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黃金”真空
社會上傳聞胥忖朱要離開寧秀的訊息,那些在胥忖朱身上投了資的企業老闆們也聽說了,他們中不少人心裡就很是著急,覺得自己在胥忖朱身上的投入還完全沒有得到回報。如果胥忖朱就此離開了寧秀,那麼他們在胥忖朱身上的投入就完全泡了湯。商人們都是重利的,他們中的一些人在聽到傳聞後就陸陸續續地找到胥忖朱,要麼是追問胥忖朱原來答應過的話何時兌現(作如此追問的老闆已經是明顯感覺到無可奈何了,並且自己在給胥忖朱投資時,又沒有留下可以要挾的證據,只能是如此徒喚奈何似地作一些追問),要麼是帶著明顯的威脅口吻,問胥忖朱如果要離開寧秀,該如何來對自己的事情做個交待(說這些話的老闆,是多少手中捏到一些證據的,才有底氣說出威脅的話)。面對這些老闆們的當面要挾和冷言質問,胥忖朱感到氣憤,但又覺得無可奈何,他因此深深地感受到了現實社會的冷酷無情和人們對於權力的如蠅逐臭。胥忖朱在心裡想,如果自己真的因此失去了寧秀的權力就算了,如果還繼續在寧秀的權力寶座上坐著,一定要狠狠地報復這些對自己近乎於落井下石的人。
胥忖朱要從寧秀調走的傳聞傳出後,寧秀上上下下的幹部群眾都巴不得他早日離開。用寧秀老百姓的話來說,如果胥忖朱走後,讓祈一徵當書記,肯定會比胥忖朱幹得好得多。由於胥忖朱平時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讓人不可理喻,對犯錯誤幹部的處理,也是寧重勿輕,寧懲勿貸,因此,在胥忖朱要調走的傳聞最濃的時候,不僅其他各種問題都找到了胥忖朱頭上,而且寧秀也幾乎沒有人理會胥忖朱,就是胥忖朱自己主動去找某個幹部,也會被這樣那樣的藉口所搪塞。可以說這一段時間對於胥忖朱來說可以說是人還沒走,就感覺茶已經涼了。
正是傳聞流傳期間胥忖朱受到的方方面刺激,強烈地激發了本來就狹窄的心胸,以胥忖朱的小肚雞腸,因此對寧秀的幹部群眾感到恨恨不已。他自認為自己在寧秀做了不少事,而寧秀人民卻這樣對待他,覺得寧秀人薄情寡恩,忘恩負義。為此,胥忖朱在心裡恨恨地想,如果自己真的離開了寧秀就算了,如果沒有離開,將對這些薄情寡恩,忘恩負義的人進行狠狠的報復。
胥忖朱沒有象傳聞所說那樣離開寧秀,而是繼續留在寧秀後,便開始瘋狂地對一些他不滿意的人或者是他認為影響過他的人或者是在他看來不如意的人展開報復。尤其是他與呂筱仁勾結起來後,更是在寧秀展開了可以說是無以復加的瘋狂報復和打擊擠壓,為了達到打擊報復的目的,胥忖朱和呂筱仁兩人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那種打擊擠壓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到了恐怖的程度。胥忖朱和呂筱仁兩人的這種狼狽為奸行為,不僅使剛剛進入發展快車道的寧秀又被突然剎車止步,而且還形成了寧秀政治上的空前陰暗。當然,這是後話。
由於受傳聞的影響,一段時間以來,胥忖朱完全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寧秀的所有工作都是祈一徵主動地在牽著走。對此,胥忖朱覺得祈一徵是在有意顯示自己,是想透過他的這種所謂積極努力的工作儘快擠走自己。也因此,在胥忖朱的心裡對祈一徵的怨恨就更是加劇,不僅覺得祈一徵做的任何事都非常盯心,並且把祈一徵這一段時間做的每一件事都深深地記在心裡,想著如果有機會,一定報復回來。
總之,在這一段時間裡,胥忖朱覺得對什麼事都不順心,對什麼人都不順眼,似乎所有人都在和他對著幹,也因此,他對這一段時間寧秀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記得特別清楚,特別是對祁一徵在這一段時間裡所做的事印象深刻。
而祁一徵在這一段時間裡用胥忖朱不怎麼過問工作上的事的機會,把他之前提出來的一系列工作目標和措施具體化,並且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努力推進,寧秀各方面的工作不僅沒有因為胥忖朱要調走的傳言受到影響,相反還比胥忖朱在正常工作期間搞得更好、更有條有理、更有聲有色。
