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穿越小說 > 草根三國傳 > 第二卷 第二十三回 初會興霸全文閱讀

第二卷 第二十三回 初會興霸

提起洞庭湖,一般都少不了要連帶著提起岳陽。而嶽陽是後世的正式稱謂,隋唐時期的地名是巴陵,在漢末時期則是……巴丘。

“巴丘?我汗!那不是後來周瑜歸西的地方嗎?而且魯肅和喬也是安葬在巴丘的。”

現在的時間是建安七年的三月初,姜遊派去洞庭湖一帶的人已經帶著甘寧的訊息趕回來了。當然具體的情報沒打聽到,只是打聽到大概是在三年多之前,有一支千餘人的宗族在巴丘一帶定居了下來。只是這支宗族姓氏混雜,而且平時雖然是以耕田打漁來自力更生,但卻從不向當地的官府繳納稅賦。不過他們對當地的百姓還是相當不錯的,一是從不以宗勢去欺壓,二則當地的百姓如果有些什麼麻煩事,他們也都會盡力的去幫一幫忙。用句好懂的話,這支宗族頗具俠氣。

而另一方面,當時的巴丘處在劉表與孫吳的勢力範圍之間,雙方誰都沒有派出正式的官員與相應的兵力去佔領巴丘,對這種比較有實力的豪族也就缺乏管制力度。非但無力去管制,真要是冒然的動了手,搞不好還會把這種豪族逼到對方的勢力裡去,那可就吃力不討好了。所以孫吳與劉表雙方對巴丘這塊地頭都是採取了不聞不問、不理不睬的態度。這樣的地頭,空懸在那裡總比便宜了對方要好得多。

一般人對這種豪族不會太過上心,許多的事也就不會留意到,而姜遊派去的人卻有著姜遊明確的指示,比如留心對方的船隻是不是可以作為戰船來使用、對方的人丁僮客又是不是都會武藝什麼的。而打聽來打聽去,洞庭湖一帶就只有這支豪族符合姜遊給出來的這些條件,因此姜遊斷定這支豪族多半就是甘寧的錦帆賊集團。而他們現在躲在巴丘這裡老老實實的不出來惹事,多半就是甘寧準備“洗白白”……

“洗白白?咱雖然是現代社會的草根出身,可是這種事在電視上、網路上見得也太多太多了。甘寧兄,你的白可不是那麼好洗滴!因為你奈不子,也花不起那個錢!”

心裡嘀咕著這些話,姜遊這頭就在吩咐侍從準備行裝。只是命令發下去,一旁的貂嬋卻份外不解的問道:“思歸,你這是要去哪兒?”

姜遊笑道:“陽春三陽風光好,我當然是要出門去踏一踏青啦!”

貂嬋輕啐道:“去!你那花花腸子我能不清楚?你絕對不是要去踏青,因為如果真是踏青,我們四個當中你肯定會帶上那麼一個兩個,但你這次卻一個都不帶!思歸,你這是要去辦什麼事才對……哎,昭姬她們你不帶著也就算了,怎麼這次連我也不帶上?你可別忘了,我……”

姜遊擺擺手打斷貂嬋的話:“這次情況不一樣。我是要去巴丘探訪錦帆賊甘寧甘興霸,那可是個以搶掠而聞名於長江延岸的大賊頭。現在雖有悔改之心,可帶著你這麼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在身邊,我有些不放心。”

“……”貂嬋無語了半晌之後才輕聲道:“可是你不會武藝,你的身邊……”

姜遊笑了笑,一探手自懷摸出了USP與模擬手槍,然後雙手執槍擺了個很鳥的POSS道:“你覺得又有誰能近我的身?”

