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滿腹心事地陪著探春來到了養福宮。
"太后娘娘金安!"娘兩個大禮參拜。
"都起來吧,沈嬤嬤給和月看座。"太后看著探春這一裝扮,更是如花似玉。心想她此去月氏,禍福難料生死不知,不由得心生憐憫。
探春謝了座,在椅邊坐,了不言語只悶頭吃茶。
賈母偷眼瞧著太后,娘娘面色紅潤,精神矍鑠。想必太子爺還沒把玉兒的事告訴她。唉!皇家向來以天下大事為重,斷不會為了個沒過門的媳婦舉喪而誤了國之大喜。
"和月,到了月氏,一定把咱們古格友善之意帶到,讓兩國百姓永享安康。"太后囑咐幾句冠冕堂皇的話。
探春起身依依應下。
"皇后娘娘連日操勞你出嫁之事,你且到中宮陪著皇后娘娘坐會兒。哀家和你們老太太說會話兒。"太后又給探春添了些嫁妝,這才命沈嬤嬤送探春往中宮請安。
"是!"探春答應著隨沈嬤嬤去了。
"你也坐吧,七老八十的了想是也站不穩了。"太后指著方才探春所坐的椅子對賈母說道。
"謝娘娘體恤。"賈母小心翼翼地坐了個椅子邊兒。
"綺霞啊,唉!"太后叫著賈母的閨名嘆了口氣。
"娘娘。"賈母抹著淚又站了起來。
"坐,坐下。"太后忙打手勢讓賈母落坐,當年賈母在她身邊,也是個難得伶俐的,凡事慮得周到,省了太后多少心思。主僕二人的情也不比玉兒和紫鵑差什麼,到了合嫁之齡,當年還是太子妃的太后做主,將賈母許嫁榮國公,賈母雖是出身名門,那在當時也是天大的榮耀。
榮國公英年早逝,太后可憐賈母,因此時時事事對賈府多有照料。這些年,賈府兒孫終是鬧出來事來,太后後悔不迭。
"你也老了,兒孫們的事由著他們折騰去吧!"太后對賈母深情地說道。
"娘娘教訓的是。"賈母顫顫微微抬袖拭淚老態畢現,看起來就像一葉隨時會離根而去的枯葉,太后不禁心生無限的悲涼。
"元妃身懷有孕,於國有功。你好容易進宮,且去瞧瞧她,你們祖孫二人好生說會話。"太后笑吟吟地說著,賈府兒孫雖不爭氣,他們祖上有功,元妃也算爭氣。
賈母聽了這話,腳底板往上冒著涼氣,冷意一直沁到心裡。元春有孕的事就如一根刺直扎在她的心上。
"謝娘娘恩典。"
"去吧!"太后命養福宮的嬤嬤引著賈母往鳳藻宮而去。
水轅昨夜在鳳藻宮安歇的訊息,已在後宮傳開了。嬪妃們無不扼腕感嘆元妃的好命,她這一次母以子貴,必能得萬歲長長久久的榮寵。嬪妃們璉喝著苦湯子,一邊拍打著自己不爭氣的肚子。
鳳藻宮的奴才們更是趾高氣揚,自覺比別人高了一等。
水轅已早早上朝去了。
元妃在榻上躺著,面色蒼白,雙眼空洞的沒有神采。奴才們不知閨房中事,元春心裡卻明白的緊,昨晚萬歲爺沒有以往的柔情蜜意,只是細打量著她的肚子,她沒在他的眼中看出驚喜,反而看出了一抹厭惡之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