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說 > 次元小說 > 權鬥 > 第249章出乎意料全文閱讀

第249章出乎意料

第49章出乎意料

這次在葛洪濤看來毫無懸念的推薦,最後卻出了問題,這大大出乎葛洪濤的預料。

實際上,這次推薦的出乎意料,完全打破了葛洪濤的盤算,很大程度上還是應該怪罪於胥忖朱。

在市委召開常委會,胥忖朱通報了省委組織部這次到寧秀來推薦幹部的目的,但按照葛洪濤的要求,胥忖朱也沒有敢在會上明確說就是要推薦呂筱仁。而會後,呂筱仁專門找到胥忖朱,把葛洪濤在電話裡給他說的意思給胥忖朱說了,胥忖朱因為也接到過葛洪濤的電話,自然知道省委組織部這一次到寧秀來的明確目的。呂筱仁雖然不願意離開寧秀,但能夠到隔壁的市當市長,也還是差強人意。而胥忖朱則覺得有點遺憾,感覺自己剛剛和呂筱仁對上路,從這一段時間兩人合作的情況來看還比較順當,呂筱仁給自己出的不少主意都確實非常管用,對於葛洪濤要想把呂筱仁推薦到鄰市任市長,胥忖朱在內心裡還多少有點捨不得,但能夠從寧秀走出一個市長,對他胥忖朱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畢竟是自己的部下成長起來的,雖然這個部下之前一直和自己搞對抗,對外來講也是自己的一種自豪。

因為有這種想法,胥忖朱希望能夠將呂筱仁推薦出來的願望就特別強烈。在第一輪的推薦中,一切都非常正常,推薦的結果,果然是呂處仁和李聿民兩人排在被推薦的前列,按照史悟成在會上宣佈的程式,將把李聿民和呂筱仁兩人作為進入第二輪推薦的物件。在確實印製第二輪推薦票時,胥忖朱要求要將呂筱仁排在李聿民的前面。而按照組織部門的工作要求,在不是確定人選的推薦中,有兩人以上的人員作為推薦物件時,要按照姓氏筆畫為序排列。但胥忖朱卻始終堅持要將呂筱仁排在李聿民的前面,無論是省委組織部史處長和市委組織部的部長文十化怎麼解釋,胥忖朱就是要堅持他的這個意見。

按照姓氏排列規定,以姓為排列順序,筆畫少的排前面,筆畫多的排後面,譬如“丁”姓的就要排在“王”姓的前面,“王”姓的就要排在“張”姓的前面。姓氏的筆畫相同時,就按照漢字的筆畫排列慣例排列,而漢字的筆畫排列是按照“點、橫、豎、撇、捺、折”的順序排列的,譬如“肖”姓和“張”姓,都是七畫,但“肖”字的第一筆是豎,“張”姓的第一筆是折,那麼同樣是七畫,姓“肖”的人就要排在姓“張”的人前面。呂筱仁和李聿民前面的姓都是六畫,但“呂”字的第一畫是豎,“李”字的第一畫是橫,橫排在豎前面,所以李聿民就在排在呂筱仁的前面。

本來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胥忖朱卻錯誤地理解,排在前面的人就是要推薦的人。實際上這是在哪裡都找不到的說法,並且也是上不了書的說法,但因為胥忖朱的堅持,本來只是確認一下進入第二輪推薦人選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市委常委會,卻一直僵持了將近四十分鍾,最後還是史悟成處長當著胥忖朱的面請示省委組織部分管市州處的副部長沈小玉,沈小玉在電話上明確答覆,必須按照中組部的規定執行,才最後確定按照姓氏筆畫排列,將李聿民排在呂筱仁的前面。

