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連部要歡迎第一批知青的到來, 許昌明一早天不亮就到火車站接知青們, 連裡還有些單身男青年們聽說是大城市來的女知青,春心開始盪漾,要是能娶到這麼一位姑娘, 那才是人生一大美事。
曉曉在家裡和幾位孕婦一起也說著知青們的事。
不過大多數的時候,曉曉只是聽, 並不發表意見。
夏季的風,吹起來都是熱熱的, 許昌明和鄒勇一起一人一輛馬車, 一起接知青們。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許昌明和曉曉來的時候下的火車站,這裡的看站的就兩人,還是父子。都是火車站的員工。
許昌明和鄒勇都是一身55式軍裝穿在身, 在車站小屋裡面和沈重(父)沈邱(兒子)父子閒聊, 許昌明不是第一次和沈家父子打交道,這條道上的各個連都要和沈家父子打交道, 都是彼此認識的。
“許連長, 你們來的最早,其他幾個連還沒到呢?”
沈邱看看時間,他把幾個空倉庫開啟,等下有知青還有一批物資要到,不過是兵團團部的, 等下要卸裝物資是。
“老吳他們估計也快了,我們近點,其餘的幾個都要遠點。”
每個連都分配的有知青, 許昌明對所謂的知青還是很擔心的,都是城裡娃娃,再艱難的人家,也沒有在田地裡幹過活,並且自己這裡還要開荒,條件比一般農村的活不知道要艱苦多少。自己這些農村出來的大老爺們兒剛開始都有點不適應。更別說這些城裡娃娃,不是自己看不起他們,真的是艱苦。
一聲火車的鳴笛聲,告訴大家火車到了,許昌明和幾個連長都站在倉庫前面,等著火車停靠穩,才上前。
“老吳,你們二連秋收後,準備種什麼?”許昌明和吳六齊站在一起。
“能種什麼,秋收過後沒有多久就是入冬,種不了什麼東西。你給老許,去年你們一連冬捕賺了不少吧,娘/的,老子二連去年一個冬幹吃不動還沒有你們一連天天做事的人長的好,你們一連的伙食真是羨慕死人。”吳六齊真心的想問問許昌明,向他請教請教,今年冬天咱不能再在家裡貓冬,也要出去創收,不管是給連裡的同志們還是上交,都是創收。不過這筆錢大部分是連裡做主的。
“湊巧,湊巧而已。”許昌明答應過曉曉,不要把自己供出去的。他只能打哈哈。
“鬼的湊巧,你個許昌明就知道打哈哈,今年你們一連有啥好事要帶著兄弟連一起,咱們還挨著呢?”
其餘的幾個連長也湊過來說:“就是就是,老許你太不仗義了,有好事也不拉拔兄弟們一點。”
被義憤填膺的幾位連長圍著,許昌明苦笑的說:“兄弟們,不是我要瞞著你們,去年是第一年,咱不是都沒有經驗嗎,許多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哪裡能先讓你們跟著一起幹,自己都沒有底,再說了吃的好不光是我們男人冬捕,還有咱們一連的那些家屬婦女同志們,她們沒事就上林子裡面轉,自己小套子,挖陷井打獵,打回來不老少。要不怎麼會伙食好的。”
幾位連長也是醉了,厲害的怎麼都到一連去了,連人家娶的家屬都是厲害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說話的時候,知青們都下了火車,一個個的迷茫的望著眼前的一切,他們看到的是一片荒蕪,除了眼前這個小小的火車站,還有一輛輛的馬車,遠處都是荒原。
有些女知青已經開始想家,男知青們在找自己分配的連部。
“一連的這邊。”
“二連的這邊。”
“三連的這邊。”
“…………。”
各位連長都在招呼自己連裡的知青,經過一陣混亂後,各個連都已經開始清點人數。許昌明對著名單一個個清點,這可不能馬虎。
“樊玲玲。”
“到!”
“肖勝利!”
“到。”
“馬衛國!”