“……思歸!”貂嬋被鬧了個哭笑不得:“你、你這也太……”

姜遊這會兒也是存心逗樂,又摸出了一副墨鏡……這是前段時間李雪在夷州試製玻璃制品成功時先弄出來的。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地區的人民就已經能夠製做精美的玻璃制品,但是由於玻璃的先天硬傷,主要是奈不了較高的溫度且脆弱易碎,使其實用價值比不上陶製品與中華地區特有的土質而發展出來的瓷製品,所以這些技藝至漢時基本失傳。到是歐洲地區由於沒有適合發展陶瓷制品的土質,因此更加注意玻璃制品的發展,導致後來歐洲的玻璃工藝遠超東亞。

姜遊與李雪是穿越者,深知優良的玻璃制品對夷州的發展會有著多大的作用。像夷州要注重海運行業的發展,而海運業離不開要由優質玻璃製成的望遠鏡、指南針。而墨鏡這玩意兒對航海者來有保護視力的作用,李雪就順便的弄了出來。其實不止航海者,就氣候而言夷州夏季時間夠長、日光也毒,對夷州居民來墨鏡這玩意兒亦屬實用品;除此之外,李雪還特配了幾副眼鏡送給鄭玄鄭老爺子……是老花眼鏡。鄭老爺子這會兒都七十五歲了,眼睛不好使那是肯定的。得了李雪的這幾副老花眼鏡,那真是高興的不得了,大加讚賞之餘就中了李雪的套,即興之下寫出的一篇等於是在幫夷州的玻璃制品做了的廣告。

扯遠了,拉回來。只貂嬋望著姜遊那雙手執槍,雙眼還戴著副墨鏡的樣,啞然了半晌之餘才擠出一句話來:“思歸啊,你這個樣子很、很……不倫不類!”

姜遊環顧周身上下,也不禁自嘲的笑了笑。雙槍配墨鏡本來是很酷的,但身上得穿著黑西裝、白襯衣、黑領帶什麼的才有那份X社會人仕的酷勁。可惜這會兒身上是一身漢代的文生士子的長袍,再弄個雙槍墨鏡……真的是很不倫不類。

乾笑著把雙槍和墨鏡收入懷中再正了正衣襟,這邊貂嬋仍猶豫著道:“思歸,你既是要去探訪那錦帆賊甘興霸,那我更應該跟在你的身邊侍護於你才對啊……”

姜遊搖頭:“別別別,這次你真的不方便跟在我的身邊。聽話,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呆著。再我一出門,昭姬她們幾個得由你來幫我守著,有你在這裡守著,我也才能放得下心來。”

貂嬋秀眉微皺:“可是你的身邊……”

姜遊笑了笑,扯起嗓門吼道:“東南西北中發白!!”

腳步聲聲,廳廊下站出七個人,看年紀都在二十五六至三十之間。而且個個都站得筆直,真正懂的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七個人應該是勁旅出身。貂嬋看看這七個人,心多少放下來了一些,因為貂嬋知道這七個人是高順的陷陣營僅存下來的將士,前些時候高順特意送到姜遊身邊的來保護姜遊的。

姜遊笑道:“我帶著他們七個在身邊,應該不會碰上什麼問題了。放心吧,甘興霸雖為曾為賊,但如此隱居多時,必有悔改之心而不再為惡,只要我不惹著他,不會有什麼麻煩的。之所以不帶著你在身邊,主要是怕他以為我輕視於他。這一類的事我本來是不願對你出口的,但你現在執意想跟著我去,我也只能明。有些事,你應該知道其中的輕重才對。”

當時的社會都是這樣,你拜訪某人卻帶著女眷什麼的在身邊,其實是對對方的一種侮辱。而姜遊之前去拜訪司馬徽則另當別論,因為那是後輩去拜訪長輩;至於徐庶則是示之以親,也就是以拉兄弟關係為主,另外還不能帶著什麼專門拉攏的意思,帶著個老婆在身邊像拉家常一般的接近徐庶就比較合適。但是這會兒對甘寧的拜訪,姜遊深知不方便帶著個女人在身邊。

貂嬋到底是從司徒府裡出來的歌伎深知禮儀,被姜遊這麼明白了過來,無奈之下也只能作罷。姜遊把家中的事交付給貂嬋,又寫了信給襄陽的王瓏兒與長沙的徐康,交待清楚了一些事之後,帶著“七字”護衛趕往巴丘……