就因為一個簡單的確認程式,就擔擱了將近四十分鍾,在這將近四十分鍾的時間裡,就出現了讓胥忖朱、呂筱仁沒有想到的事——參會幹部思想情緒的急劇變化。

且說呂筱仁在接到葛洪濤的電話後,開始時在思想上還很是糾結,他知道自己的勢力在寧秀,如果離開了寧秀,自己就可以說是毫無力量,就如聖經故事裡的安泰,離開了大地他就完全失去力量一樣。但呂筱仁又想到,如果能夠到隔壁的山木市去當市長,至少也不是一件壞事。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當上市長,因為只有當了市長,才有再往上走的可能,更何況山木市各方面的情況都比寧秀市好。這樣一想,呂筱仁的內心裡希望這次推薦能夠順利的願望也就強烈起來,也因此,他就給幾個他自認為是自己鐵桿的人打了電話,讓他們也分別給自己信得過的打打電話,知會一下,讓他們在推薦時推薦自己。這樣一來,推薦考察組還沒有到寧秀,寧秀的幹部就已經知道他們來是怎麼一回事了。本來,呂筱仁確實是在寧秀各個方面安插了不少自己的親信或者嘍囉,也有不少是他自認為應該感謝他的人,這樣他覺得自己在寧秀有一大幫子人,完全可以在寧秀說一不二,但呂筱仁卻沒有想到另外的方面,那就是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支援和信服他的?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敢得罪他在表面上做得很是服帖的樣子?現在聽說他要離開寧秀了,人們心中的那種自然的趨利避害思想必須就會出現,從而做出有利於他們個人的選擇。再加上從常委會傳出來的胥忖朱一定要堅持將呂筱仁排列在李聿民之前的資訊,使不少幹部在心裡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耽擱得越久,這種逆反心理和牴觸情況也就越濃厚。常言說“無事生非”,也就因為常委會遲遲定不下排列順序,參加會議的人員在等待的過程中,在會場裡三個一群、五個一堆地議論閒談,在閒談中就把這些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在會場上擴散開了。當最後終於通知大家進入第二輪推薦時,時間已經是十二點半鍾了,在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的作用下,參加會議的人多數人投了李聿民的票,而呂筱仁卻只得到參加會議人員不到三分之一的推薦票。參加會議的人員共講一百三十六人,發出推薦票一百三十六張,收回一百三十六張,有效票一百二十張,棄權票十二張,廢票四張。李聿民得到贊成票七十七張,呂筱仁得到贊成票五十九張。

由於推薦結果和原來的考慮完全不同,史悟成只好在電話裡請示分管的副部長沈小玉,看接下來該如何辦。對於這種情況,因為出現的不多,儘管在組織部工作時間不短的沈小玉也無法確定下一步該如何辦,她只好將這個情況給葛洪濤彙報。

葛洪濤聽到這個結果後,可以說完全是大吃一驚,他完全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解決寧秀問題的辦法,卻拿給寧秀幹部的這次推薦全部推翻了。為此,葛洪濤內心裡感到很是氣憤,他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是有人在下面做了手腳,搞了非組織活動的結果。為此,他要求史悟成馬上趕回省委組織部,他要召集省委組織部的幾個副部長,聽取史悟成對此事的情況匯報,然後確定下一步的應對措施。

統計結果一出來,胥忖朱大感不解,也非常氣憤,他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要求省委推薦考察組的人反覆對推薦票進行核實,核實的結果都是如此,胥忖朱就感到無可奈何。當然,下一步如何辦不是他考慮的,就更不是他能夠決定的,就只好等作為考察組組長的史悟成向省委組織部領導彙報,等省委組織部的領導決定下一步如何辦的問題。

呂筱仁聽到結果後,更是感到非常吃驚和不解,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本來滿以為自己在這次推薦中不說是“罈子裡捉烏龜——十拿九穩“,至少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票嗎至少也應該得百分之七八十的票,完全沒想到最終得票卻不到三分之一。由此,呂筱仁在內心裡對寧秀的幹部,不管是他覺得是他自己信得過的人,還是本來就不是他的人,一下子都產生了極大的仇恨,覺得寧秀的所有人都在和他作對,有意和他過意不去。

胥忖朱和呂筱仁都同時對李聿民和祁一徵產生了極大的不滿,他們認為是李聿民和祁一徵他們在私下裡做了手腳,搞了非組織活動,並且也是要和他們對著幹的結果。

祁一徵和李聿聽到結果後,也是大吃一驚,他們也同樣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之前他們並沒有從正式渠道得到這一次推薦是要推呂筱仁的任何資訊,只是私下裡有幾個幹部向他們透露了說是這次推薦的主要物件是呂筱仁,是要準備把呂筱仁推薦到山木市去任市長,他們兩人也認為推薦呂筱仁是正常的事,畢竟呂筱仁在寧秀工作了這麼長,並且擔任領導的時間也不短,是寧秀資歷比較長的一個領導,再上一個臺階也是完全應該的。也因此,祁一徵和李聿民都按照正常情況在參加這次推薦,沒有在私下裡做任何工作,相反,兩人還都推薦的是呂筱仁。但結果一出來,祁一徵和李聿民都覺得這並非是好事,既然省委的意圖是要推薦呂筱仁,但推薦的結果卻出乎了省委領導的意外,在省委領導那裡,肯定就會對寧秀的幹部、對祁一徵、對李聿民形成不好的印象。有誰會相信在寧秀根基那麼紮實的呂筱仁會在推薦中只得到那麼一點票,所有的人都會非常自然地想到肯定是有人在背後做了手腳。

為此,祁一徵很快找到李聿民,兩人單獨對這件事進行了認真、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夠找到如何妥善處置這件事的辦法和途徑。但兩個人想過去想過來,都沒有辦法。確實,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沒有做任何動作,如果是找有關領導解釋,反倒會越描越黑,本來沒有的事都可能成為有的事,但如果不解釋,又完全會被認為是他們私下裡做了手腳。兩個人把頭都想痛了,但都沒有想到任何一點辦法。最後,兩人都覺得既然在這件事件上自己沒有做任何問心有愧的事,那麼就順其自然,不向任何人作任何說明,讓時間來說明問題。(未完待續)