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小組一般,阿豆他們這次下來,攜帶著的資金,亦是根據當地青龍鄉的發展,經過嚴格計算後,才由診所銀行劃撥過來的。數目大概在一百六十萬左右,雖然錢不算多,真要想做點實事出來的話,還是能上幾個專案的。
比如竹制品廠、又比如土特產加工廠諸如此類的,就是屬於投資少,見效快的專案。阿豆和李家姊妹來的這個青龍鄉,竹子的覆蓋面積很大,連帶著當地的土特產也多為竹林的衍生品了,象春天的春筍,冬天的冬筍,只要稍具投資眼光,就能賺到錢。
在撥款的操作上,這麼大的一筆款子,從入賬到使用,不會透過下來的這些大學生幹部,也是採取直接劃撥的模式。從某方面來說,這種做法很好的杜絕了貪汙之類的問題出現。
原本,這是很好的一件事。
畢竟人才下來了,款子也過來了,對於想要闖蕩一番的大學生們來說,怎麼說都能算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兒。無奈的是,上千個小組要去的地方,都是國內最貧困的地方,這麼大的一筆款子過去,立刻就被有心人給盯上了,這其中,就包括有當地政府的幾個部門。
比如說稅務部門,又比如說工商部門。
當初阿豆他們下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這筆款子會在這些政府部門出問題,現在看來,這個問題還是很嚴重的。
就以某個地方的稅務部門來說吧,居然要對這筆款子徵收個人所得稅?理由是那麼多的錢,下來的大學生們平均分配後,依然能達到數十萬的規模,既然這樣,向這些人收點個人所得稅的話,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這樣的做法,已經不是什麼違法不違法了,而是赤裸裸的要挾了。
"你不給,行啊沒問題,以後咱們走著瞧。"這樣的話語,當地官員不但敢說,還敢明擺著的點出,你們可是要在這裡創業的,出點小錢買個大家相安無事,不然的話,以後可就有你們受了。面對花樣百出的要錢手段,也許是考慮到和當地政府部門的關係,有好多小組,都或多或少的拿出了一筆錢,私下裡的,他們管這筆錢叫買路錢。
至於工商部門,表面上看來沒什麼動靜,但在各種場合裡,工商部門的人卻不止一次的盤問過大學生們什麼時候創立實業、以及想要創立什麼實業的事情,還暗示不管做什麼,都要在工商部門進行登記注冊,以免擾亂了當地的經濟,到時候追究起來的話,那就不好了。
言下之意,也還是在為今後的要錢打基礎。
事實上,這筆款子到來的時候,農行就已經通知了當地政府,這個並不違反規定,畢竟說到底,這批新到的大學生幹部也是歸當地政府管的,再加上錢到賬的時候,阿豆他們還沒來報到呢!對於神秘的十七處,怕肯定是怕的,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出頭插手的,都是這幾個部門的邊緣人物,要麼是新來的,要麼就是臨近退休的,上邊承諾,只要辦好了這件事,不牽連到當地政府部門,那就一切都好說。
在這件事上,無論成敗,新來的幹部,都能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臨近退休的,等到自己下去後,子女就能頂替進來,可說是好處大大的。有了這樣的替罪羊之後,當地政府的膽子也就大起來了,心說著即便十七處來人了,也沒辦法追究到他們頭上。
到不是說,這些地方的基層幹部就是腐敗的,相反的,這裡的官員大多數要比城市裡的官員清廉,辦實事的也要多上許多。有些地方,想著法子的要錢,主要是不放心這些錢,往好了說,是大學生幹部創業,往壞了說,就是在變著法子的糟蹋錢。
這裡不缺好的專案好的幹部,缺的就是資金這一快,如果能把卡下來的錢用好,怎麼說都比大學生們去"鬧著玩"要好吧?大不了功勞歸你們,實惠歸當地好了,本著這樣的想法,各地部門卡起錢來,花樣一個比一個,威脅的畢竟是少數,多數的地方,直接使上了人情戰略,反正怎麼慘就怎麼說,務必要打動這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幹部,等到錢一到手,該上什麼專案不該上什麼專案,就不是大學生們能說了算了。
近千個小組成員下鄉做基層幹部,居然有一小半的地方,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採取的手法各不相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多的挪用這筆錢。
出現這樣的問題,是阿豆沒有預料到的,之前他一直擔心大學生幹部會亂用這筆款子,甚至出現中飽私囊的現象,所以才會規定這筆款子必須透過當地的農業銀行來使用。只是沒想到,問題會出現在當地的政府部門,居然連這麼點錢都要插手,難道說,這些部門的官員們,就不怕十七處的追究麼?
