都是危險,還有野獸,即使開荒時,大家也是把武器放在身邊不遠的地方,以備萬一。還有這裡離邊境線不遠,還有守護邊境線的職責。
二是這裡剛來誰知道能開多少荒地出來,第一年又有多少產量,這些都是未知數,一邊開荒一邊做基礎建設 ,還有注意很多問題。
上面是不會問產量問題,有多的更好,沒有暫且也不會要求,雖然都是壯勞力但是都是好些年沒有種過地的人,這做起農活來也要適應的,最起碼經驗是不豐富的。
方方面面考慮到,不過一連是附近最好過的連隊。好多沒有人提醒的連隊,現在吃的蔬菜都沒有吃食乏味的很。
不像一連,一週一次魚燉白蘿蔔,還有一次臘野味(鮮野味)燉白菜或是別的。
曉曉沒事帶著一群婦女沒事打獵,挖陷阱,套兔子也野雞。
曉曉也會在自己打獵的地方從蔚藍放些野雞野兔還有麂子出來,婦女們也會拿一半交給連部,不是說都是集體資產嗎?不能讓人說閒話。在曉曉的潛移默化下,家屬們素質也提高不少,曉曉還利用貓冬的時間,一天教一個小時的掃盲班。人人都要來學,不願意的都是拖後腿的。用各種辦法逼著她們學。
大家家裡都有儲存一些野味,一有進城的,就託人幫忙給老家寄點錢或者寄點野味。
這些英雄們下來戰場,到了這裡軍墾,不完全屬於部隊,工資也跟著下調了一些,但是大家都服從安排,並沒有鬧。安安靜靜的接受安排。
“嫂子,你們這群家屬那是好樣的,又有這麼多的野味,服了,真是服了你們。”劉師傅雖比許昌明大,但是許昌明是連長,他也是叫曉曉嫂子。要不然不好稱呼。
“那是,嫂子帶著我們哪回不是獵到不少東西。”這是三排的一位家屬權梨花,她是齊魯人,來自老區。在家裡做活也是一把好手,比曉曉的年紀還要大一歲,結婚的比曉曉早幾年,不過婚後沒有多久,她當家的就上了前線,這才是婚後團聚在一起。
你說她最服誰,那絕對是連長家的嫂子,有文化,有本事,有能力,種地好,打獵好,還能解決很多的問題。她只要在家和自己當家的嘮嗑,一準會說曉曉。
“梨花,知道你最服嫂子,行了。”文書小文和劉師傅還有食堂的幾位員工都見證著家屬們交野味。
這些不算錢但是也不白交,到了秋收可以分糧食。
野味吃不完的可以創收,也不是吃不完,只是規定過不是節日時候,一週一次野味,多的都要賣,創收。
戰士們都願意,有家的家裡有吃的,也是一週一次,沒有家屬的在食堂也是一週一次,都是一樣的。
一個冬天,大家都還胖了一點,看起來精神頭是最好的。
到了春天,萬物復甦,荒原上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眼望去,像是一片草原。不過是要忽略掉一些樹林和沼澤的。只是看風景還是不錯的,三月積雪已經開始慢慢化開,提前育苗,家家戶戶都是一樣的,就連連部也是在室內育苗。都是來自於曉曉的教導。
這樣可以提前栽種,可以提前收穫,後面還可以多種點別的東西。
在大家的忙碌中,大半年又過去了,這一年已經進入了三年特殊時間,這三年不管是哪裡都不好過,即使是首都,哪怕物資優先供應,也是會餓的不輕。
曉曉早就開始給老家的許翠萍和爺奶寄糧食,都是她去寄的,一些粗糧和一點點細糧,不多。但是誰要是餓的厲害了,吃點細糧,養養也是能保住一條命的。至於許昌明的大哥家裡,曉曉可沒有寄,她是打心眼裡瞧不起許達明的,一個慫貨。
第一批的知青也即將來到,一連也分了不少,有二十多人,男女都有,還有一批女性支援邊疆建設的。不過她們過完年就來了,已經熟悉了這裡,還有還幾個都和這裡單身漢組成了家庭,已經親親熱熱的過起了小日子,還有的也陸續都在悄悄的搞對象。
一連現在都是春天,一天到晚都能看到春心蕩漾的戀人們。
再有兩天知青們就會到達一連,隨著第一批支援邊疆建設的女人們到來,每個連的人數都在急劇增加,現在又有了一個女排,馬上即將有個知青排。原本是要曉曉做女排的排長,團部也是這樣認為的,曉曉自己不願意,說要把機會給到女排內部的人,而且這些家屬們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不參加女排,不過曉曉沒有參加,為什麼?