在這一段時間裡,根據祈一徵的提議,組織部按照程式又把一些工作實在、群眾反映好、並且有較強能力的幹部調整或提拔到了相應的崗位上,這其中包括將市政府的一個副秘書長瞿歷程提拔到岱山縣去擔任縣長,將胥忖朱剛上任時就要全部更換的市委組織部的一個副部長凌霜雪調到市政府任副秘書長,兩個被胥忖朱認為不按照他的要求向他報告相關事項——也就是沒有給胥忖朱打小報告,胥忖朱一直就想要免職以懲戒的市住房局局長劉宏順、市水產局局長魚晤水也調到市政府任副秘書長等。透過這些幹部的調整和提拔,不僅進一步激發了想幹事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也保護了一些胥忖朱要處理的幹部。從這些措施中,也使寧秀的廣大幹部看到了只要認認真真做事,在工作上做出成績,就能夠得到組織認可的良好導向,感覺到了寧秀發展的希望。同時,也使那些一直擔心因為在工作上出差錯而受到處理的幹部在思想上放下了包袱,感到只要是從工作出發,是為了寧秀的發展考慮,哪怕就是在工作中出現了差錯,只要不是有意為之,也會得到理解,會得到保護,不會動輒得咎。因為有這些幹部群眾們認可的舉措,使寧秀的工作局面和官場風氣得到了較大的改變,原來那種人人謹小慎微、時時擔驚受怕的局面基本上得到了改變,大家都覺得只要有祈一徵為幹事的人說話,就不用擔心因為工作上出現差錯而受到處分了。一心向上,全心謀事,努力工作,漸漸成為寧秀幹部隊伍的基本風氣。
胥忖朱儘管對祈一徵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心懷不滿,但由於受傳聞的影響,他完全沒有用心思去想什麼工作上的事。也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裡,也才有無論是祈一徵說什麼,胥忖朱都不加反對,或者是無心反對的局面。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寧秀出現一段可以說是歷史上少有的黃金發展期。
在胥忖朱努力地應付著各種各樣因為傳聞而給他帶來的麻煩和不利,祁一徵在一心想著寧秀工作如何更好開展的同時,呂筱仁也在密切關注著胥忖朱的可能動向和祁一徵的一舉一動。呂筱仁一直在分析假如胥忖朱真的調走後對自己可能產生的利弊影響,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呂筱仁認為,如果胥忖朱離開寧秀,對自己來講是有利有弊,但總的是弊大於利。呂筱仁分析到,如果胥忖朱調離了寧秀,那麼肯定是由祈一徵接任市委書記一職,從這一段時間自己與祈一徵的接觸和交道來看,呂筱仁感到,如果祈一徵擔任市委書記後,以自己平時的作派,祁一徵肯定不會看重自己,更不會重用自己,雖然因為葛洪濤的關係他不會把自己怎麼樣,但肯定自己在祁一徵那裡得不到什麼好處,佔不到任何便宜。如果自己利用職權撈取了好處,以祈一徵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敏銳的判斷能力,也很容易被祈一徵發現。而對於胥忖朱,一方面自己已經在他身上下了不少功夫,掌握了不少他的致命證據,甚至犧牲了自己的一個情人,只要稍稍再下一點功夫,就完全可能把他完全掌控在自己手裡。另一方面呂筱仁認為胥忖朱智商不高,很多問題他看不到更想不到,要瞞過胥忖朱非常容易,要對付他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完全用不著自己多動什麼腦筋。當然,呂筱仁也在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如果胥忖朱走了,祈一徵任了書記,自己就又可以為市長位置努了一下力了。葛洪濤不是答應再幫自己努力嗎?呂筱仁總是認為,只要自己再去找一個葛洪濤,請他幫努一下力,自己就完全有可能當上寧秀市的市長。呂筱仁自身的能力並不強,但卻始終自視很高,總認為自己能力非常強,也很能幹,可以幹到比現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同時,呂筱仁覺得自己又是寧秀人,對寧秀各方面的情況都非常熟悉,如果自己當了市長甚至書記,肯定比其他任何人都幹得好。當然,呂筱仁想得更多的,是有了這個職務後,可以更好地、更多地為自己和親朋撈取好處。呂筱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與葛洪濤的關係不錯並且掌握著他的一些把柄,如果自己再去找一下葛洪濤,甚至威脅一下,說不定葛洪濤就會幫他助這一臂之力,讓自己滿足這個願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