——————

前文有述,巴丘就是現在的岳陽,地處湖南東北、長江南岸,濱臨洞庭湖。就交通網絡而言,岳陽是湘北水陸聯運的要地。

岳陽的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多為丘陵地帶,西部則為濱湖平原。除去西面的洞庭湖之外,岳陽還有南湖、白泥湖、芭蕉湖等等的湖泊。有如此豐富的水利資源,漢時岳陽的農業基礎自然差不到哪裡去。

姜遊跑到巴丘來,在明面上當然不能是來找甘寧的,不然甘寧與其麾下誤以為姜遊是來尋仇的仇家,那就姜遊此行的主僕八人搞不好會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呢,姜遊是充份的利用了他現在身為富商的身份,對外言稱是來巴丘考查當地的特產。

巴丘地區由於地理因素的關係,於漢代還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與礦業,即便是在現代也是以加工業為主。不過巴丘當時的農副業產品還不錯,像名酒“巴陵酒”的前身,在荊襄地區也是很不錯的優質酒;還有“團湖蓮”與“銀針茶”什麼的,荊北地區也有不錯的銷路,只不過都沒有形成什麼規模而已。總的來,巴丘的經濟體系偏近於自給自足。

姜遊此行真意並不在這些東西上,所以都只是隨便的問問,看著合適的也會買上一,對人則是買著當樣品,回去之後如果覺得合適就會派人來大量採購。

農經濟嘛,見自家的東西有人想買自然是興高彩烈,對姜遊看似隨意問起來的話也就會儘可能的解答。所以也姜遊也沒廢多大的勁,就打聽到甘寧的那支豪族是定居在巴丘北部的九華山那裡。

閒話也少幾句,姜遊這一日便來到了九華山。在山路前抬頭一望,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座土木結構的關隘。對於打仗方面的事,姜遊是個徹頭徹尾的二百五,所以看不出這關隘的好壞,的感覺就是這座的九華山山寨絕不是那麼好打下來的。

到都到了,那要怎麼上去?這個姜遊到也早就有所準備,著人上前拜關再遞上名貼也就是了。至於藉口……姜遊還不能知道是甘寧在這裡,所以採取的是當時普遍的“商販拜獻”,也就是商人先來拜會一下當地的地頭蛇,送上些錢財什麼的疏通系,省得走商時這些地頭蛇來找自己的麻煩。用後來的黑話就是“拜碼頭”。

過不多時山寨中有人將姜遊主僕迎上山去,姜遊備下的那些個拜禮也不客氣的收了下來。其實真論起來,姜遊這會兒在荊襄地區的名頭還是不錯的,所以一般的什麼豪族之類的人都會給姜遊幾分面子。

入廳奉茶之後又過了一會兒,一個大概三十七、八歲的精壯男子出廳相見。儘管他穿的是一身文士長衫,但其身上的那股子痞匪之氣卻是掩蓋不住的。姜遊也是楞了老半晌之後才施禮,再試探著問道:“在下姜遊姜思歸,荊襄一尋常商賈耳,今到此間特來拜山。敢問大頭領高姓大名?”

來人笑了笑,禮到也回得畢恭畢敬:“久聞先生大名矣!在下嘛……實不相瞞,在下姓甘名寧,表字興霸,就是舊年中縱橫長江水道的錦帆賊是也!”

姜遊嚇一跳……真的是被嚇到了。因為按姜遊的設想,甘寧應該不會輕易的出真名實姓,而是會用個化名什麼的先應付應付,畢竟這會的甘寧是在“洗白白”。可沒想到甘寧一上來就告知以真名實姓,這就著實出乎姜遊的意料之外了。

卻甘寧見姜遊如此吃驚到也並不覺得驚呀,這一類的事他以前也見得太多了,早就見怪不怪,因此反到是笑著給姜遊壓驚:“先生勿憂。寧於年少之時好狹輕狂,不明事理而一度為賊。今已醒悟,只在此山中讀諸子以明事理,不再為害於江表之間矣。而先生欲在此間商販,又執厚禮來拜山,寧又怎能禍害於先生?是以請先生安心便是。”