在這節骨眼上,曉曉懷孕了。原本就有些家屬在年前都相繼懷孕,家屬們中懷孕的都沒有參加,加入連裡是要天天上工的,哪怕懷孕也是,只是工種輕鬆點。可是這樣也不好,顯得佔便宜。
曉曉不參加,懷孕的都不參加,要知道機會難得,參加吼叫就是連裡的正式職工,以後是有工資的。還有糧食和糧票,各種票據,曉曉不喜歡束縛,還是不想參加剛好懷孕給了她藉口。
只是後來她不參加那些孕婦都不參加,曉曉傻了。這些人怎麼這麼實誠。
權梨花從懷孕後,沒事就找曉曉取經,可是曉曉在這世是第一胎,怎麼給她傳授經驗,看著眼巴巴望著自己的權梨花,曉曉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吧,說幾句。“梨花,我以前看過一本書,說是孕婦在懷孕的時候,要收斂脾氣,要保持心情愉悅,以後的孩子才能聰明,最好每天沒事和孩子說點話。”
“嗯,記住了。我回去一點要我家當家的說,不能惹我生氣,我要保持心情愉悅,要不以後孩子生出來彆扭巴巴的,醜死了。”
權梨花的理解能力真是歪到一邊去了,真會理解。這腦子長得不一樣,她家當家的哪敢惹她生氣,曉曉的意思是讓她脾氣別急,不要動不動就吵吵把火的。她就是一個炮筒子脾氣。脾氣莫名其妙的就來,莫名其妙的又自個兒走了。常常把曉曉笑的要死。也把她家男人氣得半死。
曉曉說的話,權梨花是一直當聖旨聽的。她不管幹什麼都向曉曉看齊,曉曉家菜園子和自留地種什麼她都跟著種,每天的勞動都是複製的曉曉,還別說,除了曉曉家裡,就數她家裡的糧食最多。而且漲勢產量也是最好的。
“梨花,我們倆明天去趕集唄。”
“行啊。”
曉曉也很喜歡權梨花,老實,又爽利,說話大咧咧的,不過人不蠢。很是通情達理,其實她和她家的當家的都來自老區,家裡的情況一想也知道肯定不好,但是從不會想著佔公家或是私人的什麼便宜。
一直是從不給連裡添麻煩,有什麼好事也是讓給一些家庭困難的人家。自己從不啃聲說什麼。
不過曉曉是什麼人,幾句話就能套出來自己想聽的話。知道權梨花家裡有一個重病的婆婆,還有一對沒有成家的弟妹,公公和弟弟兩個壯勞力,曉曉套出她家的地址,記在心上。
找機會給她家寄了一點土豆和紅薯幹,一斤細糧。算是補貼他們家的。
曉曉也是和許昌明說起過,一起說過權梨花家的事,也和許昌明商量過寄多少,多了肯定不行的。自家還有親人呢但是多少要寄點,也能抗十天半月的。
等到明年情況更嚴重,自己可不能給她們家寄,自己家的親人還有許昌明照顧的已經犧牲的戰友家裡,都是需要糧食的。
附近的集市也是幾個連和周邊的鄉親們一起組織的,一個月一次,可以相互交換一些家裡缺的東西,還有一些別的東西可以換錢之類的,畢竟這裡離縣城和鄉里都太遠,只要不是大肆的投機倒把就行,幾個連相互派人監督著。買的東西和數量都在規定範圍內。
要不要票可以自己商量。不需要和城裡一樣,什麼都要票。
從下大雪開始,已經很久沒有集市,天太冷。誰會出來,好不容易現在天熱,大家都出來集市裡面換東西,曉曉和一連的好幾個孕婦一起來的,一到集市到處都是大肚子,曉曉自己看了都想笑,看來這過段時間兵團團部的醫院是要擠爆的節奏。
相信很多的連都是一樣的孕婦很多。
就是周圍的鄉親們也是,覺得看傻了眼,怎麼這麼多孕婦。這集市充滿了危險,要是不小心碰著一個孕婦,隨時可能出問題。
“曉曉,你家要買些什麼?林桃照顧著曉曉,她還沒有懷孕,家裡也有個孩子,不是最急的。
“桃子,我想買點肉吃吃,最近嘴不知怎地就是饞肉。”
“唉喲,你家還缺肉呀?”
打死林桃都不相信曉曉家裡缺肉,誰家都會缺肉,可是曉曉家裡不會缺,別看她大著肚子,可是就是扔石子兒,也能砸中飛快奔跑的野雞野兔。再說現在好些人家家裡養的小雞都是曉曉家裡的雞抱的窩。
她家的老母雞和今年抱窩的小雞,都有好幾十只雞。小雞也長的半大,年底又能燉蘑菇吃。
“不是,我想吃豬肉,新鮮的豬肉,知道吧。”
現在是夏天,有辣椒,買點豬肉可以瘦肉炒辣椒吃,加點大蒜也葉,好吃的不行。
曉曉叫喜歡吃辣椒炒瘦肉,不管在那世都愛吃。
“這個要看機會,不是每次集市都有的。你看看你吃個肉還要挑是什麼肉,好福氣。”說實話荒原上草澤多,還有大湖,雖然乾旱,但是各種原因,這裡反而吃的飽,沒有出現吃不飽的情況,當然這個吃得飽也是相對而言。不是敞開肚子吃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