阿豆依稀還記得,他在劉家村那邊的時候,貌似並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現在看來,還真是有點僥倖啊!阿豆忘記了,當時他去鎮政府的時候,是帶著一堆的高級轎車以及一堆的黑衣大漢們去的,要不是有那批轎車和保鏢們撐腰,並且最後還被人給認了出來,恐怕他想在劉家村辦事,也會遭遇這樣的情況。
對於這件事,阿豆認為自己既然已經出來了,就不能再通知金花他們了,索性的,這傢伙決定冷眼旁觀了,要是自己這邊也出現這樣的狀況,說不得,他才會大開反腐"殺戒"了。至於其他地方的小組成員,要是管不住這筆錢的話,就是種無能的表現,對於這樣的人,阿豆是不會要的,免得將來後悔。
事實上,這筆款子到來的時候,農行就已經通知了當地政府,這個並不違反規定,畢竟說到底,這批新到的大學生幹部也是歸當地政府管的,再加上錢到賬的時候,阿豆他們還沒來報到呢!對於神秘的十七處,怕肯定是怕的,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出頭插手的,都是這幾個部門的邊緣人物,要麼是新來的,要麼就是臨近退休的,上邊承諾,只要辦好了這件事,不牽連到當地政府部門,那就一切都好說。
在這件事上,無論成敗,新來的幹部,都能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臨近退休的,等到自己下去後,子女就能頂替進來,可說是好處大大的。
近千個小組成員下鄉做基層幹部,居然有一小半的地方,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採取的手法各不相同。
診所學校這邊,儘管採取了免費入學的舉措,學校裡依舊沒多少學生在上學,阿豆他們自然也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和方麗等人商量了後,大家決定,對於那筆款子的去向,必須排除最低入學率的幾個村寨。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當地比比皆是,各村落都有輟學的孩子,區別只在多少而已。
...
在基層,想辦點實事,確實不容易。
大城市還好點,至少有招商部門在監督著投資,下面的貧困鄉鎮,可就沒這麼多的顧慮了,招商部門到是有的,可那是擺設用的,這裡啥投資都沒有的,不是擺設的話,又是什麼?
現在好了,好不容易來了點錢,不撈點過來的話,怎麼對得起苦哈哈的自己?象前面那種要錢的手段,屬於下乘手段,高明點的,會在吃、喝上下功夫,然後少吃點多報點,不知不覺間就能撈到錢了,再高明點的話,會在投資專案上下功夫,比如說虛假投資等等。
基本上,到了這樣的境界之後,別說那些個剛出道的大學生幹部了,就是再老練點的幹部下來,也難免會上當的。
青龍鄉這邊還好點,至少在阿豆等人調研的時候,當地部門並沒有找上門來,而是安安靜靜的配合著阿豆等人的行動。
當然,也不是沒有出現狀況,當地官員們或多或少的提供了幾個發展專案,主要集中在養殖業和水果業上。阿豆他們在私下裡商量的時候,覺得這裡的官員比其他地方的要老實憨厚許多。畢竟,養殖業和水果業,在當地有著一定的基礎,想要發展的話,慢是慢了點,對於當地的經濟,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
水果需要果樹,要是這筆款子用來種果樹的話,姑且不去說能不能賺錢,想虧卻是很難的了。
問題是,果樹需要成長期,等到這些果樹能結果的時候,肯定不止兩年,所以阿豆他們直接否定了上這個專案。
同樣的,養殖業也需要時間,也不好搞。
如果,這一行沒有阿豆和李家姊妹的話,說不得,就會搞這兩個專案了,女大學生方麗就很支援上這兩個專案。但現在不行了,尤其是有了李家姊妹後,做夢都在想怎麼樣才能搞出些大名堂來,阿豆又是站在老婆這一邊的,這兩個專案的下馬,可說是非常的正常。
不過,阿豆也提出,不是說這兩個專案不可以上,而是不適合在他們手裡上,只要有資金的投入,誰上都一樣。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