“哦、哦……在下失態了。”姜遊連忙拱手,心甘寧這是會錯了意。

各自就座入席,姜遊又打晾了甘寧番之後才嘆道:“若早知是興霸兄在此,姜遊應該先備下百壇夷州好酒送來才對。”

甘寧很是讚賞的了頭道:“姜先生果然如傳聞中一般仗義疏財……其實甘某亦早就想去拜會先生了。先生尚且不知吧?去冬之時,巴丘一帶傷寒病起,我寨中亦有不少兄弟染上傷寒,聽聞長沙太守張機乃傷寒名醫,且坐堂應診而不收分文,故相攜而往。到得長沙之時,先生掌下藥肆正以廣施良藥,以濟諸多傷寒病患,我寨中兄弟得賴先生所施良藥根除病患……先生如此高義,甘某敬佩不已啊!”

姜遊心還有這種事?不過去年冬天的時候自己是有授意徐康把藥鋪中的藥材都施捨出去來著,沒想到還正好碰上了。

甘寧又接著道:“想寧久聞先生大名,一直有心拜會卻甚不得便……畢竟寧早年年少輕狂,做下不少錯事,這惡名在外的實不便與先生相見。今日有緣得見,先生又不計寧為賊之身且相待如此之厚,寧心中甚慰矣!”

真的,姜遊在心裡不知預先設想過多少回與甘寧見面後可能會出現的談話,現在見甘寧出這麼一句話來,姜遊幾乎是話不經大腦的就直接脫口而出道:“興霸兄言重了!在下遷居荊襄已一載有餘,多有聽聞興霸兄往日裡的傳聞故事,心中敬服之下亦早有相與興霸兄結交之心,只是一直未能尋得興霸兄的下落,心中一直抱憾。今幸得見,姜遊亦覺大慰平生矣。”

甘寧聞言稍覺驚呀的道:“先生有欲與寧結交之心?想寧早些年年少輕狂放任為賊,兼之殺戮頗過惡名頗盛,在這長江一帶無人不懼怕於我,視寧亦甚輕,故除卻浪跡江湖的同道好狹之士,旁人並不願與寧結交,可為何先生會有想與寧結交之意?”

姜遊這時腦子裡已經整理好了詞,當下便微笑道:“旁人皆喚興霸兄為賊,卻忘了這賊亦賊亦分惡與義。惡賊者,僅為一己私慾便恃強凌弱、魚R鄉間;而義賊者,行俠仗義、除強扶弱,雖亦有殺戮之舉,但殺的都是些為富不仁、橫行鄉裡的該殺之人。前者惹人憎恨,百姓皆望其死;而後者令人敬服,雖以武犯禁,百姓卻皆欲其生,興霸兄便是其中後者。或者,似興霸兄這般不應喚之為賊,而當喚之為俠。”

甘寧稍稍的皺了皺眉頭:“俠?先生言重了。賊便是賊,男兒丈夫處世當天立地,寧舊日錯事已然犯下不少,但既已做過那就敢當。寧近讀諸子,也漸曉不少道理,為人知錯當改,如此方能不負男兒丈夫之身……不過寧在此卻想向先生問上一句話,還望先生能以誠相告。”

姜遊道:“請講。”

甘寧望了姜遊陣才道:“先生是否真的是想於身為賊人的寧結交?”

姜遊笑道:“怎麼我覺得興霸兄的話中有幾分自輕之意?就因為興霸兄失足為賊嗎?那興霸兄也莫要忘了,我姜遊年少之時也只不過是一個靠街邊乞食為生的乞兒。真論起來,在出身上只怕我還遠不及興霸兄。”

甘寧亦笑道:“先生笑了。”

姜遊道:“即如此,那興霸兄且容我再句半開玩笑的話如何?”

“先生但無妨。”

姜遊清了清喉嚨笑道:“其實自我從曹營出逃時起,這麾下的船團一年之中要往荊襄之地販貨三趟,若風水皆順甚至可以一年四趟。想我船團中的財貨頗豐,照這樣在長江水道上跑下去,我擔心總會有與興霸兄對上的時候。這裡暫且拋開我本就想與興霸兄結交,不願與興霸兄為敵的話,只我真的不敢得罪興霸兄,因為我敵不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