“到。”
“覃蘭姣。”
“到。”
“……。”
“不錯,28人全部到齊。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連的連長許昌明,這位是鄒勇,大家都背好行李,上馬車。我們要趕緊趕路回去連部。”
“是,許連長。”
大家都依次上馬車,這麼些人,馬車是嚴重超載的,不過好在都不是很重,都是瘦瘦的。要不然真的拉不動怎麼些人。
一路上這些知青也不累,還誇讚荒原的風景好,許昌明和鄒勇都不說話,只是聽這群知青在抒發自己的理想。有的人理想很靠譜有的是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反正聽著就是虛的。
晃晃悠悠的到了一連,給知青們準備的都是大屋,一進去就是一個一張長桌子,再進去就是一個大火爐子,冬天才會用,再就是面對面的大炕,每個都有隔斷,一人一個鋪位。每個鋪位後面就是一個窗臺子,可以放杯子,牙膏這些小物件,上面是一排繩索,可以用衣架掛衣服,櫃子就沒有,但是有個在窗臺上都有一個焊牢帶鎖的大抽屜,不過鎖要自己去買。連部是不提供的。這抽屜也是曉曉建議的,方便大家放些什麼貴重點的物件。
“哇,屋子裡面收拾的很整齊。”給女知青帶路的是連部的家屬。“那當然,我們給你們收拾的,能不乾淨嗎?”
“謝謝大姐。”
“不用,我交代你們一下就走,你們一人一個鋪位,都有隔斷,不過這隔斷都是書架子一樣,防不了什麼,以後你們自己可以買布遮起來,這樣你們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還有窗臺上都有焊牢實的抽屜,也是一人一個,是給你們放貴重物品的,還沒有鎖,這個要你們自己配置。外邊有灶臺,可以燒水,不過柴火要你們自己去撿,進門有個桌子可以給你們吃飯,寫信,學習用,屋子裡面有兩口大水缸,不要移出去,特別是冬天,水缸的水在外面是會結冰的。屋子裡面有個大火爐,冬天自己提前把柴火備好,燒上柴火屋子裡面暖烘烘的,一點也不冷。水缸到時開啟,不要蓋上,這樣屋子裡面才不會太乾,你們的皮膚也會好些。”
“大姐,你這都知道。”
帶路的家屬是個小學都沒上完的,哪裡知道這些,還不是曉曉去年教她們的,都記住了。活學活用唄。
“連長家的嫂子是個高中生,還懂醫,她啥都懂,這都是嫂子教的。”她的話一說完,就有一個女知青咬著嘴唇,眼淚都快流了出來,她對剛才在路上救過她的連長許昌明很有好感,她沒有想到連長不但結婚了,還有一位能幹的愛人。難道自己的初戀就這麼夭折了嗎?不,我要追尋真愛。
要是許昌明知道就一件小小的事,就能整去這檔子事,不知道他會做如何感想。
曉曉也想不到許昌明一天的功夫就給自己招黑,不過即使知道也不會太在乎,就算許昌明不喜歡她,也不會輕易離婚,去招惹什麼女知青的,她很有把握。
放好東西,大家去了操場集合,認識連部各個領導還有給他們劃分一個排長,不過不是知青們擔任,是從以前戰士們中間提拔的人,擔任他們的排長,女知青有事可以直接指導員。但是工作安排歸知青排管。
休息三天後,知青們開始下地開荒,再過一段時間就是秋收,一定要讓他們儘快的熟悉起來,還有鍛鍊出來,慢慢累著累著就習慣了。
曉曉最近發現總有一個女知青老是鬼鬼祟祟的過來觀察什麼,她覺得很奇怪,不過曉曉沒有精力女知青的事,她手裡拿著毛線,給纏繞好,紅色的毛線套在靠背椅子上,她坐在對面,不停的拉扯,把毛線纏繞成球。
手裡的毛線還是曉曉在老家給買的,她打算給肚子裡面的孩子織件毛衣,一件小開衫。紅色鮮亮,還有能在外邊穿,孩子小的的時候,不管男女都能穿。
曉曉最近都是在做準備,準備孩子的尿布和小包被,也有小棉襖和棉褲。曉曉都是準備的羽絨,不過沒有當著人準備,都是一個人關門準備的,在外邊套一層舊布縫好,再做件外套可以套住羽絨服,反正大家看不出來,裡面縫著一層新棉布,外邊縫一層舊布,雙層既保險又暖和。
小鞋子和小皮靴都開始準備,一雙兩歲左右都可以穿的小皮靴。
曉曉沒事就提前做準備,老家也接到了許昌明報喜的信件和包裹,陳家爺奶和許家姐姐都接到了包裹和信件。
兩人一直憂心老家的親人,曉曉只是擔心二位老人,別的親人曉曉管不到,不能買盲目的管。爺奶有吃的,就給他們解決了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